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一种数学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交换知识法”是一种毁实可行的数学合作学习方式,其特点是:(1)学生有机会在恰当的时候单独学习;(2)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和教授每一类型的学习材料,“交换知识法”的工具为学习卡片,步骤分为掌握知识组和交换知识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1)教师是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者;(2)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还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者;(3)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评估者。  相似文献   

2.
教育伦理学视阁下的合作学习研究,旨在通过对合作学习伦理品性的分析彰显其伦理价值。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它力图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合作学习的关注从“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个体”的发展,从“方法”的运用转向对“目的”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咨询者和指导者。在课堂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师生共同研究,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变“学生围着教师转”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自己讨论。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点拨。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对于操作性强、技能性强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怎样设计任务,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李庾南 《江西教育》2002,(18):18-20
一、“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高度民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主动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指向是:运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只是背诵传承知识为学会并能创造知识;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交往开放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的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彻底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第二,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知识的系统性,在头脑中清晰地组建知识体系的网络,不作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作稀里糊涂演题的“奴隶”;第三,从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准出发确定训练的标准;第四,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主攻目标,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侧…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情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这反映了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非“装知识的容器”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利用教材列举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皋Ⅱ形象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以较少的时间汲取前人的知识成果,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起着传递、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周霞秀 《中学教育》2003,(2):6-6,1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成的 ,人的思维是工具性的 ,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 ,这些解释构成了不同的知识库。建构主义教学中的学习过程 ,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对传统的教师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给予” ,而学生的责任也不应该是“接受” ,教师不应当把自己看成是“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一、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真实背景建构主义认为 :学校的学习应该发生在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四多”。一、多观察只要学生能观察的事物,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观察是思维的窗户,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具体事例,指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从而获取知识。例如,教“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用空心圆锥体装满沙倒入空心圆柱体中,看几次能装满,结果大多数学生三次正好装满,于…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开设 ,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课程 ,而首先是教育观念、教与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研究性学习”呼唤物理教学的新理念。一、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引路人。教师的角色、知识结构、教学行为在研究性学习中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外 ,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1 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由于“研究性学习”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  相似文献   

12.
方曼华 《双语学习》2007,(7M):55-56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生的构成特点和教学现状,指出分层次教学“分层不分班”,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知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特征,语言知识,接受能力,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指点,就是“画龙点睛”或“点石成金”。所谓“拨”,就是拨去迷雾,使学生开窍。点拨法虽然它也着眼于“导”,但却重在“点”与“拨”。什么地方要点,什么地方要拨,完全取决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它是把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的一种好形式。点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在实践中经常运用的主…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服务”。这一重要教学思想要求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交“教学”为“导学”。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服务意识,贴近学生.走进学生;还要求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亲和效应,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感染。提高教师亲和力,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学校应重视教学,善待教师;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定期听课,深入调查;应适时开展一些经验交流、知识培训等活动。教师则应爱校爱教,应在思想认识上到位,应不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激发自身的亲和动机,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任务分析理论是在现代学习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主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为依据,强调“学有定律,教有优法,以学定教”。其基本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对学生需要习得的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从研究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主体教育为指导思想,在教师引导下,以主体研究问题、再创造知识为学习方式;以问题设计、学习指导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中数学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与能力 的同步增长,发展创造个性,培养科学精神。其基本模式可概括为:问题-研究-再创造-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施忠良 《辽宁教育》2002,(10):62-62,58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运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以突破障碍,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它是一种教学85甲丙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时,表明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就是点拨的大好时机。如图:“大正方形边长8厘米,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中阅读、思维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主导作用,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师表的品质,才能以自己的炽热情感去撞击、激发、诱导学生的情感;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把“书情”与“学情”统一于“教情”之中,才能确立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育和教学的规律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任玲 《湖南教育》2002,(7):37-3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主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着“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们进行了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常规教学的尝试。引入以“专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示范课过去,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绝对服从关系;教学活动关注的往往是课文本身,教师习惯于将写作背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