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慧 《幼儿教育》2004,(7):69-69
亲子活动通过亲子群体间的活动交流,增进亲情,开拓幼儿的生活领域,使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三大环境形成合力。根据本班亲子活动的实践,我认为小小班亲子活动在不同时期应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入园前,重在让孩子熟悉教师,熟悉幼儿园,产生对幼儿园和教师的喜爱之情,以便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之后,重在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幼儿园内,孩子们接触最多的便是自己的家长、教师,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户外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自己孩子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使家庭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同时也可以让教师通过亲子活动来了解每个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这更可以把握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对如何在幼儿园内有效组织户外亲子活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小班的家长工作中,我园尤为重视发挥家长会的特殊作用,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定期组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主题家长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入园前家长学习会幼儿入园前,家长一般对幼儿园及幼儿园工作了解甚少,对引导幼儿顺利入园的方法、措施也知之不多,为此,我园每年8月下旬都要组织新幼儿家长召开一次“入园前家长学习会”,主要内容有:1.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幼儿所在班级等。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园史、发展状况、办园宗旨、发展规划、幼…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近几年来 ,我们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做好新生入园前的谈话工作。新生入园前 ,我们邀请家长多带幼儿到幼儿园来玩。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即将生活的新环境 ,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幼儿进班后 ,教师以亲切的态度同幼儿一起谈话 ,一起游戏 ,同时借机跟家长交谈 ,详细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幼儿的家庭环境 ,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当家长看到幼儿园为幼儿安排了整齐舒适的环境 ,准备了各种玩具 ,特别是看到园里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6.
胡萍 《山东教育》2002,(15):28-29
“大带小”是我园一直坚持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发展幼儿间的交往能力,让小班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他们热爱幼儿园、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随着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提出,我国“大带小”活动的形式、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具体做法是:一、入园之初“大带小”新生入园之初,十分依恋父母,他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周围环境及同伴的影响,我们在幼儿入园之初实行“大带小”活动,目的就是减轻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此阶段的“大带小”活动,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  相似文献   

7.
<正>新入园的幼儿,从熟悉、温暖的家庭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素不相识的老师,他们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为了减轻幼儿的不安,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乐意上幼儿园,需要教师和家长携手共进,互相配合,积极地做好幼儿入园的引导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院逐渐探索出了一些对新生入园的做法:1.开展新生入园前的亲子日活动,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好感  相似文献   

8.
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一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对中班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幼儿园完整一日活动,家长增强了对幼儿在园社会适应状况的了解;家长参与条件下的幼儿负面情绪及行为呈"陡增缓减"趋势;家长具有不同的亲子活动偏好取向;不同性别幼儿在部分亲子活动中的表现差异性显著;家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影响了幼儿集体游戏状态,但并未影响自主游戏状态;社会适应领域专题培训活动显著提升了家长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建议丰富幼儿园亲子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重视游戏体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集体游戏活动;强化培训,提升家长社会适应领域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 我们根据班里孩子的出生日期,为托班幼儿设计了生日联欢会。一学期集中安排几次,都采用亲子活动的形式,一般在周末下午5:00~6:00召开。教师在设计实施过程中,要突出营造欢乐气氛,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温馨、同伴的祝愿、分享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体会亲子之情、师生之爱、同伴之谊,消除分离焦虑,使小朋友之间更亲密,使孩子们更爱幼儿园。同时,这类活动也可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活动目标 1.分享生日的快乐,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增进师生间、亲子间、同伴间的感情。 2.体验教师、家长与同伴的爱,会用简单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0.
陈青 《早期教育》2011,(10):25-27
亲子活动的目的是教会家长如何实施科学的亲子教育,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从而达到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亲子活动中涉及到多方参与主体的互动,包括:师幼互动、师师互动、亲子互动以及幼幼互动等。亲子活动的发生情境有很多种,不同亲子活动情境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也各有不同。探讨不同情境下亲子教育活动中的多方互动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到亲子活动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让孩子们从小亲近科学,在做和玩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并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阿鲁科尔沁旗第一幼儿园于2019年11月20日起开展了亲子科技制作主题体验周活动。活动前,老师们向家长发出了亲子科技小制作活动的倡议,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亲子共同设计、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科技作品。该活动激发了家长与孩子们的积极性,共收到作品500余件。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幼儿家长很重视教育。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很受欢迎。为了能使亲子活动的快乐延伸到每天、每个家庭.引领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理念.成为在家庭中有效开展亲子活动的关键。而由幼儿园发起的亲子体验式活动.是幼儿园引领家长提升科学育儿水平的良好途径,使亲子教育生活化、常态化、有效化。在实施活动过程中,以亲子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实际生活的亲子体验式活动,使幼儿、家长、老师在“体验”中共同成长.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晨间区域亲子活动,即指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用十几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室外晨间区域自选活动,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指导或鼓励.我们开展这一活动,主要的考虑是:以往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仅局限在家长开放日,次数有限、内容单一.而晨间区域亲子活动,每天早晨都可以进行,在时间上很方便;它的内容丰富,家长参与时可以依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教师亦能在活动中较全面地观察各个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情况,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梁润红 《广西教育》2022,(10):42-44
本文基于新入园小班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提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环境;家长为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开展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独生子女现象的日趋普遍,家长们育儿的态度和理念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加之社会上意识形态的发展,媒体的全方位介入,使得21世纪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呈现出他们独有的时代特点。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首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对小班240名新生入园前的生活自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在入园最初的一个月内,对小班组幼儿及家长早晨来园时亲子间的情感表现(在他们不知情、教师不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并记录;最后,采用情境测量法、谈话法分别对中大班幼儿的  相似文献   

16.
新入园的幼儿总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园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热情接待幼儿,让孩子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教师用母爱般的温暖接纳新幼儿;家长配合让幼儿崇敬喜爱老师;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进行全面教育;有组织地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7.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为发挥家庭游戏房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家长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布置游戏房,并记录孩子成长足迹;幼儿园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进行亲子制作,以增进亲子感情;家长应让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房,以养成良好习惯;教师应引导不同家庭成立小区游戏小组,让儿童有机会与同伴合作,共享快乐。  相似文献   

19.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20.
侍薇 《考试周刊》2014,(41):188-188
幼儿园是为幼儿提供知识服务的园地,是培养幼儿崇高素养与能力的乐园,幼儿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趣味活动,亲子趣味活动有效地将幼儿及其亲人联系起来,亲子活动增进了宝贝与父母双方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还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了新的想法和启示。本文分析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