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审美文化既能美化人们的外在生活环境和内在心灵,又能指导人们对现实美的创造。中国武术是一种美的艺术。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美"入手,分析武术美的表现形式,进而为创造"美的武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美育原则杨秀兰,陈彦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早在本世纪初,许多仁人志士极力提倡美育.蔡元培先生当时就提出"美育的基础立在...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美无限追求的民族,美在武术中无处不在,而且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武术也从头到脚,从外及内,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芒。"高、难、美、新"武术发展方针的确立,其核心的制胜规律就是难度和创新。难度构成了美的基础和美的级别,推动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新的艺术特性,而艺术则把难度动作融化进各种编排美的符号中,使艺术一步步接近武术,通过运动员的形态动作和演练技巧共同表现出来,展现给人的是一种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无所畏惧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黄建 《精武》2012,(10):88-89
在个人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价值观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心理、个人经验、个人的理性分析。人的体育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对体育于自身、于群体、于社会的真、善、美的判断。文章从义务论的角度对"范斌门"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男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红玲 《收藏》2014,(8):139-142
"美"是时代的共同心声,如何诠释雅石的人文内涵,则有赖于玩石家的见地,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搜集雅石的过程是属于"器"的辨识,故有山水景石、象形石、图案石……之别,而鉴赏,则属于"道"的修持。一个人对生活的要求越细致,对"美"的"感受"就越深刻,"美"是来自于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共鸣,而"感受"又是艺术的基础,在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美的讯息,但如何去解读、体会,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则属于个人的修持。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的审美素养是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构成。体育教师的审美素养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本体价值。体育教师要提高审美素养,最重要的是要直接感受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并尽可能地从事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刘鹏飞 《收藏》2012,(2):160-161
《层峦浮翠》采用平远法,将峰峦、汀渚、树木、云烟、屋舍、舟桥合理穿插安排,使得画面既紧凑而又空灵,既奇伟又苍润,既真实又传神。这是贺天健先生毕生所追求和信奉的艺术准则。他曾说过:"如画"一词已成为人们观赏自然界美的一个习惯用词。  相似文献   

8.
体育美的崇高表现在体育运动、体育精神和体育观众三个方面。体育美的崇高是社会美崇高的表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体育美的崇高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人在社会上的主体地位的确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这种阳刚之美对激励国民精神,催人奋发向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认为语美导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创造、一种诱导,更是一种示范、一种熏陶、一种感染。因此进行语美导式教学应有先声夺人的美的导语,推波助澜的美的提问,出神入化的美的评析,画龙点睛的美的结语和赏心悦目的美的板书。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中国传统武术美的世界,结合传统武术特点及传统哲学思想,分析了婴儿心态的实质、虚静的美学特征及传统武术的虚静特征,指出基于婴儿心态的中国传统武术以"虚静"的精神观照,凝结了民族文化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动作造型是团体操三大构成要素之一,在团体操表演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有关团体操方面的著作,对涉及团体操动作造型的文章和一些大型运动会及开幕式团体操的录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出有关我国团体操动作造型方面的理论研究概况与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今后进一步丰富团体操的动作语汇,促进团体操动作造型创编设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oup callisthenic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ang (618-907) and Song (960-1279) dynasties. Modern callisthenics was brought to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12-49)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49 to the present).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group callisthenics has developed in five stages: the formation of systemisation, the breakthrough,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day, Chinese group callisthenics has become world-famous and has continued its development from its own system and style.  相似文献   

13.
关于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校体育课中健美操已是一项普修或选修课。虽然健美操已在普通高校开展近十年,但目前还没有出台一本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对于健美操教学和质量的提高都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本文对目前现状,大纲的统一,师资上岗的基本要求,场地、器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健美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健美操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团体操研究现状探蹊(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笔者对收集到的有关我国团体操方面的5部专著、66篇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结出我国团体操研究的概况和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研究现状提 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今后的团体操研究和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查阅有关我国团体操方面的4部专著、98篇有关团体操方面的文章,归纳总结出我国团体操理论研究现状,即团体操研究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今后团体操的理论研究拓宽思路,促进团体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大众健美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阐述了大众健美操在全民胜身运动中的作用,论述了体育工作者应如何把握和引导大众健美操向提高统习者素质和提高艺术性、趣味性方向发展,使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设计方向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26个大型活动开、闭幕式团体操或文体表演的资料研究,及5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团体操创编的实践,提出了“突出表演特点,展示宏伟气势,发展独特语汇,提高艺术品位”的团体操设计方向,旨在使我国传统的广场运动艺术──团体操青春常驻,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论健美操的分类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健美操作了详细分类,对各种健美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健美操的价值和作用,以利于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形态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15所高等院校健美操队员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测量分析.试图探索健美操队员形体与动作技能能力的关系,以及健美操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队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形态指数对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有重要影响,而且长期的健美探训练中可以增加瘦体重,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肌肉力量;使胸、腰、臀各个部分的比例趋于协调、合理,有利于形成健康健美的形体.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气质可塑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调查与生理测试的方法,研究并分析了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气质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神经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对参加该项运动的女大学生气质类型有特殊的要求,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女大学生在经过三年的正规训练后,其气质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由胆汁质、抑郁质气质类型向多血质、粘液质气质类型转变,但对其高级神经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