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新闻从业人员能否构成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类职务犯罪)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大焦点.由于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认定尚待完善,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新闻实践中,都带来种种困惑.因此,对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不仅是法制建设、遏制腐败的需要,也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只要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岗位都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和岗位正逐渐淡化。职务犯罪的新领域、新情况都在出现 看到自己办公桌上陆续汇集来引起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的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感到欣慰。一年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制度、法律三个方面论述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途径,启在创新工作方法,使预防工作走向专业化、法制化。同时,明确检察机关在社会大预防体系中如何与党委、人大、相关部门搞好协作,使预防工作从平面预防向立体预防转变,从专门机关预防向与社会预防相结合转变,推动预职务犯罪预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企业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究其原因、探寻对策、创新方法,推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日前 ,新疆第一部廉政建设地方性法规《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获得通过 ,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该条例对新闻媒体监督职务犯罪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 :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新疆: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  相似文献   

6.
陈婕 《大观周刊》2012,(41):106-106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职务犯罪案件数急剧增多,涉案金额也往往较高,隐蔽性的贿赂犯罪给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检察机关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从前期预防上下大工夫,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对于发现的犯罪线索,要及时查处,积极联合群众及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做到以打促防。  相似文献   

7.
传媒     
中国新闻网报道,继无锡市、邯郸市之后,国内第三个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日前出台。《条例》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该报道说,这是国内地方性法规第一次给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立法授权。报道以《乌鲁木齐通过廉政法规: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为题,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2月10日  相似文献   

8.
胡久辉 《大观周刊》2012,(4):54-54,5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智能化、技术化、现代化,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已难以适应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需求。本文以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为视角,从采用技术侦查的必要性、必然性和优势入手,论述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应当采用技术侦查。  相似文献   

9.
灰色的“红顶”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国字头的行业协会,分享着主管单位的审批权,成了权贵沙龙和公关中心,寻租空间巨大,腐败现象严重新年将至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一次名为"预防职务犯罪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研讨会上公布了十条预防职务犯罪措施,埋藏其中的"积极探索在非公领域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迅速被媒体拎出来做成了大标题。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陈正云随后解释,这是因为"这些领域的腐败往往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早在2011年年初,中纪委和国家预防腐败局都已先后在不同场合提及了这一反腐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刘懿 《大观周刊》2012,(38):61-61
检察机关推行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是指: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部门立足于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能,通过具体工作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整合检察机关内部力量,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强化打击和预防的实际效果“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应体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深圳有可能在新闻监督方面也率先成为一个“特区”。该市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中,《职务犯罪的监督》一章中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权予以专门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4月1日生效,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和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依法享有进行采访、提出批评建议和获得人身安全保障等权利。”  相似文献   

13.
工程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的高发领域,作为以建筑施工为主业的中国水电三局,非常注重检企合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利用工作站平台,先后建立了“沟通协调、对策研究、协助办案、综合保障”四项机制,全面加强检企合作,促进了公司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享有无过错合理怀疑权。”这是《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以法规的形式作出的规定。该条例规定,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履行职务的人员都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最近完成起草。初稿中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权以专条作出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普  相似文献   

16.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4,(2):15-15,9
深圳市一份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初稿引起了传媒的关注,原因在于它提出了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以往中央各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中所没有的概念和表述。条例的初稿强调新闻媒体对职务行为的监督作用,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一个以重典治吏为特征的朝代,明代的立法、司法和监察制度都体现了对预防官吏职务犯罪卓有成效的法律设置和制度设置。尽管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尝试,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中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权用专门条款明确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赋予了新闻记者掌握事件真相所必需的四个方面的权利。这个规定,保证了新闻舆论这一重要监督形式监督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理,不失为领导干部提高修养、加强廉洁教育、预防职务犯罪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26日,《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公布,由于其中涉及记的采访权而立即受到传媒关注。该草案写道:“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这些信息引发了关于采访权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