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质疑—共解"是一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采用"质疑—共解"的方式,教师必须备疑,才能在"生问生答"时,承担起"一根线"的作用,保证质疑的品质与共解的水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并通过追问指导学生的回答,在生本、生生和师生的多重对话中达成共解。  相似文献   

2.
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创新的原动力就是"质疑"。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质疑教学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本文将针对数学课堂活动中质疑教学的诸个环节,从质疑的氛围、质疑的目标、质疑的方式和质疑的过程四个角度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的这一教学思想到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启疑——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究"启疑"也就是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学习目标,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  相似文献   

4.
质疑是思维的重要特征。思维的火花总是因有疑而进发。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曾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旁逸斜出,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或一些让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当有学生发现和提出一些"新奇"问题时,对于能促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质疑,教师应当及时抓住并鼓励学生解疑。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  相似文献   

5.
陈敏兰 《考试周刊》2013,(49):137-138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教学中的不同情境提出问题,采用较为灵活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形态,承认解读的多元性、独特性、模糊性,构建注重质疑和探究,即"问题—探究—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格局,这就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主体发展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实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找出策略解决问题并检验其正确与否的教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新教材中有些知识点的编写和要求值得商榷。对于这些疑问和困惑,教师可做如下处理:适当补充——"形而上学的问题"可以旁征博引;适当幽默——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可以叫作"由乱点鸳鸯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先行介入——对教材中一些提前出现的概念提前介绍;敢于怀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的解释允许质疑;适当精耕——"物质和问题的意识"必须浓墨重彩;善于调整——"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等内容的课时设置应该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开始、创新的基石,是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末,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要途径。问题问得好可以激起学  相似文献   

8.
狄德罗说过:"疑问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疑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问、敢问、会问呢?一、我想问——更新教师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是否具有质疑的意识,与教师是否具有质疑意识有直接关系。教师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就会影响他的教学行为,能改变长期以来教学中直接深入讲解,而不讲思维方法的  相似文献   

9.
质疑式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始,以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问题为终,围绕学生的提问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质疑式课堂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质疑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解疑——再质疑"的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学习的开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师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师生定向的手段,也就是让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通过问题探究,使许多疑难迎刃而解。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首先就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变为学生"主动质疑"和教师的"重点质疑",从而形成动态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  相似文献   

11.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本文试以地理教学为例论述设疑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自学成果在课堂中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可采用 "质疑——阅读——议论——练习——精讲 "的教学程序。这五个环节在教学中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但特别要重视质疑环节的教学。质疑要注重下面的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开放性问题质疑。在讲授新课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围…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贵而疑。"疑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疑就是问题,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一、质疑能力培养的误区学习就是质疑、解疑,其过程形成了学生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14.
质疑解句的学法指导○叶航(贵溪县二小所谓“质疑解句”就是在理解句子含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句子本身或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提高质疑深度,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质疑解句方法的学习指...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数学中,"方程"被定义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数学教学中,有关"方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解方程,另一部分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解—设—列—求—答"五大步。首先是"解"。这一步很简单,就是写个"解"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解题开始了,便于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思维意识。其次是"设"。这一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问题只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发生在课堂问题探究教学中,从问题探究教学的三个阶段考查批判性思维重要特质——质疑、合理论证和反思,发现如下问题:问题提出阶段,低阶问题过多和学生无问导致质疑缺乏;问题探索阶段,师生互动缺乏质量导致合理论证偏弱;问题解决阶段,追求标准答案导致反思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倾向、教师的思维培养意识较弱以及应试教育环境影响。提出如下对策:问题探究教学三阶段批判性思维特质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发挥自身"正念主体性"以提高学习品质;教师在应试环境与思维培养中寻求平衡;学校实施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有了疑问以后,才会积极主动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质疑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紧扣课题质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课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学生思维的窗口。教师在课堂导入时,紧扣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质疑能  相似文献   

18.
<正>"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而"思"则是以"疑"为先导的。因此"谈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就在这种"无疑——有疑——无疑"的思维矛盾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掌握知识。质疑就是提出问题。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个现象,提出了问题思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壶盖跳动产生疑问,联想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乃是进行一切创造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永恒的话题。教师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要不断汲取、更新、成长,更要懂得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需要前进,教育需要改革,教学更需要改革,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学习离不开思考,有"思"就会有"疑",而解"疑"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不知到有知,从旧知到新知的创造过程。通过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更能塑造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一、“质疑解疑教学法”概述1.“质疑解疑教学法”操作模式“质疑解疑教学法”由环环紧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六步组成,即“质疑一思疑一辨疑一释疑一解疑一质疑。”从微观来说,这六步是某一具体问题的教学程序,整个一堂课就是由无数循环往复的六步组成;从宏观来说,这六步是一堂课,甚至一个单元的教学程序,只不过这个程序的具体步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有所侧重。以一节课为例,模式图为:2.“质疑解疑教学法”操作程序及操作策略“质疑解疑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及操作策略,以一节课教学环节的顺序为例来阐述。门)质疑、思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