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民间科技基金会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的区别,反映出我国当前科学研究工作的资金支撑体系走向社会的端倪。  相似文献   

2.
从在华合作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分析合作研发机构的发展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影响,进而分析我国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计量学角度看近十年中国科技合作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WoS和CSTPCD数据库,分析了2003-2012年间中国科研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参与的区域和国际科技合著论文,从而研究了近十年来中国科技合作的态势。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从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学科、地区、机构类型、合作伙伴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科技合作的整体趋势、合作规模、合作类型等态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的合著论文数量及其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逐步趋于稳定,合著论文的比例大体将稳定在近90%的水平。在合著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论文篇均作者稳步呈增长态势,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仍然是科学研究方式的发展方向。各种合著类型的论文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同一机构内部人员合著的论文产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同省不同机构合著论文的比例保持在近20%的水平;省际合著论文所占比例保持在14%左右。美国、日本、英国一直是我国科技合作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其地位在近十年来的科技论文合著中基本保持稳定。随着与大陆交流的不断密切,香港也成为了科技合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5,(10):10-15
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效率;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越显著。并针对如何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及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的R&D合作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R&D国际化的潮流以及中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在华的活动范围和方式逐渐超越了简单的市场行为,开始了在华开展R&D活动。除了在华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进行R&D活动以外,跨国公司更多地同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R&D方面的合作,这是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本文借助跨国公司R&D全球化战略理论,考察和总结了跨国公司在华开展R&D活动的总体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同中国大学之问的R&D合作状况,并初步探讨了它的特殊性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6.
以国外政府机构和政要入驻新浪微博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析国外在华“微传播”现象并总结相应政府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国外政府机构和政要善用自媒体社交工具展开全方位的信息传播与价值输出,对此,我国一方面要关注、警惕,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许华 《科教文汇》2007,(3S):128-128
中国科技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与毛泽东确立的科技思想和毛泽东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以及毛泽东在科技方面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科技理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飞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光汉 《软科学》2000,14(2):13-15
现代科技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强盛兴旺的根本依靠和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十分重视科技进步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我国科技的观点和论断,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科技的战略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推动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科技的改革与发展。一1978年召开…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了中英科研人员1981—1991年合著论文数、合著论文的机构分布、城市分布、机构类型的分布以及学科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各大学有着长期友好交流与合作的传统。近年来,双方更加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相互间合作的重要性,故交流与合作愈加活跃,并更加注重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和长期与前瞻性的合作。我院赴港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的人数每年已超过800人次,合作形式也已由一般性互访和短期合作逐渐向研究机构间长期稳定合作或共建研究机构的方向发展。在最近一年多来的时间里,我院与香港的各大学间的合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如: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微电子联合实验室”;与香港大学合作建立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与毛泽东确立的科技思想和毛泽东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以及毛泽东在科技方面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基础研究已成为战略博弈要地。世界主要国家就新时期基础研究的内涵,以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新定位进行评估,并不断开展新的资助模式探索。文章通过监测分析2022年国外基础研究最新政策动态,在政策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主要国家的基础研究政策动向和未来趋势进行初步研判,以期为有关部门和机构制定基础研究科技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缺少自己的一片天地的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副主委胡旭晟的建议,正式向会议提交第1029号提案,建议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并交科技部研究办理。  相似文献   

14.
发展科技指标,促进政策的分析和评估(续)--OECD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化的指标在科技政策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有统计数据而不了解系统的政策经济学性质,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政策设计与评估。反过来,如果只有对科技系统的政策经济分析,但没有过硬的统计指标资料,也做不好政策研究。本文介绍并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指标的发展及OECD所起的作用、OECD开发司收集的科技指标、运用科技指标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OECD对中国科技指标的研究等专题,对OECD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发展科技事业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34-337,344,351
作为我国微生物学研究领域水平最高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微生物研究所历来重视国际合作,特别是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挥自身优势,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发展长期双赢合作;在营造国际化环境,建设国际化研究所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成立国际合作专门机构,并在财力和物力方面为国际合作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国际人才的骨干作用;"引进""输出"并举,以交流促进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简介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外机构和外籍人员不断增加。许多著名外籍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在传授科学思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双边或多边战略合作以及开展项目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TIC)在华发展状况,以14家典型外资TIC机构为研究对象,将外资TIC机构在华发展历程分为探索、培育、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4个阶段。研究发现,不同阶段外商投资政策与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外资TIC机构在华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业务方向、成长速度等;外资TIC机构在华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全国布局分支机构、多元业务统筹经营、开展并购抢占市场、紧贴中国市场需求、积极进军新兴领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科学监管和扶持民营机构等启示对策,以期为推进国有与民营TIC机构做大做强做优以及中国外资TIC机构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首先.我们衷心感谢《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发起召开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重大创举,热烈祝贺这一具有重大开创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全国民间科技界首次盛会的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美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与技术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216家美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及演化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动因可以分为市场拓展与资源整合型、技术及机会探寻型、产品改进与技术支持型以及全球产品开发型;美资在华研发机构对中国创新主体的技术溢出明显受其在华研发战略的影响,不同的战略动因导致其与中国本土创新主体的技术合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2007~2011年中国发表SCI眼科学研究论文和综述共计5027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1775篇。5年间眼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论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增长率达144.14%,国际合作率稳定在35%左右。国外作为第一研究机构,与中国合作较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美国(571篇)、英国(71篇)、澳大利亚(56篇)。中国作为第一研究机构,合作较多的前3的国家同样为美国(1480篇)、英国(287篇)、澳大利亚(225篇)。同时对国内外机构合作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