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运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属性。社会文化和竞技运动文化两个方面都可以形成竞技运动者价值实现的困惑。竞技运动文化性困惑的克服在于主体意识的回归与觉醒、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确立。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社会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社会价值进行了研究。认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具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当前需要在构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特体育文化、完善规则制定方法、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其社会价值作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试论作为文化资源的体育文化与其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斌 《体育与科学》2004,25(4):17-18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重要内容的自身特点,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本与文化竞争力,这是体育运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作为文化资源的体育文化的具体分析,提出越是具有高品质文化,或具有能为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就越可能拥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其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大众健美操的哲学内涵与多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众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蕴含深厚体育文化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和美感体验是对健美操"健、力、美"多元价值的客观追求,和谐心理和知性探求是促进个人"身心合一"的主观体现。大众健美操运动使人们能融强健的躯体、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于一体,从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层次向体育文化行为的深层发展,促进了社会群体心理认同和多元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竞技体育技术化产生的风险危机特征与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伦理诉求的论证,分析基于竞技体育技术化所形成的人文困惑,并提出如何消解人文困惑的基本构想.认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伦理困惑可通过道德观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功利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及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陀螺运动项目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之一.其独特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体育运动功能,在各民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继续探索它在体育运动中的位置,挖掘技战术在比赛中的合理利用,让陀螺运动在继承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发挥余力.  相似文献   

7.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面临诸多困惑。为使阳光体育运动有效、有序的开展,研究认为应超越如下困惑:体质与情感并重;形式与内容同步;眼前与长远兼顾;学校与社会互动;统一与地域权重。  相似文献   

8.
试论现代体育与电视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业文明统摄了一切社会成份,今日的文化生产已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了。体育运动也在工业文明的代表物电视技术的促动下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大众化承认了人的基本权益,把由资产阶级有闲者垄断的身体运动文化交还给大众。这整个过程和传统社会很不相同,从而形成现代文化的特殊性格,这是电视文化对体育运动的贡献。那么电视文化与现代体育运动的关联如何,本文企图论证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5,(3):79-86
通过运动鞋文化消费透析大众体育价值取向,对探析运动鞋文化与大众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价值以及体育价值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随机走访、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运动鞋文化消费背后所隐含的大众体育价值取向。研究发现,大众消费运动鞋文化普遍存在一种明确的消费动机和价值取向,这种消费动机和价值取向使得大众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参与运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上具有丰富性;运动鞋文化的消费,既是大众实现体育生物功能取向、心理功能取向、社会交往取向、休闲娱乐取向以及其他功能取向的路径,也是大众认识体育价值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提出:体质健康不是阳光体育的唯一价值,还应包括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多元重视;再次,在整个活动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此外,还应考虑地域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研究目的在于挖掘阳光体育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拓展和深化对其理论层面的认知,从而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使其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