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枫 《中国档案》2007,(2):52-52
近日,美国档案与文件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6财政年度(2005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工作报告。报告中介绍了美国挡案与文件署(英文缩写为NARA,下同)在电子文件挡案馆、公共教育以及对受灾文件的保存等三个方面的工作成绩:(一)在电子文件档案馆的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电子文件档案馆是NARA领导建立的一个综合系统,用于长久保存和提供利用真实可靠的电子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丁枫 《中国档案》2005,(3):56-57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英文缩写为NARA,下同)在1997年制定了一份十年战略规划,作为以后十年中确定工作重点和分配资源的指南。其后每三年对规划修订一次,以检查规划完成情况,调整目标要求和改进评估方法。本文是根据NARA网站上公布的《The Strategic Plan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1997-2008(Revised 2003)》。即2003年的修订本编译而成。它涵盖了2004年至2008年的战略规划,文中既有这四年的战略目标与实施办法的定性要求,又有定量的评估标准和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3.
丁枫 《中国档案》2007,(6):58-59
最近。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英文缩写为NARA,下同)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2007—2017年战略规划。该规划由法律依据,目前的形势,要达到的目标,如何达到目标,如何知道已经成功,已经完成哪些成就和附录七个部分组成。下面摘要介绍该规划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美国档案与文件署公布2006财政年度工作报告近日,美国档案与文件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6财政年度(2005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工作报告。报告中介绍了美国档案与文件署(英文缩写为NARA,下同)在电子文件档案馆、公共教育以及对受灾文件的保存等三个方面的工作成绩:(一)在  相似文献   

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件生命周期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以来,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了其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纸质文件档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电子文件的普及与管理挑战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被认为更适合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为此,本文试图对欧美和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一分析比较,以便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进行电子文件管理。一、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6.
谭幸 《北京档案》2008,(6):46-47
1、NARA与ERA 现阶段NARA(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简称NARA)主要负责长期保存美国政府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在数字时代,伴随大量电子文件的不断产生,新形态的电子文件也开始不断出现,这给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应对这一难题,NARA开始开发ERA系统(Electronic Records Archives,电子文件档案馆,简称ERA).  相似文献   

7.
廖凯 《兰台世界》2004,(2):10-11
从1970年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管理局(NARA)接收了第一批电子文件开始,其所保管的电子文件数量逐年增长。随着美国迈入信息社会,加之政府行为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管理局发现其所管理的电子文件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电子文件的种类日益丰富,除了数据文件、数据库之外,还有电子邮  相似文献   

8.
FOIA为公众获取利用联邦政府行政机关的政府文件信息提供了合法渠道,NARA依照该法提供FOIA申请服务。通过探讨NARA实施FOIA工作的程序、报告制度、发展规划等,可较全面地了解实施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目前档案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王霞、杨宪萍两位作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局限》一文中 ,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这对加强我们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都是极为有益的。但笔者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以供商榷。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客观存在的 ,无法否认该理论对我国档案工作的现实指导两位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适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① 这种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笼统结论是建立在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识不全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档案馆(ERA--Electronic Records Archives)是美国档案数字化建设所要实现的梦想.1999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以下简称NARA)正式批准了电子文件档案馆建设项目计划,它的总体思想是:第一,将运用于电子政府、电子商业和研究中的开发技术为基础建立档案解决方案;第二,以这些基本的技术为基础,建成一种能保存和传递跨越几代数字信息的管理体系结构,并尽可能运用于广泛所需的范围.目前,NARA在政府、国会、联邦机构和相关专业团体的支持下,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正致力于这个基于整体职能信息化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的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馆藏档案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文件因其价值形态的规律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不同阶段的文件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电子文件自大量产生后,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档案界的重视,成为重点研究的新领域。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同样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因价值形态的变化也可分为  相似文献   

12.
丁枫 《中国档案》2005,(9):58-59
国际档案理事会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英文缩写为W SIS,下同)将于2005年11月16~18日在突尼斯召开。国际档案理事会(英文缩写为ICA,下同)将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一起出席,并将与一些政府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W SIS共同开展工作。2005年6月,ICA与W SIS联合发表了一个《W SIS第三次筹  相似文献   

13.
陆勇敏 《浙江档案》2000,(10):36-3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它与纸质文件一样,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同样具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这改变了传统观念上对档案的理解,并引起了对文档管理的变革.在电子文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对于档案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不得不加以重新考虑,改变传统纸质文件时代的管理和思维模式,重塑电子时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瑾 《档案时空》2006,(4):21-22
“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是信息时代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以何嘉荪、傅荣校等为代表的学者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新概念,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档案管理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是同一管理对象的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即在文件生命周期(从文件产生、办理、归档、保管利用、到鉴定销毁全过程)中,以“归档”为分割界限将文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前段属于“文件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探讨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并就如何以创新精神发展和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使这一理论在军队档案工作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革新了传统档案的形成、积累、管理和利用。随着现代办公技术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在日常工作及公务活动中产生大量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汇成了浩大的档案信息流,并将在相当时间内长期共存。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使之及时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各项工作,这是档案工作面临的历史性变革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就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提高档案利用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岚 《档案学研究》2009,23(5):13-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档案界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文件"来解释档案工作.如: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理论被称为档案学基本理论;文件管理及元数据国际标准将采用为国家档案工作标准;很多学者还认为国外没有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等.实际上这些以"文件"入主"档案"工作的困惑,都源于档案界多年来对records翻译、使用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子文件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强调了电子文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标准化体系,是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并从电子文件内容、形式的标准化,电子文件传输交流的标准化以及电子文件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电子文件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进行了重新考查,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理,但是它并不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电子文件时代对生命周期理论的跨越式探索和尝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其对文件运动过程的划分被认为是一种“分阶段管理文件和档案”的模式,然而,在真正科学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已经无法明确区分“文件”和“档案”,更无法明确区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阶段。因此,中外很多档案学者都认为,该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所倡导的对文件实施一体化、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截然相反,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中已经被完全否定了。  相似文献   

20.
东军  黄华 《湖北档案》2003,(6):24-25
伴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日益普及,电于文件应运而生。电子文件与一般电子信息所不同的是,它是人们各项职能活动的伴生物,是具有凭证特征的原生信息,这一点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纸质文件不同的是,电子文件是一种虚拟的动态文件,传统的归档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再有效。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不易被认可,从而构成了电子文件归档的主要障碍,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难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在归档前和归档过程中的一系列完善、谨慎的工作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