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3.78的BR缓冲溶液中,1,10-邻菲啰啉(phen)与锌(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后,再进一步与曙红Y(EY)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16 nm,另在548 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研究发现,Zn(Ⅱ)在2.0×10-6~1.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遵守郎伯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收系数ε为7.003×104L.mol-1.cm-1,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实验发现:溴酸钾在0.5~3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ε为1.41×105L·mol-1·cm-1,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面制品中溴酸钾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钙与邻甲酚酞在pH=11的碱性缓冲溶液中迅速形成紫色的络合物,于575 nm处具有最大吸收波长,加入8-羟基喹啉以掩蔽镁离子的干扰后测定钙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为2.14×104L.mol-1.cm-1.该法的最佳条件给予测定,收到良好的效果,回收率达99.1%.此方法可应用于食品以及生物样品中钙[1]的连续测定,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双水杨醛邻苯二胺与Co(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 (SALOPHEN)与Co(Ⅱ )的显色反应 ,试验表明 ,在pH10 .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Co(Ⅱ )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 (SALOPHEN)形成 1:1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4 0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 .7× 10 3 。钴浓度在 0 .18- 7u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蔬菜中的微量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线性范围1.0×10-6~1.0×10-1mol/L,检测下限为3.0×10-7mol/L。应用于各种蔬菜中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氟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氟离子的高选择性,建立了对运城市盐湖区自来水和绿茶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测定了F-的选择性系数,并选择了测定F-的适宜pH范围.结果表明,F-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L,根据IUPAC建议,计算出该方法测定F-的检出限为3×10-5mg/L,对浓度为0.05mg/L的F-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精密度为0.26%.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可以用于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新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啶)三氮烯NPPD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Tween-80的存在下,Ph=9.23的Na2B2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镉发生显色反应,镉与NPPDT形成橙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64nm处.该方法测定微量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的硬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酸性铬蓝 K(ACBK)在 p H为 10 .0的 NH3- NH4Cl介质中与钙和镁同时显色的条件 ,试验表明 ,Ca2 + 和 Mg2 + 离子均可与 ACBK形成 1∶ 1的配合物 ,在 46 8nm波长处 ,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 ,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6× 10 3L· mol- 1 · cm- 1 ,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 ,Ca2 + 和 Mg2 + 的总含量在 0~ 3× 10 - 5 m ol· L- 1 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钙镁总含量的方法 ,应用于水硬度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m(Ⅲ)-DBS·CPA-CPB-C2H5OH体系的光度特性和最佳反应条件,该体系与Sm(Ⅲ)-DBS·CPA体系相比,虽灵敏度未见明显提高,但选择性却有显著提高.Sm(Ⅲ)浓度在0.0—12μg/25ml范围遵循比尔定律,当λmax=662nm,表观ε=8.9 × 104L·mol-1·cm-1,方法用于矿样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硫酸介质中 ,IO3- 氧化I- 产生 3倍摩尔量I3- ,而I3- 在紫外光区的 2 88nm具有最大吸收 ,ε2 88=1 .3× 1 0 5L·mol- 1 ·cm- 1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碘的浓度在 0——— 6 0ug/1 0 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用于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KOH介质中,在聚乙烯酸(PVA)存在下Cd(Ⅱ)离子与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Cadion)形成1:2配合物,其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30nm处,而使空白试剂最大吸收波长530nm处吸光度下降.利用Cadion试剂的褪色测定微量镉.该法测镉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0为1.57×105L·mol-1·cm-1,镉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铅渣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显色剂溴邻苯三酚红在溴化十六皖基三甲基铵存在下,测定六价铬的方法.在pH5.3-5.8范围 内,六价铬与溴邻苯三酚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生成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擘尔吸光系数为 3.64X10,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水相中微量铬(V1)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土壤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在酸性条件,土壤中的亚硝酸根离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重氮盐与α-萘胺发生偶联反应而显色。该文系统考察了偶氮化反应和显色反应条件及土壤样品预处理对测定的影响。在显色反应中用氢氧化钠代替醋酸钠调节pH值可减少缓冲溶液用量,加快显色速度。在优化测定条件下,521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亚硝酸根离子含量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50-0.1000μg·mL^-1,线性相关系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89%。结果表明用于实际土壤样品测定时,改进后的方法更简便和快速,灵敏度和精密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亚硝酸根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可使异硫氰酸荧光素发生荧光猝灭的原理,采用流动注射连续可更新液滴荧光法测定亚硝酸根.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92nm和516nm,亚硝酸根含量在25~1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9μg/L.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涿鹿柳蒿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并测定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柳蒿粗多糖,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依次洗涤纯化得柳蒿多糖;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显色,分光光度法在波长490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柳蒿中多糖含量为5.8mg·g-1生药,加样回收率98.9%,RSD2.2%.结论:本方法提取方便,测定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III)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III)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铁的方法,探讨了方法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钛铁试剂为显色剂,可于560nm处测定土壤中铁的含量,铁含量在0-3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89x,相关系数1=0.998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K560=5.12×10^4L·mol^-1·cm^-1。该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此法用于土壤中铁的测定,结果与磺基水杨酸法相符。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5.6%~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34%-0.53%(n=6)。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用硫氰酸钾和孔雀绿水相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高灵敏的和良好选择性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在pH为1.5~2.5酸度下,铋(Ⅲ)与KSCN和孔雀绿形成可溶性的复杂离子缔合物。λ_(max)=620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20nm)=7.11×10~5L·mol~(-1)·cm~(-1),体系在2~15μg铋(Ⅲ)/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直接测定纯铝和某些合金中的痕量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与Fe(Ⅲ)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21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介质中,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Fe(Ⅲ)与双水杨醛邻苯二胺(SALOPHEN)形成1:1稳定的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6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104。铁浓度在0-4.5m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铜含量的绿色化方法。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铵-氨水(EDTA-Cit-NH3·H2O)配制成p H9.0的缓冲体系中,用淀粉作稳定剂,缓冲液中的柠檬酸铵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掩蔽剂,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待测物不需要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络合物在λ=450 nm处有最大吸收,铜离子浓度在0.2~3.2μg/m 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8 9。在豆奶粉铜测定中,加标回收率92.5%~102.7%,平均回收率为99.28%,相对标准偏差(RSD)5.67%。离子干扰实验表明,溶液中的EDTA、柠檬酸铵可以很好地消除钙离子、镁离子、三价铁离子、锌离子等离子的干扰。此方法避免了传统铜含量测定方法中四氯化碳萃取的繁琐与四氯化碳的毒性,实现了测定方法的绿色化;同时减少了萃取分离过程中样品的损失,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