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前的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但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充分满足其要求,中外交流活动的开展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有效地促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凸显。为化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危机,高职院校应当全面认识国际化办学的内涵,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的国际化、学生实习基地的国际化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等路径,培养出符合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以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竞争为起点,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国际化办学进程,从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3年年初,教育部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启动,标志着宁波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全面推进。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其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及企业经营的国际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陆城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经营国际市场,亟需大批国际化的人才。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宁波外向型经济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对《宁波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解读,对高技能人才的全球化能力要素及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条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工作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以及院校间的重视,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化程度的重视性,通过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如外教老师,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仅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还可彰显高效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且国际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相关培养工作上,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难点、现状。同时通过相关的建议予以解决,以期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工作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适应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颇具特色,这些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国内外语专业逐步沦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在总结我国既有人才培养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外语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外语人才培养融入国际化浪潮的定位、目标和措施进行仔细梳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促进外语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增强外语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地方工科院校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任务。研究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有重要的意义。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涵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和支撑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提出要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阐述了从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出发,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际,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人才战略的基础。根据目前我国所提出的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战略与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探索,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以国际化应用型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高度重视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是职业院校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审视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宁波TAFE学院构建的"中外合作、中高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其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塑造国际化学习环境、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举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匠的主阵地,必须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又红又专的工匠人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广东省示范校和一流校的建设,探索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打造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队伍,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利用校园活动为重要载体,融合校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也要随之而变。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应该从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寻求创新与突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继续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科举考试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目的以选拔政治人才为主,忽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十分不利的社会地位。科举考试导致“官本位”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促使人们纷纷涌向仕途。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和考试功能的局限排斥了职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级,在未来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会为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输送大批的人才。在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探究就成为了各院校发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加速推进,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缺口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因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地位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长期存在的偏见以及职业院校自身的诸多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重重阻力。本文以高职院校为立足点,从发展产教融合,优化教育体系,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强化师资力量,加强职业素养五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对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起到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涵 《职教论坛》2022,(1):121-128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这既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经济界需要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积极回应。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采用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其应用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考核考试形式,为重构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依据产业需求,设置职业导向的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根据职业需求,建立应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确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动漫市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奇缺的动漫人才两大因素催生了中国动漫教育的“热启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动漫教育在教学目标定位、师资建设、教育投入、校企合作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调整教学目标、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才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双高计划"是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助推中国特色职教模式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走向、积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凸显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前景的独特意蕴。但由于普职同等价值的认知尚未深入人心、教育过程公平需要实现周期、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观尚未融入育人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还未形成,导致科学组建特色专业集群路径尚需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氛围、技术技能人才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缺失。面对上述困境,需要兼顾长期性与系统性建设专业群、资源配置围绕职业教育价值生成、坚持德育贯穿培养过程的育人观、完善校企育人主体一体化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与新加坡高职教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统筹和改革依然还不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专业课程设置还未达到知识创新的要求,在许多方面没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模式中,探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办学之路,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差距,为我国培养更多且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