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首先把洞口县赣方言的声调和中古时期的汉语声调作纵向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演变规律。其次把它与江西赣方言吉安片的声调和现代普通话的声调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分析它们的异同,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方言声调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村语的声调在同语族的语言中属于较多一类,有它自己的特色。在与同语族猪语言的比较中,它与黎语的对应关系最为整齐,这说明了现代村语的声调主要是从原始黎语文发展演变而来的,至于个别调类与黎语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那是村语从原始黎语支分离出来后独自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水洞底镇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涟梅小片,有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本文将水洞底镇方言与中古音声调进行比较,调查了老中青三代在声调上的发音状况,总结出水洞底镇方言声调的演变特点,并对影响水洞底镇方言声调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关于上古有没有声调、声调有几个、每个声调的具体调值是怎样的,古音学家意见最为分歧,难以有比较一致、可靠的看法.本文就上古声调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做了一番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方言的声调,以上声的调型差异为依据可以分为平调型和降调型两大类1。中古入声今多读阳平,但部分次浊声母入声字在新派读音中有演变为去声的趋势;部分县市的去声为曲折调型,但具有演变为降调性的倾向。滇东南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汉语声调的演变除与语音内源层次的调整有关外,还与少数民族语言声调的接触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洪雅方言声调演变为例,讨论四川方言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历史关系。首先,通过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了洪雅方言单字音声调格局及两字组连读变调。由此,比较近八十年来洪雅方言与成都方言声调的演变情况,并结合方言史和移民史,发现在四川方言中,南路话与湖广话来源不同但接触深刻,湖广话引领南路话演变。  相似文献   

7.
关于南疆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是阿尔泰语系影响的结果。但这个解说没有揭示出真正的原因。从历史史实上看,南疆汉语方言最早是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由于甘肃河州移民不断大规模涌入,南疆汉语方言受到中原官话河州片的深刻影响,声调才改变为现在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中古时期是我国汉语音韵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本文就古音声母清浊方面,就汉语的声调及其发展演变,对中古语音的声调、近代语音的声调以及现代语音的声调作些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9.
翼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解州小片,声调保留中原官话的典型特征,但是声调在演变的过程中,调类及调值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着重对翼城话的单字调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前人论著中关于声调的结论进行比对,分析演变过程,探求演变动因,归纳演变规律,最后得出调类合并是翼城方言单字调大的发展趋势,据以推测中原官话汾河片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河北平山方言中去声字处在词尾位置时读/51/的去声调,处在词首位置时读/24/的入声调,这种变调读法与该方言"入派三声"的演变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二字组词语不同的声调组合方式,使前后伴声调产生不同的动态变化形式。前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明显表面在上声演变为低降调和中升调;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则表现在调值的明显改变上。后位声调的动态变化更为普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古今声调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探索并归纳了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平南话音系的重建,发现平南话中仍有中古入声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古入声字在平南话中的声调和韵母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发现平南话的入声调归类与中古声母的清浊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平南话入声韵介音和主元音的演变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15.
提起古代文章的声调,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骈文.但实际上,古文亦不能无声调,只不过它没有骈文那样严格、固定的规范而显得更为自由.历代优秀的古文家在创作中都非常讲究声调,清代桐城派更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古文声调的文体意义.不过,他们没有系统说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梳理可知,古人大多注重通过"养气"和"行气"以实现自然优美的声音效果,这是古文区别于骈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强调"行气"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具体的调声之法.具体说来,古文主要是通过句式的伸缩变化和笔法的综合搭配来实现其声调美的,而这又往往和炼字尤其是虚字的妙用结合在一起;此外,古文也偶尔通过押韵来新人耳目,但这并不是古文声调表现的常法和定则.古文声调的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其实也是当代研究者将古文声调分析落到实处,从而避免笼统和空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凌云加尤高山汉话韵母、声调与中古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韵母、声调两方面将凌云县加尤高山汉话与中古音进行比较,用列表的方式详细显示了它们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冀鲁官话的保唐片,轻声前能分出阴去和阳去两类,以此为线索,调查有关方言情况,同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声调是否有过四声八类的分化、去声的演变过程以及入声演变的大致时间做一推测:历史上声调确实有过四声八类的分化;去声调经过了一个去声→阴去(清声母)和阳去(浊声母)→阴去(清声母)、阳去(浊声母去声和浊声母上声)→去声(浊声母清化)的演变过程;全浊入变舒声当在平分阴阳之后,次浊入变去声当在阴去、阳去合并之前,清入声的演变是最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河南中牟方言的语音系统和普通话大致相同,但与普通话相比,它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些语音的演变,古音的保留更符合语言演变的规律,本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对中牟方言的一些特点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20.
张金圈 《现代语文》2007,(11):74-76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接壤,距北京仅有290公里,因此无棣方言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总体差异不是很大,如没有塞音韵尾,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除了这些相同点,二者在个别声母、韵母和声调上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主要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声调方面拟另文详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