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出版社开始采用网络直播进行图书营销,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然而,出版业的网络直播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推动出版业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出版业网络直播案例,总结出版业网络直播的类型及兴起的根源,并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析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的“场域”作用,最后构建出出版业网络直播的“场域”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备受争议的芙蓉姐姐到“清纯”的天仙妹妹,从貌似“莫文蔚”的网络写手“二月丫头”到“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王梅香,从网络百变小胖到“恶搞教父”胡戈……一连串名字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与浮华。随着一个个“麻雀”变成了“风凰”,一手制造了造星神话的网络推手浮现出网面。  相似文献   

3.
“秒杀”是源于网络的新型营销模式.本文试图结合作者在图书营销活动中成功地运用“秒杀”的经验,提出在营销活动中运用“秒杀”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希望为出版社组织各类主题图书营销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自制剧作为视频网站应对版权危机、异质化竞争,开拓新的营销模式的选择,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发展势头之中。本文以网络自制剧的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市场营销学的“4P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和整合营销四个方面论述网络自制剧的营销策略,提出以创新理念为核心的网络自制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汇报》发表王磊的文章提到:从“打酱油”、“宅男宅女”到“圙”、“槑”,一份“2008年网络流行热词”这几天悄然流传。排名靠前的“热词”折射出市井文化的智慧和生活新变化,却也面临“危害”正统语言纯净度的争议。而相关学者却宽容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另类,认为网络用语的“对垒”成为网民“自我成熟”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凡客体”与网络事件营销及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伶俐 《新闻前哨》2010,(12):60-61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传播成因、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6,(5):110-110
相关资讯网络“恶搞”引争议从小胖、胡子男、猥琐男等“恶搞”照片的风行,到《大史记》、《我不想说我是鸡》、后舍男生翻唱系列的流传,一段时间以来,“恶搞”在虚拟网络上尤其是年轻人中间愈来愈流行,而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广为流传则掀起了这一流行的高潮。就在人们关注、追捧“恶搞”的同时,《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等调侃红色经典作品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人对“恶搞”的警惕和争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有629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9.9%的人认为“恶搞”应该有底线。广电总局酝酿围剿…  相似文献   

8.
郑伶俐 《新闻世界》2010,(12):82-83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传播成因、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2006年颇受争议的网络行为之一,“网络追查”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这种网络行为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这种取法相关制度与管理的自发性网络行为,早已从法律、道德等方面反映出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定向网络营销”是“网络营销”向纵深方向的最新发展,它依托WEB数据库和eCRM(电子化客户关系管理),以全新的“一对一营销”和“持久关系营销”为理念,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解决现行“网络营销”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同时全面提升电子商务网站的网络营销管理质量。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一流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定向网络营销系统”的系统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1.
“青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使用频率很高。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比喻重视或喜欢。词义很明确,没有什么争议。可平时又常会“碰见”另一个词“亲睐”。例如:网络报纸越来越受瑞典人亲睐(《当代传播》2001年02期):港府有关机构亲睐电子媒体(《出版经济》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最后一桶金,晚了只能羡慕别人数钱到抽筋”、“待业在家不用愁,开网站创业半年变富翁”、“全新加权营销,动动鼠标便有上万月薪”……不知不觉间,这样劲爆的字眼充斥在越来越多的网页上,这让不少渴望财富的人似乎看到了白手起家的捷径.难道在网络上致富如此简单?记者采访后却发现:在网络各种眼花缭乱的商机中,却潜伏着传销这只吸血鬼,而这一次它的伪装,  相似文献   

13.
王海霞 《新闻世界》2013,(9):199-2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营销活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断凸显,奢侈品品牌互动营销与网络联姻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尊尼获加”品牌为例,通过分析其巧妙利用网络进行品牌互动营销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其他奢侈品品牌营销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主要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机理分析,以实现其网络营销的发展战略.“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有效结合互联网信息来源广泛、网络渠道便利和网络营销快捷的特点,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华 《东南传播》2011,(11):35-36
网络的自生自发治理机制暴露出诸多缺陷,对网络言论进行管理的诉求得到各方强化。但是,政府在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角色倍受争议,特别是几年来频发的“因帖治罪”案件引发了社会舆论对政府网络监管的广泛质疑。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络言论管理的正当性,并深入分析了目前政府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政府的媒体管理体系必...  相似文献   

16.
“网络暴力”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基业 《记者摇篮》2009,(12):62-62,85
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它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获取媒介和意见交流工具。折服于它无限潜质与魅力的同时,由网络引发的种种困局和争议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网络暴力”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微博的快速崛起为电影微博营销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本研究将电影营销环境分为“可及”环境与“不可及”环境,进而分析其对电影微博营销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可及”环境中影片本身的内涵和剧组成员的知名度,“不可及”环境中现实生活的指涉和“议程设置”的引导会对电影微博营销起着或明或显的作用.这四个因素相互依存和互动,构成了影响因素环形图,以各自或大或小的推动力影响着电影微博营销的前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大学一项新规近来引起了热议.这项规定提出,要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甚至可申请“兑换”,以等同于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 互联网成果被引入学术评价体系,舆论对此褒贬不一.在我看来,既然这是一项新探索,争议自然难免,但我的疑惑是,所谓“优秀”的重要指标,为何非要与媒体的行政级别联系起来,且要和媒体的“新”“旧”属性有关?所谓“网络文化成果”的评定办法,真的契合互联网思维吗?  相似文献   

19.
“解说门事件”由违背价值中立的新闻职业操守而引发争议,但很快它就被纳入到娱乐文化的轨道中.成为了恶搞的对象,这种转化的隐形基础则是网络与数码时代的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晋 《传媒》2016,(17):89-91
百度竞价排名搜索推广机制的性质认定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分析“魏则西事件”认为搜索引擎推广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特定搜索行为,这种行为从形式和效果上看,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告特性。百度搜索推广服务,是以技术来伪装的互联网广告,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型广告营销形式,应当按互联网广告的规定处理,百度可以认定为广告发布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