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是差生     
打小我就是大人们说的“差生”,学习不好,纪律太差,爹娘不疼,老师不爱。老师还说我们差生是“三不够”,意思是说:吃零食时吃不够,玩的时候玩不够,睡觉的时候睡不够。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我天天不愿意写作业,于是就成了全班最典型的“差生”之一。几乎每天上课,我都要受到老师的讽刺;下了课,我又要受到同学们的白眼与轻视,回到家里原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是看到的又是父母的横眉竖眼。我的个子很矮,本来应调到教室的第一排,可是由于我是一名“差生”,却被调到了最后一排。每一次考试对我来说都是“世界末日”。其实,如果我好好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别歧视我     
我是“差生”,一个地地道道的“差生”。我是尖子生名扬四海的石阶,是优等生推卸责任的替死鬼,是同学们调侃的笑料,是老师的眼中钉,是父母的心头愁云……这一切的一切都缘于我是差生,是成绩差的“差生”。  相似文献   

3.
丁有宽老师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他从 1951年从教以来,致力于“教书育人,转化差生”和“读写结合系列训练”两项教育实验,效果显著。他先后把 22个差班和乱班转化为先进班,把 300多名“差生”转变为“三好生”或优秀生 ,形成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提出了“面向全体,偏爱差生,教书育人”的观点,概括出后进生的 8种性格类型,总结出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流程: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反复点,促进跃进点。在操作上,前两点要宽,后两点要严,宽严有度。   一个“差生”一个故事,一个教育流程一段难忘的经历。它们生动地阐明着一个个道理。在“我和学生的故事”这个栏目里,我们将编发丁老师教书育人的经验、故事,以期在这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宝贵经验和感人至深故事的感召和激励下,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我们的贡献。本栏目同时征集“我和学生的故事”稿件,希望大家在这里总结交流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同谱写新世纪教育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我被校领导宣布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后,原班主任就将一份“差生”名单交给了我。嗬,这个班的差生还真不少呢。吴东、刘兵、王勇……望着那一串长长的姓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尽快地转化这些差生呢?该我上第一节课了,在作了自我介绍后,我把那份“差生”名单从备课本里拿出来,说道:“对同学们的情况,老师已经有了简单了解,看,这就是咱班的‘差生’名单。”我把手中的名单一扬,有意地把话停了下来。我发现,好多学生以为我要读这份名单,都不由得低下了头。“但是,老师却不相信这些学生是‘差生’。因为,在老师的眼里,只有…  相似文献   

5.
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看到这样一篇作文“:……也许在有些老师的心中对差生是有偏见的,不愿意去了解差生,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差生……我就是差生,曾为了让老师和同学改变看法和态度而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实力考到全班的第四名,然而老师竟指责我‘有抄袭的嫌疑’……老师,你们应该了解和关心我们这些差生,让我们的心灵亮起来……”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自己是个“差生”,一个十足的灰头灰脸的“差生”。尽管老师嘴里不说,可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因为自己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今天教了这,我呢?明天就忘记那!从老师的叹气声中,我知道他对我的失望。当老师觉得烦恼时,还有一群小干部来“教导”我,决不比老师逊色,可我压根儿不知道要说声谢谢。日子一长,我发现小老师也远离了我,我成了一匹“孤独的狼”。有一次,又考试了,结果出乎意料的差,因为我的作文离题了,分数是可想而知。老师气得满脸通红,我知道老师肯定要下“疾风暴雨”了。为了迎接这场“暴雨”,我做了一下深呼吸,并扬起了高傲…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呈现寒假里一天,在大学刚读了一个学期的学生龙(化名)到家的第二天即来学校看我,一见面就兴奋地说:"老师,我想死您了!"便与我热烈相拥。面对眼前这个充满阳光、衣着得体的龙,我想,一年半前,我是不可能想到他可以变成这个样子的。(一)"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无奈龙这样描述他一年半前的心态:我是一名差生,一名地地道道的差生。我是谁?我叫"龙"!爸妈说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像龙一样,一飞冲天,将来能有出息。  相似文献   

8.
我对教育优秀生的思考赵世亨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许多老师都把精力放在差生身上,这种教育向差生倾斜,忽视优生的现象是不合理的.差生需要教育,优生仍然需要教育,而且与差生相比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生与差生相比...  相似文献   

9.
渐进入《老师,我要你做我爸爸》的故事深处了,我的心也便在山重水复之中越发焦灼起来。幸运的是,故事有一个很明亮的结局,虽然似乎有些不够刺激。但我依旧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满心为这“不刺激”快乐着。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年龄相似的一群孩子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的心愿在外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那就是: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学校教育中,学生成绩差,便会被列入“差生”行列。家长、老师与同学对这一群体都会“刮目相看”,甚至他自己也会成为“差”的奴隶。我们研究“差生”数年,现将一些案例作一整理,以引起更多人的关爱。1.差生———家长的伤疤一位姓方的男同学,15岁,初三学生,初二期末平均成绩35分。下面这则日记就是他写给我看的。2001年10月5日阴今天,爸爸的朋友来我家玩,当他问爸爸我的学习情况时,爸爸难为情地说:“咳。我这个孩子成绩那么差,真让我这个当教师的爸爸丢脸。”我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样说,难道我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1.
刘树国 《班主任》2008,(12):37-38
在一次全区组织的研讨会上.某校一名干部在大会发言时谈到“差生”问题,竟直言不讳地说:“‘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像晴天霹雳,惊得在座的上千名教师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相似文献   

12.
我就是我     
3月15日 晴 小的时候,老师经常问我们,“你长大之后想当什么啊?”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科学家。”当这当那,回头想想现在的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罢了。  相似文献   

13.
统考结束后,学校又分了一次班,全年级大排名,前40名进了“尖子班”,其余4个班统统叫做“普通班”。“尖子班”搬到紧挨校长办公室的装了空调的豪华大教室里,“普通班”则零零落落地分散在校园的边远地区,电风扇半死不活,天花板刚刚用旧报纸糊了。我正好是第40名,但老师依然保留了我的班长职务,这情形有些微妙,我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一天放学后,我在车棚里等人。“轰”地一声,远远地看见“普一”班教室的门开了,一群男“差生”乱哄哄地拥出来,咋咋呼呼朝车棚方向跑来。我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站立的姿势,优雅,大方,尖子班班…  相似文献   

14.
撷粹     
为孩子贴上成功标签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看到这样一篇作文“:……也许在有些老师的心中对差生是有偏见的,不愿意去了解差生,经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差生……我就是差生,曾为了让老师和同学改变看法和态度而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实力考到全班的第四名,然而老师竟指责我‘有抄袭的嫌疑’…  相似文献   

15.
张金明 《师道》2007,(7):4-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数科任老师都找过男孩的娘,他们在她面前评价男孩的语言几乎如出一辙——“你的娃崽念书没上过心,也不合群。” “有时,言行方面还吊儿郎当的。” “大嫂,你可要抓紧教育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7.
转化一名差生与输送一名大学生同等重要,所以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是对差生的转化。我从以下几个角度谈一谈。一、“月晕现象”要不得老师对某个学生、某种事物的看法事先有了一种  相似文献   

18.
“差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些执教多年的老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都会面对“差生”转化的问题。在每个班级,时常都会有些“朽木不可雕”之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似文献   

20.
大家在一起     
在一次研讨会上,某乡镇学校的一名教管干部谈至到“差生”这个问题时,竞直言不讳地来了句:“‘差生’是怎么产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