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率备受关注的同时,就业结构、就业地域不平衡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校毕业生是首选在一线城市就业,还是在二三线城市就业;是被迫逃离一线城市,还是主动避让,转而去二三线城市去打拼。你将做怎样的选择?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27万,高于去年的699万,更难就业季已经来临。为了应对新一波高校毕业生大潮,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省会以下城市和县(市)就业,2014年1月教育部启动地级城市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从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城市的调查显示,以及就业的实际走向来看,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共识,这得益于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实施,也得益于广大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越来越务实和理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再将目标锁定在一线城市,他们相信自己在二三线城市的生活一样精彩。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三线城市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以扬州市为例,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影响二三线城市毕业生就地就业意愿情况,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为就业工作的“需求侧”,在基本需求、期望需求、个性需求三方面分析,深度挖掘影响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政府是城市人才引进的主导者,高校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者,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动参与者,三者共同组成为就业工作的“供给侧”。提出促进二三线城市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的对策,为二三线城市人才引进工作、高校就业创业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近3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创业等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措施,以及改善毕业生就业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11,(10):27-30
高校 他们的选择更务实 到二三线城市呈趋势 今年就业形势如何?目前还不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一个新趋势引人关注,那就是一些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不再将就业的目标方向仅仅“锁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而是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正毕业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在什么地方、哪个城市开始新生活的问题,总会给人带来纠结和烦恼。经历了北上广的逃离逃回之后,人们对大城小城的认知正逐渐趋于理性,选择也由唯一变得多元,到二三线城市就业不再是一线城市留不下的无奈之举。在求职中,如果能够仔细的去寻找,而不是先入为主的排斥,你同样也会在二三线城市发现丰富机遇和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参加选调生等更加地丰富,毕业生的切身待遇也相应的得到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就业信息的获取对于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运用直接关系着毕业生就业选择与就业满意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息的竞争,"小组工作模式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基于多次教学实践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有限、信息庞杂、个体需求迥异等问题,克服了教师或学生"单兵作战"式的信息收集而带来的信息量少,信息面窄等相关问题,使同学们有一个较为宏观系统的平台,形成具有较强时效性、专业性、全面性的信息收集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的基于Web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开放式的Internet环境,实现了信息共享、政策发布和网上招聘等功能,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容量大、及时性等特点,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者中发挥重要的载体和交流平台的作用.同时解决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存在的就业信息流通渠道不够畅通、信息收集面狭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的城市选择性出发,调查城市就业环境、发展潜力、消费水平、信息开放度和流通性、人文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大学毕业生对大中城市的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政府、高校、学生都应为解决就业和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因难问题等问题,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的对策。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新趋势、就业困难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具体地说,全文共分为两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研究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新趋势以及就业困难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主要研究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措施,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进行自我评价、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乐观向上的求职激情和谦虚的心态等方而对就业问题进行了讲述。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作为解决四种人就业的首要就业任务。本文在例举了高校毕业就业难的现状后,分析了产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三改:即一改是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二是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改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的有关政策制度,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连续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难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建立完善的就业领导体制、进一步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多方面开拓就业市场等几个方面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连年攀升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既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匮乏的有效路径。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存在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高校引导力度不够、毕业生主观就业意愿不强等问题。在对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高校、毕业生和基层组织四个层面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如何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渠道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是教育部和各高校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信息的快速反馈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就业工作效率、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学生就业动态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牵动全社会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因素、高等教育结构因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因素以及就业制度因素等多个层面构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采取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市场等综合措施,协调有关各方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16.
就业指导课程对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信息的收集对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及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对就业信息收集这一课程模块重视程度,创新课程授课和考核方式以及提高授课老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解决在就业信息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5所省属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四年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就业率、区域流向等6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进一步为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的学生就业服务,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相关部门制定就业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发展中各类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异常明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去自主就业创业,既成为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又成为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漂族"和"啃老族"问题、大学生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与贬值以及农村的人才饥荒等问题突出;因此,必须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引导的路径:加强择业指导,着力改变大学生自主就业观、落实政策优势,加大毕业生农村创业的扶持、完善激励机制,做好农村基层人员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新的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指出:从长远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避免结构性的就业困难;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工作;三是学校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拓宽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四是社会要给予大力支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为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地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以及反馈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发达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就业指导部门的启示,提出了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创新毕业生培训机制、创新专业设置以及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以期对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