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链接  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Δ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Δ <0 方程没有实数根 .一、不解方程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例 1 方程x2 -x + 2 =0的根的情况是 (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不能确定 (2 0 0 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分析 ∵ Δ =(-1) 2 -4× 1× 2 =-7<0 ,∴ 给定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应选 (C) .例 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 -2 (m + 1)x +m -2 =0 (m >0 ) .求证 :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0…  相似文献   

2.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Δ=b2-4ac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结合例题,说说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下简称判别式)解题时需注意的几点.一、使用判别式的条件方程ax2+bx+c=0(a≠0)的a≠0是使用判别式的前提条件.例1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可知Δ=[-(2k+1)]2-4k2≥0且k2≠0,解得k≥-14且k≠0. 二、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与方程有实数根区别方程ax2+bx+c=0有两个实数根,则必有≠0;但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则它可有两个实数根,也可能有一个实数根,…  相似文献   

3.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有下列性质:△>0j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这些性质反过来也成立,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0. 灵活运用根的判别式,可以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现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b、c均为实数,其解为:x_(1,2)=(-b±(b~2-4ac)~(1/2))/2a 我们知道,在实数范围内,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或有一个二重实数解)。其解的几何解释分别如图1中(a)、(b)所示。  相似文献   

5.
知识链接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可用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①△>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0方程没有实数根. 一、不解方程,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 例1 一元二次方程2x~2-4x+1=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 1.若k为实数,则关于x的方程x~2+(2k+1)x+k-1=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不小于零的实数统称为非负数,若a表示非负数,则a≥0。 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非负数有:实数的平方、非负数的偶次方根和实数的绝对值等。 非负数有如下性质: 若a_1,a_2,…,a_n均为非负实数,且a_1 a_2 … a_n=0,则  相似文献   

8.
一、判别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有如下性质:(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无实数根.二、判别式的功能由判别式的上述性质可知,判别式有下列两个基本功能:1.不解方程,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例1下列方程中有不相等实数根的是()分析应选(B)例2已知A、B为的两个锐角,那么方程(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根的情况不确定.(1996年江苏省淮阴市中考题)解由西一4一炖A·电B=4一个邮·C咖一0知,方…  相似文献   

9.
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招生考试(实验区) 数学卷有一道开放性试题.题目是: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2(m 1)x m2=0. (1)当m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为m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使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并求这两个实数根.  相似文献   

10.
1从实数的性质说起由于实数有“大小可比性”,因此才有关于实数的“不等式”.由于实数的平方有“不负性”,因此才有了正数的“平均不等式”.设x∈R,则有x~2≥0,令x=a-b,则有(a-b)2≥0a~2 b~2≥2ab,用a替代a~2,用b替代b~2,则有a b≥2ab,于是得到(a b)/2≥ab(a=b时等号成立).这就是著名的平均不等式:2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显然,要证明这个不等式的正确性,可用配方法回到“实数平方的不负性”上.证明因为a2 b-ab=a-22ab b=12(a-b)2≥0a 2b≥ab.图解在平均不等式a2 b≥ab中,视a2 b和ab分别为2条线段长,可以解释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时,知道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本文收集了根的判别式的七种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基本不等式指的是:对任意实数a、b,有不等式a2+b2≥2ab成立,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我们将其称为实数型的基本不等式.有趣的是,将基本不等式中的实数a、b类比为向量a、b,也有向量形式下的基本不等式成立:a2+b2≥2a·b(*)  相似文献   

13.
实数集扩充到复数集后,实数集的一些性质在复数集中并非成立,有些则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学生长期受到实数的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知识的负迁移,致使解答复数问题时常常类比实数问题而出现解题失误. 一、类比“|x|2=x2(x ∈R)”例1 若方程x2+x+p=0有两个虚根a和β,且|a-β|=3,则实数p的值为  相似文献   

14.
3cm。则此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不解方程,判断方程2x~2 3x-4=0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17.下列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的是  相似文献   

15.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在方程(组)中的应用──常规应用判别式可以解决方程(组)中的以下问题:1.不解方程判断根的情况例1方程x2+2ax+a-1=0的根的情况为()(1994年广西中考题)(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S(D)无法确定.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选(B).2.证明方程有无实数解例2已知方程(x-1)(x-2)一m‘(m为已知实数,且m学0),不解方程证明:(1)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一个很…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在如皋第一中学举行了南通市高一数学教学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这是一节新授课,内容源于苏教版必修5第71页的"思考·运用"中的第5题与第6题:5.(1)κ是什么实数时,方程x2+2(κ-1)x+3κ2+2(κ-1)x+3κ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已知不等式x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已知不等式x2-2x+k2-2x+k2-1>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κ的取值范围.6.已知不等式ax2-1>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κ的取值范围.6.已知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是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对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其根的判别式为Δ=b2-4ac,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或能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可以考虑用判别式法.  相似文献   

18.
设a、b、c为正实数,则有 222[1]1(),2abcabcbccaab (1) 222[2]1().2abcabcabbcca (2) 文[3]将不等式(1)、(2)统一推广为 定理1 设a、b、c为正实数,l、m、u是不全为零的非负实数,则有 2aabcabclmulmu 宄 . (3) 其中表示对a、b、c的循环和,等号当且仅当abc==或0,0lmu==时成立. 本文从指数方面考虑,给出不等式(3)的推广. 定理2 设a、b、c为正实数, l、m、u是不全为零的非负实数,2m,则有 213()mmmaabcabclmulmu-- 宄 . (4)证明 22()mmaaabcabclmulmu=? 22()()maabclmu? (根据Cauchy不等式)① 22()()maalmu= …  相似文献   

19.
1.求参数的值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x-2+x-2/x=a-2x/x^2-2x恰好有一个实数根,则实数a的值为_.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实数系时,我们发现尽管方程x^2-4=0 有有理数解x=±2,但是方程x^2-2=0没有有理数解.为了解后面这个方程,我们必需把有理数系扩大为实数系,实数系既包含有理数又包含无理数.我们发现无理数拉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