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有同普通话相一致的地方,也有独自的一些特点。本文采用与普通话相比较的方式,从是非问句的语义类型、语气词、与普通话是非问相对应的疑问句形式和特指问句的结构形式、疑问代词、句未语气词等方面,对遵义方言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章丘方言的疑问句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四种,这几种疑问句在功能上是互补的。此外,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词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陵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关中片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高陵方言中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但结构形式不同。从结构角度对这四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并同普通话的疑问句加以比较,以找出对应规律,揭示高陵方言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安康汉滨区方言的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四类。通过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无论是在疑问代词的使用还是句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语》共有疑问句326句。其中特指问64句,是非问44句,选择问7句;反问句共有183句;测度问句共有28句。反问句的数量大、形式多样,是《论语》疑问句的一大特点。是非问句句尾都有语气词来帮助表达疑问。在测度问句中,多用语气副词“其”来配合。  相似文献   

6.
屯留方言属于晋语,其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分为选择问句、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但与普通话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是浙北吴语中的重要一支。平湖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一样,可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类型,但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疑问句句式为框架,对平湖方言疑问句进行初步描写,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贞观政要》共有疑问句351句。其中是非疑问句19句,特指句85句,正反疑问句1句,选择句7句;反问句共有226句;测度问句有13句。反问句数量大、形式多,是《贞观政要》疑问句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陆夏波 《语文知识》2012,(1):122-123
自1985年朱德熙发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以来,汉语方言反复问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家乡泰兴方言中的反复问句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重点考察泰兴反复问句的类型,分析反复问句和其他疑问句的连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南大郭村方言疑问句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分析,该方言疑问句可分为:是非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特指问句和其他等五种类型。方言中特有的疑问语气词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种:单音节疑问语气词有"嘞"、"兰"、"唻"、"呗"、"昂"、"唉"、"唠"七个,双音节疑问语气词有"嘞唉""嘞吧""昂唉""啊嘞"等四个。  相似文献   

11.
Fritzley VH  Lee K 《Child development》2003,74(5):1297-1313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yes-no questions would lead to a yes bias in young children. Fou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hich 2- to 5-year-olds were asked comprehensible and incomprehensible yes-no questions concerning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objects. Consistent findings were obtained: (a) 2-year-olds displayed a consistent yes bias; (b) 4- and 5-year-olds exhibited no response bias toward comprehensible questions and a nay-saying bias toward incomprehensible questions; and (c) 3-year-olds' results were mixed, suggesting that the age of 3 years is a period of developmental transition in response tendency toward yes-no quest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yes-no questions are suitable for older children, providing they are comprehensible, but may result in biased results when used with younger children and when incomprehensible.  相似文献   

12.
从结构、语义、语用和修辞动因四个角度讨论铁岭方言反问句的总体概貌,铁岭方言反问句的结构类型灵活多样,有是非问、特指、正反问和选择问四种形式。根据否定语义表现的不同形式,铁岭方言的反问句从语义上分为直接否定和间接否定两类。铁岭方言的反问句还具有使用频率高、连续使用和使用范围广三个语用特征以及肯定性让步、否定性让步、推断性让步、扩展性让步和选择性让步五种主观化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13.
金坛话一般指金坛原住民所说的本地话,它分布于方言成分复杂的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与普通话相比,金坛话的疑问句尤其是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从疑问词到语气词,皆有鲜明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反问句的否定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问句只问不答,它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而这“确定意思”的准确把握,需从反问句的结构特征人手。各种结构的疑问句形式都可用作反问,但其否定指向不尽相同:是非问和特指问形式的反问是对问句所含命题的否定,否定指向既涉及“质”,也涉及“量”;选择问、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否定指向主要靠语境决定,否定的是某一或某些肢命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讨论英汉否定是非问句内部在倾向性上的不一致性,着眼问话人心理倾向性考察实际交际中对否定是非问句的回答,结合英汉是非问句系统的的不同特点,来分析否定是非问句两者在答句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对疑问程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疑问句的语义进一步深入探讨,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疑问的信息含量及疑问答语的肯否情况说明疑问句的语义存在着疑问程度和疑问范围这两种不同的疑问特性,并讨论了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定量方法对所收集新闻访谈语料中主持人和嘉宾所用问句的数量、不同类型、比例及所含有的不同语用内涵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会话层面进行分析探讨,揭示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存在不均衡的权势关系。主持人的提问次数要远远多于嘉宾,并且多次通过重叠和打断嘉宾来控制话轮,此外主持人还在一般疑问句中使用降调,这都说明主持人对嘉宾拥有权势,处于强权势地位。嘉宾通过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来配合主持人完成对话,处于弱势。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沈文霄 《培训与研究》2006,23(10):119-121
英语陈述疑问句是是非问句中的一种,它处于疑问句和陈述句句式的交汇处,体现了疑问句探询功能的弱化和陈述功能的增强。虽然许多语法书中都不详细讨论陈述疑问句,但它在人们的话语中经常出现。本文简单分析了话语中陈述疑问句所具有的几种信息功能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四川话中的“该是哈”问句表示问话人对所说的事实、情况、意见有一个看法或早有一定的揣测,发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求证,因此问话人往往期待对方肯定的回答。“该是哈”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表求证的是非问。文章对“该是哈”的句法特征、“该是哈”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以及“该是哈”问句三种形式之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