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对灌溉系统节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系统由硬件电路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电路由协调器和若干个传感器测量节点组成.协调器模块主要完成组网、接收传感器测量节点的数据,并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发送控制命令给传感器测量节点;zigbee传感器测量节点负责湿度的测量与灌溉水泵的控制,并上传数据至协调器,接收协调器发送的命令.系统软件分为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采用LabVIEW软件编写,下位机软件基于zigbee协议栈进行编写.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方案可行,能够实时采集土壤湿度信息并控制水泵开关进行灌溉,上位机软件能够方便有效对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种利用上位机软件和W7100A芯片,通过TCP/IP协议实现控制的远程设备。从控制器的需求展开,分别就W7100A原理和功能、硬件电路的设计、上下位机软件的设计以及上位机和下位机的联机调试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基于W7100芯片的远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以低功耗的处理器MSP430为下位机的核心,合理选择传感器件,优化设计接口电路,完成信号采集和处理任务,直接控制执行机构调节参数,降低了对上位机的硬件要求.上位机软件设计了数据分析、报表统计等功能,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系统测试,证明该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集散式热处理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利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台热处理炉,达到集散型的炉温控制效果.控制系统的核心设计包括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下位机硬、软件实现以及上位机软件模块的设置.实验表明,系统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车调试的特点开发了基于RS232串口的通用智能车调试平台.设计了配套的通信协议,实现单片机和上位机间的双向通信.小车上的单片机向上位机实时发送小车的各种状态和赛道数据,上位机向小车发送指令,并且能够在不重新下载程序的条件下调整小车的各种参数.小车发回的信息由上住机软件收集并汇总成ExcEL表格,能够很方便地绘制图表,分析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小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款DSP+FPGA的高速控制系统。针对角振动台的谐振问题,提出使用自抗扰控制器,搭建了DSP+FPGA硬件平台,编写了自抗扰控制算法程序,实现了控制目标。为了简化DSP+FPGA系统的调试,设计USB通信接口和基于USB协议的上位机软件,记录动态数据。在一款单轴转台上调试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通过反复整定参数,实现对20 Hz正弦波的跟踪,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性能,证实了自抗扰控制器适合于运动控制,反应快速,超调小,稳态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Modbus RTU协议的详细分析,基于AT91SAM7X256单片机功能,开发了一种关于抽油机控制器数据采集及模拟的上位机软件。以4~20mA的模拟量作为输入,按照一定规约转换后的工程值存储在AT91SAM7X256单片机的寄存器中,基于C#实现的上位机软件通过Modbus RTU协议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组态软件实现控制模拟。  相似文献   

8.
王晓东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3):21-26,67
在STM32处理器平台上使用USB HID接口协议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多功能控制器,控制器通过USB接口收到上位机指令后可进行变频、变占空比的PWM信号输出、GPIO读入和输出、模拟量AD采集等多种功能;上位机软件采用一组通用的HID接口的API函数实现对下位机硬件的读写控制,而且免驱安装,能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独轮车自平衡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是针对"微型机器人与C51应用"实践类课程开发的一种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该平台由独轮车、嵌入式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组成。独轮车在静止状态下是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它需要通过编写单片机程序控制惯性飞轮和行走轮的转动力矩,协调独轮车的横滚方向和俯仰方向的姿态,使得独轮车保持平衡状态。上位机软件通过蓝牙来接收当前独轮车横滚角度以及俯仰角度,并设置嵌入式系统中控制算法的参数。该平台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以及程序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考察数字化油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油田现场无线仪表与RTU通信方式及其各参数的含义,提出了一种新型油田RTU调试软件设计思路。在油田现场,RTU与上位机软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串口Modbus或网口Modbus通信,在VS2010开发环境下,用C#编程实现这两种通信协议,调试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通信方式;将RTU和仪表的内部点表用XML文件描述,并将XML文件加载到调试程序中,通过发送不同的指令,用户可以读取和配置RTU和仪表的各项参数,绘制示功图。使用XML语言,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节省软件开发时间。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良好、可操作性强,降低了对现场调试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图形创意思维与表现》课程通过图形训练有效地解决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创意问题,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课程设计为图形创意概述、图形创意思维方法、图形创意构成形式、图形创意表现方法、图形创意程序、图形创意应用六大模块。  相似文献   

12.
图形创意与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创意作为高度浓缩的信息集合,在适应市场竞争、刺激选择性消费需求、有效传达信息方面优势明显。它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由市场环境和包装本身的货架广告、读图时代、非文学性、非物质性等特点决定。  相似文献   

13.
用汉字作为设计传达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较为普遍,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之一。汉字因为融入了图形语言,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直观化;图形因为借用了汉字符号,在信息传达中更加明晰化和民族化。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现内容,汉字图形既超越汉字也超越了图形。本文通过分析汉字的图形语言特征和在设计中的运用,认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汉字图形是传递民族文化理念的最佳手段和创造民族风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汉字图形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基于汉字的外在结构形式美感和象形文字独特的视觉语意特征,以汉字图形化设计为主体元素的平面设计具有形简、意美、表现丰富的特点。由汉字的视知图形提升到汉字的感知图形,使汉字不再是单纯的叙述符号,它成为情感依附的载体,强化人为的精神传达,以图形构成的表现力强调、夸张某种情感,从而更完美的为表现设计主题服务,给读者带来强烈而难忘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印象。  相似文献   

15.
图学和美学作为工程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模型建立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审美情趣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美的存在,图形美的力量会促进学生对工程图形建模完美程度的要求,提高图形设计和建模能力。以工程建模中图学和美学的一般概念为切入点,分别从工程制图中的图形美学、工程建模中的图学美学以及融合大图学与智能计算的智能建模图学美学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制图和工程建模中图学和美学的表现形式,展望了智能建模的发展前景。基于图学美学的工程建模课程教学,提出基本要求和教学实施方式。结合图学和美学,对新时代工程图学和建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创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图形语言表达形式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创意图形在图形视觉心理的传达方面有着较强的传播优势。正是由于人的视觉心理所惯有的对新形态猎奇的本能和天性,使得创意图形给人以新颖、独特且又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创意图形在图形视觉心理主要表现在视知觉感应、视觉心里接受等几个方面,研究创意图形的图形视觉心理传达优势的目的旨在丰富图形设计的表达语言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7.
CorelDRAW X3是一款矢量绘图和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在多个平面设计领域广泛应用,是平面设计师的首选软件之一。根据中职CorelDRAW X3平面设计课程特点,分别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定位、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与指导方式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对CorelDRAW X3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等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汉字标志图形作为文化交流与视觉传达的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显示出我国文化强大的世界魅力。鉴于汉字标志图形的文化价值与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并就对汉字标志图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表达汉字标志图形设计是“物象之本,符号演化”的审美创造,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赋予现代标志图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是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现代标志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我们在标志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表现富有生命力的现代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创意课程应当以图形创意为核心,深入研究格式塔理论及视觉思维的形式特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法,训练和提高综合图形表现力和创作力,随时代发展而赋予图形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人们对网络表情图形的使用,更好地增强网络表情图形的使用性、功能性,研究网络表情图形的基本功能和特征,理解掌握网络表情图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总结出其艺术规律。为今后的网络表情图形的形象设计及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