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统文艺的艺术惯例中,尽管接受者也发挥着鉴赏的重要作用,但仍旧处于一种静态的文艺。而由于网络数字娱乐文化已经完全渗透到美和艺术当中,它消解了美和艺术的权威性。网络数字娱乐可以保证审美主体的审美个性化,强调审美体验者的审美主体性,带来交互式审美体验。当大众成为网络上审美活动从创作到接受的全过程的主体力量之后,由此孕育和催生出来网络大众批评,网络批评出于互动目的需要,以超文本形式出现,同时又解构着传统的精英批评,改变着传统批评的话语权力。网络数字技术的兴起,又改变了传统的电影现实主义美学,数字影像虚拟生成的技术革新后,影像可以随意生成。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9,(1):42-45
电影的碎片化审美,在数字技术作用下日益凸显,来源于市场力量的影响尤其深刻。市场化要求电影制作兼顾受众的类型和照顾受众的心灵碎片,并以年轻化观众的审美趣味为主导,电影合拍和发行跨界的市场运作,市场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融合,电影的泛化,以及市场催发技术和技术影响电影叙事,都是市场影响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具体表现。电影碎片化审美既解放了大众的创造性,给市场注入活力,又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批评通过凸显其对电影类型的混搭互渗、意义的复合融通的审美创新的推崇,对当下社会和生存现实进行审美关照的情感渴求,以及对本土文化和价值理念愈加认同的精神追求,积极参与对中国电影意义的建构,推动形成颇具时代特色的批评思潮。这一批评思潮的形成既是由于受到当下中国时代文化的影响,也是中国电影批评主体自觉激发当下中国文化自身创造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传播的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飞速发展。这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传播方式,而且带来了电影审美接受领域的重大变革,更引发了电影美学理论和观念方面的再思索。而观众欣赏品位的变化,又会促进电影创作和电影制作的进步与发展。研究电影技术对于观众欣赏和审美体验方式的影响,对电影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晓杰 《家教世界》2013,(2):108-109
网络文学批评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具有了传统文学批评所不具有的特点,即批评大众时代的到来、批评主体多元化,言我所欲言。但是,网络文学批评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即网络浮躁症状的蔓延.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及文学批评的环境,要加强网络环境的自律与他律。  相似文献   

6.
机械时代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机器进行创作。本文阐释了电影作为机械时代的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区别及特点,尤其是数字技术出现后,计算机作为电影艺术创作中一个新的工具和媒介,对传统时期电影"真实美学"理论的彻底颠覆,以及带来的艺术创作主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幻想题材的电影随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渐成为当今主流,这一现象的形成当然不能全部归因于技术单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提高和大众审美文化水平的逐渐进步。我们在追寻电影艺术创新的同时,要关注电影创作的各方面因素,因为就艺术创新而言,并不是单单更改内容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的审美影响到了电影的意境审美。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冲淡、虚静、幽寒都是典型的审美范畴,中国电影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技巧构成了电影的画面,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9.
以网络热词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进口电影成为近年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理论上揭示这一现象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以翻译策略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展开多视角探讨,认为:1)从翻译专业眼光衡量,本土化翻译是一种迎合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归化翻译策略;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本土化、特别是网络热词是顺应观众“审美体验”争取电影受众的一种手段;3)大众文化理论揭示了翻译本土化是商品化娱乐性电影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数字电影技术将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的制作、存储和传输之中,使传统电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是集数字技术和电影技术为一体的最先进的影像、声音的展示技术和艺术。电影本身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让数字电影走进学校,建立校园数字电影院线,并运用数字电影技术制作、修复科教片和历史资料片,更应运用数字电影技术来制作课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影从 80年代至今一直未能突破低迷状态的重围 ,客观上要求电影业内人士必须思考本土电影的发展与出路 ,电影民族性特质就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话题。谢飞电影的美学观念正是基于民族性这一出发点 :传统道德统驭下人的悲剧性命运 ;对理想、信仰的寓言式表述 ;诗意化的影像语言都在指认着传统与现代、愚昧与文明等永恒的中国文化命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影视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视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强调了应从多方面把握影视鉴赏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影视教育的引领作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的翻译优劣对于其传播有直接影响。从意美、音美、句美、民俗美展开,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的四大翻译基本原则之一的美学原则。通过对若干英语片名汉译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翻译时应重视美学原则,以期引起翻译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电影《末代皇帝》中电影音乐创作的分析,剖析中国电影声音创作民族化与国外电影声音创作理念的交融过程。影片基于中国历史背景及人物故事,加入西方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拍摄技法。影片音乐大气磅礴,优美豪放。运用中国民族乐器配器体现出中国音乐细腻、委婉的神韵,与带有史诗美感的西方交响乐融会贯通,完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碰撞后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电影序幕中的回忆方式 ,作一番审美分析。包括电影回忆的技巧性的审美和其他几个方面的审美 ,试述电影利用这种叙述方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影片名的美学特征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的美学特征.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使译名具有音韵美、意境美、通俗美和新颖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解读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解释。电影片名兼有文学文本属性和广告属性,但更主要的是广告属性。电影片名翻译不能单纯从传统翻译理论着眼,而要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从受众的反应出发,采用交际翻译方法,既注重译名广告效应,又兼顾片名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则是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它不仅需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而且还需要考虑美学欣赏、文化迁移等原则,并将其融入到翻译过程中。从传播学入手,讨论了电影片名的翻译,以对电影的译名进行鉴赏。同时从传播学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都市影像作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载体,直接反映出都市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从当下都市影视文化的景观消费、存在关怀、审美导向出发,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审美维度融于都市影视传播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课题。同时,将人性呼唤、伦理关怀作为灵气来填补都市符号消费的空间,将都市影视剧构成一种对抗流俗生存状态的精神存在,也是当下都市影视剧审美获得深度模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