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的课程改革一进入我们的视野,对我们的管理思想就将带来深刻影响,需要我们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系.这是新课改向校长提出的挑战,也是校长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解读--反思--建构"又是校长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改革发展的一首交响乐.  相似文献   

2.
教育思想引领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改中,校长对于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是实施教学领导的根本。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实现校长在新课改中的引领作用?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第一责任人的校长,怎样做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达到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呢?。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中,校长对于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是实施教学领导的根本。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实现校长在新课改中的引领作用?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第一责任人的校长,怎样做才能真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达到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呢?  相似文献   

4.
赵宏 《教学与管理》2013,(21):32-34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所好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的培训也显得越发迫切。  相似文献   

5.
校长如何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回归"课堂.校长听课评课作为常规性的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内涵.校长要成为教育教学的实际领导者和管理者,拥有听课评课的"话语权",需要从3个方面做准备:一是理念更新到住--议知、把握新课改下听课评课标准的特点;二是角色到位--确认、找到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角色的科学定位;三是操作行为到位--科学、有效践行新课改下校长听课评课的"五个结合":规律性与个性的结合、问题性与激励性的结合、实用性与引领性的结合、技能性与文化性的结合、研究性与开放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体两面"。研究西藏中小学校长的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进而提升西藏基础教育质量。采用自编量表调查结果显示:西藏中小学校长在"督导与评估教学"和"调整教学"这两个职能上表现较好。这表明西藏中小学校长认识到教学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校长在"监控学习进展"职能上表现较差。因此,西藏中小学校长应当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弱点,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同时又要改正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课程与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奎文区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实施新课程以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学科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受现行评价体制的影响,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担心实施新课改以后会降低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校长、教师的手脚,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成为深入实施新课程的瓶颈。为此,我们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与探索。一、评价改革方案根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奎文区教研室围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一中心任务,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级质量检测方案(试行稿)》(见附件…  相似文献   

8.
吴宏  甄金凤 《教书育人》2012,(34):12-13
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和教育领袖,校长的角色认知和责任的达成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行为与课程改革的成效。改变校长对自身的角色"无认知"和责任的"不自觉"的状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校长仍然将自己定位为学校的管理者,这种责任角色认知的缺失,会导致我国课程改革进度的缓慢,许多课程理念无法落实,出现课程政策执行不力,实践课程为检查而应付等问题。那么,如果说对学校事务的管理职责体现了校长的行政权威,  相似文献   

9.
本土化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在对农村基础教育所处环境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规范教育场,应用“钟摆”理论,把握好新课改的“度”,并重视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课程改革本土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中小学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时多所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的分析,指出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改革呈现出多种课程话语表达,但实际上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一元取向;制订了多维的课程目标,却未与课程设置相匹配;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更新机制;重视课程改革中的合作与监控,但不能对其充分、合理运用.实践中,我们应认识这一现状,将其作为改进学校课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卢备 《教书育人》2008,(10):51-52
面临的问题 1.学校领导观念滞后,观念更新困难重重 当前,部分农村学校校长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就存在误区:有的认为.课程改革无非是换换教材、摆点花架子,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师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分数,看学习成绩,看升学率;还有部分"事务型"校长,热衷于事务管理,自身业务素质差,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认为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还有的校长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暂时无法实施新课程为借口,墨守成规,不积极因地制宜进行课程改革.这些都使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校长不仅要做一个行政管理者,更应努力成为课改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精神,推进课改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对于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管理、实施、反思"四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课程规划力,是校长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首要必备能力.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校长应该有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课改体系.  相似文献   

13.
邰宗伟 《贵州教育》2010,(17):16-17
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素质,在推进素质教育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校长如何有效地领导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是每个校长面对的新课题。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当好校长角色是指校长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从五个方面谈一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普遍较弱,存在着课程价值理解力薄弱、课程规划引导力不足、课程内容研发力缺乏、课程实施组织力不足、课程评价指引力欠缺以及课程环境创设力缺失等问题。导致校长课程领导力不高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制度、支撑环境以及校长自身等三个方面。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须从上述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势态稳步向前推进.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成功地进行课程管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新课程能否真正进入学校,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对新课改的态度和行为,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积极组织与领导工作的力度.因此,课程改革的成败,校长责任重大.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校长有必要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给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促进改革的成功推进.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从技术走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面临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校长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管理者、领导者。因此,校长对课改的认识、理解、态度及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改在该校的进展。随着新课改在我国不断地推开,面对着新课改带来的种种挑战,校长应该首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国中小学课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但从面上看,多数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远未认识到这一点,仍认为课改是那些新课标教材实验学校的事;是那些准备编制校本教材学校的事,与已无关,于是只满足于对新课标教材的一般性的使用,课堂教学改革无新起色.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对什么是课程、课改与教学改革的关系、课改主体等问题的认识不清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倪中华 《现代教学》2010,(10):37-37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性因素。要想使学校课程有高质量、高效能的表现,必须要有较高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与教师为实现共同的课程愿景而进发的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只有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才能使“减负”增效落到实处,更好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通过学校课程的革新来实现,要想使学校课程变革继续走向深入,校长必须要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服务与支持是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过程与质量是校长"课程领导"把握的重点.学校文化变革与重塑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有效追求.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余年新课改的实施变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入深化阶段。常规化、反思性、自主性和多样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几个新特点。在新的形势下,校长作为学校课程领导者的作用更加突出。校长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想引领者、国家课程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协调者和学校课程改革文化的创设者,承担宣传先进的课程理论,树立学校课改愿景;坚持正确的课程改革方向,坚定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健全学校课程改革制度,提升学校课程改革组织管理水平;持续组织开展学校课改活动;培育良好的学校课改文化等任务,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