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现在的。新校园风”,那就一定是这个“减负”了。“减负”就像减肥产品,用了以后还会。反弹”,其寿命短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2.
批改学生作文时.碰到词语不通的句子、错别字,固然令人不舒服,就像吃米饭咬到沙子。比较之下,更令人头痛的是文章思路不畅。句子不通可以划出来,或者批上几个字:“动宾搭配不当”、“少谓语”、“注意连词”等,学生看到旁批、夹批就会知道病之所在,改起来也很容易。错别字,只要老师指出来,学生就能改。思路不畅是涉及作文整体即全局的事情,解决起来就不像改病句或错别字那么容易,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短命的减负     
说到现在的“新校园风”,那就一定是这个“减负”了。品,用了以后还会“反弹”,其寿命短的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我们五年级的时候,就有过一次很夸张的“减负”了。“减负”就像减肥产仪式,就差没剪彩了。  相似文献   

4.
说到现在的“新校园风”,那就一定是这个“减负”了.“减负”就像减肥产品,用了以后还会“反弹”,其寿命短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我们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有过一次很夸张的“减负”仪式,就差没剪彩了.  相似文献   

5.
又到星期二啦!这可是我们“小小数学家俱乐部”的“法定”活动日。音乐课的下课铃声尚未响起,我的心就已经到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数学世界。  相似文献   

6.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父亲喂上那边月台”的情景,特别是那一连串蹒跚动作的描写,把父亲“怜子”的感情全部凝结在苍老、笨拙的“背影”之中,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7.
“行”是一个美丽的字,我想把它送给你,顺便也想戏称你一声“行者”。行者不免令人联想到孙悟空,不过,我要说的行者就只简单的指“行路之人”。  相似文献   

8.
本刊驻广西梧州小记者黑剑报道每当在电视上看见某某明星的绯闻,我就会想起我们班上那些令人痛恨的“狗仔队”是怎样大肆宣传同学们的“绯闻”的。“狗仔队”队员个个身怀“绝技”:有的擅长帮别人起绰号;有的擅长制造谣言;有的更是厉害,可以使用“离间计”,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使好朋友反目成仇。到了下课时间,“狗仔”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今天打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绯闻”。时不时,“狗仔队”还会在讲台上举行“绯闻发布会”,将当天收集到的“绯闻”公开。有一次,“狗仔队”发布了一些关于我们班一位女生的“绯闻”。那位女…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有所“取”,就必然会有所“弃”。  相似文献   

10.
    
林海音 《学习之友》2006,(11):57-57
说到门。我们便会兴起这样的印象:门是森严的、拒绝的、摒弃的、无情的东西。我们如果去访问一个生人,走到他家的门前,必然会先注视他家的门型。“板门虚掩”的主人也许容易打交道;“门禁森严”的主人也许有一副铁青的面孔。有所求的人,走到主人的门前就会踌躇、徘徊、彷徨,不知道门内的情形如何。如果再听见几声狗叫,更是令人胆怯。现在虽然没有递“门包”(来客送门人的小费)的讲究。但是“门禁森严”的人家.常常还要配上狼狗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上山之前,大多有过违抗朝廷或杀人越货等“强盗行径”,在诸多的“强盗行径”中,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居然敢吃人肉,令人感到很恐怖。但是,如果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考察,就会发现书中还隐藏着另类的唧乞人”现象,那就是奸臣的祸国殃民和封建“三纲五常”思想对人精神的毒害。这类“吃人”比起前者更巧妙、更残忍、更肆无忌惮。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小学)》2010,(5):122-122
大学里读书氛围好,好到什么程度?寒冬凌晨4点多,雨雪交加,3000多学生就赶到图书馆门前排队,还有工作人员拿着喇叭维持秩序,“场面悲壮”堪比春运购票,以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就发生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前。  相似文献   

13.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8,(4):F0004-F0004
《历史不忍细看》(河南文艺出版社)一书中提到,1894年甲午兵败与“开枪不瞄准”有关.当时清兵每仗争先恐后放枪,放完就撤退.到了1900年的义和团时期,万名清兵攻不下一座外国使馆.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记述:“使馆只见弹飞如雨,很少伤到人”.原来,清兵只管朝天放枪,把子弹打完算数,好象在放炮仗.这段历史,现在读来,仍然令人哭笑不得,又感慨万分.试问:会装子弹会开枪,就算掌握了洋枪洋炮么?  相似文献   

14.
凶宅揭秘     
世界各地都有一些令人恐惧的“凶宅”。最令人感到费解和害怕的是,人一旦住进了这些“凶宅”,就会大难临头,不是得了重病九死一生,就是与死神相吻一命呜呼。那么,世上真有“凶宅”吗?  相似文献   

15.
爱的歧义     
一个口号用得最泛滥的时候,很可能是这个口号大可怀疑的时候。“佛法”一旦随处可闻,空门会难免纳垢。同样道理,当流行歌、主持人及节日贺卡动不动就“爱”起来时,不能不令人捏一把汗:爱的危机是不是已来临?  相似文献   

16.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英语初学者表现尤为明显——这就造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Chinglish”现象。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降低这种“母语干扰”的方法是尽可能地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和信息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鬼当家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嘱咐连篇,令人好似度日如年。妈妈是我家著名的“唠叨判官”,家中大事小事全由她批准后方可执行,要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嗦个没完没了,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反正,我对她只能是言听计从,如果反驳,便又惹来“皮肉之苦”!日子再不能这样过下去!我和爸爸偷偷商量好,决定召开家庭会议,准备“弹劾”妈妈“唠叨判官”一职。妈妈不服气地说:“你们太没良心了,家中大到房产、彩电、VCD,小到鸡毛蒜皮,如果你干,你干得好吗?我就让你试干一星期,如果不行,我就‘弹劾’你。”“哎,‘唠叨判官’同志,别…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因为每每让学生写作文,就会听到学生的“嘘……”“唉……”一片唉声叹气、苦头苦脸的模样,看罢真令人心酸。令人头疼,亦令人苦恼。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文不对题,一看就知是应景之作,成色稍佳些的作文,读罢。抄袭成份过多;至于那些妙语如珠的新作,真是难得一见。这种教学,不仅教师教得苦。而且学生亦学得累。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全民的事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改革、教育改革自然会辐射、渗透到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会给人们带来幸运、机遇,也会带来某种挑战与冲击,它会令人憧憬,某些变化也会使人困惑,甚至焦躁、失落,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失衡现象。本文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领域内出现的某些心理失衡现象作了粗略的描述与分析:从望子成龙到望子发财;“跳槽”与“下海”的困惑;道德的取向与行为的失范;“双轨”与“并轨”的风波;希望工程与贵族学校的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