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学教学》2002,(2):1-6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一,《标准》设置了数学A模块,数据处理,数学与社会等模块则主要涉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与人类思想,文化相关的数学内容。《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已进入中学课程的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进行了的设计;对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作了整合和适当精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学A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同时,《标准》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展。《标准》对评价改革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 《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标准》设置了数学A模块.数据处理、数学与社会等模块则主要涉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与人类思想、文化相关的数学内容. 《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已进入中学课程的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进行了新的设计;对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作了整合和适当精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学A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 同时,《标准》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标准>设置了数学A模块.数据处理、数学与社会等模块则主要涉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与人类思想、文化相关的数学内容.<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已进入中学课程的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进行了新的设计;对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作了整合和适当精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学A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同时,<标准>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标准>对评价改革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时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自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提高高中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将“数学探究”列为高中数学内容的新增板块,并强调:数学探究应贯彻于高中数学课程中.2004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并在其中明确指出探究性(研究型课程)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强调了数学探究的重要作用,那么,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数学探究重要作用是否也反映在教科书中呢?换句话说,数学探究在教科书中是如何呈现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数学探究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高中阶段至少应安排一次较完整的数学探究.因此在现今的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7.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的三块新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指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巾.新课程区别于人教社原有教材.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拓展资源。开辟了“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实习作业”等拓展性栏目。为有兴趣、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数学教材中设置的探究问题是课标下高中数学的一个亮点,它充分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适当设置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的“双基”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高中数学课程把统计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入必修模块课程,并且与原来这部分高中课程内容相比,从理念到内容与要求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新课程统计内容的教师教学情况究竟如何,是否与《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存在差异,还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11.
注重“数学探究”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本结合笔一学期两个模块的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活动也应运而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说明: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数学文化一起作为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有鉴于此,笔者对所在学校的高一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测试,借以了解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及数学应用能力,为下一步开展高中数学建模实践研究打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培育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体现.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高考实际,关注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客观地说,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发生不少变化,在新课程方案的架构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每一个模块或专题中”.又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训练.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此,探究式教学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之一王尚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等一行4人就《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选修2模块、数学核心素养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的三块新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课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无疑,数学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完成探究学习的关键。本文着重从理论建构的层面探讨基于数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中数学内容点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内容,即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以及强调应用的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1].这些主线内容,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对学习内容作整体认识的最主要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整体上把握、理解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基于此,在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笔者尝试将复习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包括模仿、记忆、练习等,而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开展探究教学?这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有效开展探究教学,除了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外,教学中还应在主体性、参与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