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与影响量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本文选取石羊河中上游流域为对象,基于流域水文模型SWAT,研究1988年-2005年以及未来多种气候情景下出山口径流的变化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对其中上游地区水文情势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采用SWAT模型对石羊河各条支流径流模拟已能够体现该流域中上游地区的降水径流特性,模拟精度满足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情势影响分析的要求;②通过调整历史降水和潜在蒸散发驱动SWAT模型对比分析未来A2和B2情景下2020s(2020年-2037年)、2050s(2050年-2067年)和2080s(2080年-2097年)三个时间段径流过程.未来A2和B2情景下石羊河流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持续增加,但降水增幅略高.由此导致径流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A2与B2情景相比,A2情景下降水和潜在蒸散发的增幅均略高于B2情景.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将略微增加,杂木寺断面增幅为1.37%~9.03%,而西营断面增幅为0.12%~5.04%.研究可为气候变化环境下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贺涛  杨志峰  崔保山 《资源科学》2006,28(1):128-135
流域生态配水是近年来在生态需水这一热点研究领域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旨在通过向生态系统分配合理的水资源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流域生态需水要求在实践中进行生态配水,而生态配水同时受到水资源总量的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流域生态配水的最新进展与动态,以及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制度配置、内因性配置、优化配置和协调配置。制度配置主要根据非科学技术手段对生态用水进行配置,内因性配置是根据生态系统自身需求进行生态配水,优化配置和协调配置则通过对生态-水资源-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优化或者协调进行生态配水。各种配置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共同的缺点在于对生态-社会经济-水资源复杂系统的复杂性考虑不足,研究问题片面,这也成为生态配水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流域生态配水研究的发展趋势,即以整体性思维为出发点,向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形成流域生态配水的完整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成效科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2001年国家实施了该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文章基于近10年来对黑河流域自然-经济系统水循环、水过程和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和阶段认识,对生态治理效果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估。整体上,黑河流域水资源主要受西风带影响,主要产流区为中高山区。近10年和百年是流域器测记录以来和千年尺度上的丰水期,这为流域分水和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而持续增长的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需求压力是导致流域中下游和经济发展-生态用水之间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中游地表水利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游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用水结构产生显著变化,但地表水资源限制和中游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导致局地地下水水位及储量呈减少趋势,且面临枯水期水资源严重超载问题。进入下游的水量接近规划要求,下游水系统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还未全面恢复,并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持续增加的由河岸林地开垦而来的耕地,对下游生态与生产用水分配带来更大的压力,下游需要更为精细的水资源时空管理和调控措施。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枯水期,流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及衍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黄淮海平原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量的效应,对于地下水位下降原因的诊断,调整土地利用以缓解地下水危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1km网格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单元网格水平衡分析方法,计算出了1990年、2010年两期黄淮海平原区310 863个网格地下水蓄变量。研究发现,黄淮海平原区的土地结构变化趋势是生态用地转换为耕地,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而其中各地类的耗水强度排序为建设用地耕地草地以及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耗水强度从107万m~3/km~2增加到2010年的166万m~3/km~2,耕地耗水强度从51.90万m~3/km~2增加到57.50万m~3/km~2,草地与未利用地耗水强度分别从43.91万m~3/km~2、46.78万m~3/km~2变化到50.93万m~3/km~2、49.39m~3/km~2。低耗水强度的用地结构向高耗水强度用地结构变化,以及建设用地和耕地耗水强度不断增加,导致了黄淮海平原区各流域地下水蓄变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湘江新区作为全国第十二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分析厘清区内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算清"水帐"是保障区域发展平衡、保证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新区建设开发的前提。以2025年作为规划水平年,从区域产水量、需水量及水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认为湘江新区中心区内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水资源利用与配置研究方向为区内景观水体生态补水。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6,38(5):825-836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能有效防治和减缓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维护绿洲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构建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分类系统,研发基于多源数据、适合大尺度的生态用地提取技术,获得1980s末、2000年和2010年三期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图,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用地的规模、空间分布及时空动态特征。研究表明:①2010年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面积为10.77万km2,其中人工绿洲型、荒漠植被型、天然绿洲型、盐碱型和湿地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占到生态用地总面积的11.23%、59.61%、14.67%、9.66%和4.92%,且具有明显的流域分布特征:塔里木河干流、克里雅河诸小河、车尔臣河诸小河、和田河流域和开都-孔雀河流域(开-孔河流域)的荒漠植被型生态用地和天然绿洲型生态用地占主体,其余流域的人工绿洲型生态用地和盐碱型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②1980s末-2010年期间生态用地净减少9769.05km2,荒漠植被型生态用地和天然绿洲型生态用地分别减少1.19万km2和1612.65km2,其它类型生态用地增加;③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流域以生态用地转为荒漠为主,占转移面积的55%以上,而绿洲农业发达的流域以人工绿洲型生态用地转为耕地为主,占转移面积的50%以上;④1980s末-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段变化特征因生态用地类型和流域而异。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工绿洲的扩张和生态用地的荒漠化是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石羊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我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陆河水源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阻隔着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会合,同时还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中亚和印度各地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与现代"亚欧大陆桥"的要冲.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加剧,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国家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工程,采取了"南保水源、中调结构、北防风沙"的治理方针,即上游通过恢复林草植被来涵养水源,中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下游通过"关井压田"措施节约农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来恢复植被,抢救民勤绿洲.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目前亟需建立石羊河流域防护林生态功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石羊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监测和评价,研发防护林结构优化模式,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和民生改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展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推动内陆河流域生态学科发展,指导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西北生态安全和河西走廊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8.
生物能源战略的实施需要充分的水资源保障.本文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和<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的生物能源发展目标和能源作物的空间布局,运用水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估算了我国2010年与2020年生物能源开发的水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与十大流域的水资源条件,分析判断实现生物能源规划目标及能源作物空间布局的水资源保障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乡县的历年耕地数量及粮食需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粮食需求模型来构建金乡县的耕地需求分析模型,以此模型来预测金乡县在2020年的耕地需求数量,并分析比较2种预测。本文以山东省金乡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践为基础,结合金乡县实际,采用1994年到2007的历年耕地数量,GDP,人口,粮食产量等相关数据进行耕地保有量的预测,在比较2种预测方法后确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预测到2020年金乡县的耕地保有量为,为金乡县制定土地利肌息体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贫困时空分异研究——以石羊河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莉  石培基  魏伟  张胜武  刘海猛 《资源科学》2013,35(7):1373-1379
通过建立石羊河流域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01-2010年流域内5县(区)的水贫困水平,并以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系统贡献率为基础,运用LSE判定5县(区)的水贫困空间驱动类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石羊河流域水贫困程度以不规则的“h”型减弱,按降幅快慢,可划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5年)和快速下降(2006-2010年)两个阶段;5系统的贫困指数亦以不同形式趋于减小,内部稳定性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各县(区)水贫困程度以不同形态减弱,空间驱动类型以四因素协同型为主,并细分为4个子类:资源-能力-使用-环境驱动型(民勤县、古浪县)、资源-设施-使用-环境驱动型(永昌县)、资源-设施-能力-环境驱动型(凉州区)和资源-设施-能力-使用驱动型(金川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 GIS平台,运用空间分析和数学统计方法,探究怒江流域耕地资源受坡度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整个泸水市境内耕地保有量457148.80亩,境内耕地分布坡度范围在2°-81°,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15°区域内,耕地数量随着坡度增大成非线性增长,坡度小于15°时,耕地数量非常少,总量仅为49411.93亩,占比仅为10.81%。由于怒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陡峭,高差大,坡度较陡,坝区较少,且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导致坝区几乎没有耕地资源,坡度小于6°区域内,耕地面积仅为4452.92亩,占比不到1%。研究结果为区域耕地资源开发以及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脱钩指数的2020 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群  吴群 《资源科学》2012,34(3):442-448
脱钩理论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测度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关系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方法。本研究引入脱钩理论中的脱钩指数及其评价标准,采用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其耕地保有量缺口。并且利用试算内插法,测算出了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时的脱钩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的脱钩指数一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结构效应和政策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实现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压力巨大,脱钩指数只有维持在不大于0.0012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因此,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耕地保有量规划目标,则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更多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涛  倪琪  乔丹  姚柳杨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7):1395-1404
明确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是提升生态治理效益评估精度及充分理解公众诉求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石羊河流域390户农村居民实地调研数据,借助选择实验法获取流域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运用MNL模型分析了距离对不同流域区段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往研究得出的“距离衰减”规律不同,石羊河流域中游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随着距河流和水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以及下游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随着距水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呈现出“距离强化”规律。据此建议:①将距离效应纳入到生态治理效益核算的方法体系,以提高核算精度;②生态治理政策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公众诉求的差异性,以获取公众支持;③生态治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可结合距离效应进一步细分宣传对象。研究旨在为内陆河流域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七星农场现有水田100万亩,下辖六个管理区,是垦区水稻专业场。近年来在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现代大农业生产过程中,针对地下水资源的缺失,积极探索节水兴农的新路子,实施节水兴农工程,本着科学用水的理念,奏响灌水、节水、蓄水大合唱,实现水资源涝水旱用,闲水忙用,弃水再用,一水多用,循环使用,今年总拦蓄水量在8000万立方以上,截留的地表水灌溉受益面积10余万亩水稻田,节本增收达1250万元。使全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0%提高到22.5%。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代大农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模型的广西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义  张合平  李丰生  郭琳 《资源科学》2013,35(8):1601-1610
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仅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供应的占用情况而未测算其对水环境净化功能的占用程度.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并用该模型对2003-2010年广西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水资源账户中,淡水生态足迹2003-2005年较快上升,随后几年缓慢下降;水资源承载力较高,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多,水资源生态压力较低,三者2007-2010年起伏较大;②水环境账户中,有机物污染水生态足迹<磷污染水生态足迹<氮污染水生态足迹;最终水污染生态足迹很大,2003-2006年逐年升高,2007年迅速下跌,之后缓慢回升;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同;水环境生态赤字甚多,水环境生态压力很大,两者2007-2010年波动剧烈;③传统模型下广西水资源安全度很高,而改进模型下该地区水资源处于严重不安全状态.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计算方法更科学,计算结果更符合广西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石羊河流域武威盆地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翟禄新  冯起  张永明  郭瑞 《资源科学》2008,30(10):1463-1470
水文循环的变化趋势分析是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武威盆地的水分循环与转化直接影响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特别对下游民勤盆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根据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径流系列资料和农田灌溉用水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对盆地水循环要素进行分解,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检验分析了9个主要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量和年总蒸散量没有明显增加;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盆地入流量、盆地出流量、盆地净入流量和土壤水分净通量均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盆地内年土壤水分通量则变化趋势不明显。人类活动强化了盆地内水分循环,并没有使武威盆地水资源消耗量明显增加;农业灌溉不仅袭夺了盆地内地下水的蒸发,同时减少了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的持续减少,主要是上游出山口径流的减少和东大河外调水量的增加所致。研究结果可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紧缺、制定科学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利用2000至2009年十年间MODISNDVI数据对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最大化合成植被指数NDVI,通过趋势分析、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差值比较,并辅助2000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数据,综合判断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情况,发现石羊河流域上中游植被退化趋势明显,下游以改善为主,整个流域植被退化的部分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要高于植被改善的比例,近1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仍处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Tennant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之一.本文在分析年楚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及水文气象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田纳特方法确定该流域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为年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控制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22,(1):91-97
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水资源约束模型以及加权GLS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三大流域生态效率的非均衡分布及差异性,分别选取黄河、长江以及珠江三大流域22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各流域2008-2018年生态效率及其水资源约束强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三大流域生态效率处于中低水平。(2)三大流域的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性明显,由高到低依次为珠江、长江、黄河;且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仍在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珠江流域的经济增长可促进环境改善。(3)水资源供给限制会促进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效率的增长,但对珠江流域生态效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和流域治理能力对三大流域生态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影响黄河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有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利用程度的提高对长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据此提出应改善能源结构、合理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及调配水资源供给限制等措施,以促进各流域生态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历史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年-2003年石羊河上游天然来水量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变化趋势,采用生产法计算了1950年-2006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定量揭示了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及其对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人类活动加剧,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减少趋势;②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呈快速上升趋势,粮食作物水足迹占最大比重;③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游农业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2543×108m3;中游粮食作物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5021×108m3,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是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减少的最重要人文活动,粮食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对下游来水量的影响很大;④通过控制农业生产规模,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降低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量,进而控制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增长趋势是缓解下游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