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关于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而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和有条件性,为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有必要对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和探索实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工作在现代德国高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高校的科研注重满足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科研与整个社会发展相融合;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随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德国高校严格要求教师素质,为进行高层次科研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项基本职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教学与科研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大众化视域下重新认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工作若干重要问题探讨张酉水高校科研是在育人过程中间时进行的,由此产生某些特殊性或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例如怎样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科技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攀登科技高峰、提高学术水平与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开展科技普及工作的关系;引人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浅论高校人才培养之教学与科研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在实行分类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导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失衡.从近代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来看,在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问题上,分别存在着重视教学、重视科研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三种观点.教学与科研并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穷理尽性”的大学理想首先确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理念最为重要.人才培养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结合点.建立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问题,由来已久,于今为甚。尤其是在当下的我国,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科研业绩”量化考核方法,“科研”盛况空前,蔚为奇观,但也大有异化之虞,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也是日益显现。为此,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川教授带领其研究生团队就这个问题,对几位大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一些看法和...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科研成果、学术信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它以高教教学、科研为服务对象,以在各高校及科研单位间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学报也日益繁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应有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以为:要促进学报的繁荣与发展,学报作者与学报编辑的共同努力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即高校要办好学报,一方面依靠高校学报的作者在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地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的、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稿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能力直接反映科研人员的质量,协同创新作为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管理模式,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各高校均面临创新的难题,国家提倡开创教学新领域,科研新天地,鼓励高校强化协同创新的力度,加强高校内外部的协调管理,注重科研创新队伍建设。本文从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现状出发,提出其在科研管理模式方面面临的挑战,并论述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鹏 《教育评论》2014,(3):18-20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教学传播知识,是流;科研创新知识,是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高校教学与科研存在着复杂和特殊的关系,两者间的失衡问题日益突显。我们必须更新理念,从制度建设、科研评价、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马勇 《中国教师》2013,(Z2):104-105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种最为基本的职能,二者关系的协调也是高校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1]科研与教学连接就是如何把科研与教学相关联,让科研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一、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研究述评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研与教学间的关系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1.高校科研对教学有积极影响由于科研活动是知识的创造过程,高校教师要搞好教学活动就必须开展必要的科研活动,以保证所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