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文件及其他特殊形式和载体的产生,使过去传统的纸质文件向电子、数字、虚拟文件方向发展,文件中心成为新型的管理系统。文件中心呈数字化信息形态,具有非人工识读性、非直读性、设备、系统的依赖性、使用技术与载体的不稳定性等特点。从信息资源共享性、有效性、科学专业性、经济性等方面考察,文件中心的“信息中心”、“文件信息数据库”、“数字档案馆”,符合电子文件的特点和保管要求,与档案室相比较来说,有着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校际信息交流,展现具有长宁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教学的亮点,长宁区教育局于2005年9月开始举办“第七届中小学电脑设计与制作成果展”。目前共有21所中学、12所小学、2所幼儿园上传830余件作品。其中“电脑绘画”143件、“电脑动画”118件、“电子报刊”295件、“网页制作”139件、“程序设计”57件、“课件”78件。目前,教育局正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结果将在“长宁教育信息网”上公布。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过程所开发的课程应科学地选择和设计教学载体。教学载体是能够有效承载教学目标和提供相应信息的实物或事务。《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团队与企业专家一道从各类测试任务中选择了典型参数测试作为典型测试工作任务,并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开发思路设计了“航空电子信号采集系统”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教学载体的参数测试,完成典型测试工作任务,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准校园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与传统教育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群体在空间上、心理上、时间上的准永久的分离性,如何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准校园化”?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就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汉语成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富有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条成语,却蕴涵着元宵节日的“放灯”习俗、语言文字的“避讳”风气、“放火”有罪的价值观念和“官民对立”的社会现象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信息是影响阳光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由于政府掌握着垄断性的政府信息,导致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社会公众不能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政府行为的扭曲提供了方便。因此强化“信息民主”的行政理念、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化、加强信息载体建设等措施,从而遏制政府的腐败行为,推进“阳光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信息型考题是一种以新的知识、信息作载体,考查考生对学过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和再学习能力,有效信息的“捕捉”和迁移点的利用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叶莉  王荣德 《文教资料》2009,(14):168-169
“党员之家”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的新载体。湖州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员之家”从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以改善学生党员的活动条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高起点建设精神家园,通过丰富活动内容、树立党员形象、拓展活动空间,积极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各种电子课堂(开放课堂,同步课堂,空中课堂,直播课堂,示范课堂,实验课堂)和联网数字图书馆,网络备课室,特级教师工作室,课件展示台,教学改革与实验交流等,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工程。这一举措无疑是件大好事,它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笔者在参观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以网络为主的“校校通”工程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就“校校通”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子技能课的手工焊接技术,是利用电烙铁加热焊件和焊料而实现金属可靠连接、导电良好的一种工艺技术,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焊接方法。进行“面对面”教学,是培养学生快速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准校园文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文化是一种表现在校园范围里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人文氛围、一种特殊的精神环境,它有着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与传统教育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群体在空间上、心理上、时间上的准永久的分离性,如何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准校园文化”?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分制改革后,学生四年的学习成绩有详细的电子记录,但是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开发设计记录学生信息软件,建立学生电子记录机制,是高校学生工作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载体。设计合理、实用的学生信息电子记录软件,第一时间更新学生信息,使学生工作部门能够对学生的大体情况有着方向性的了解,便于预警工作的开展,减少危机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语境下外语"学得"向"习得"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无接口,无法相互转化。我们认为这种转化可以发生。中国由于没有理想的外语学习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改进“学得”过程,促进这种转化,包括在课堂上尽量多提供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降低学习者的情感焦虑,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等;而“任务型教学”,特别是“焦点式任务型教学”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载体与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期刊受到全面冲击,期刊信息资源的载体已呈多元化趋势,光盘、网络都成为期刊信息资源的载体,出现了传统印刷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的局面。印刷期刊与电子期刊各有特点,从经费和教学科研考虑,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加强对电子期刊的收藏。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一词,在我们的教育表达中十分常用,比如教师对学生说“你理解了吗”?“你是如何理解‘人是文化的载体’这个命题的”?“你理解起来有什么困难吗”?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不同于电脑对于信息的加工。人对于事情的理解受制于许多因素。理解并不是某种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17.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最具创新意识的 ,莫过于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于是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CAI课件等很多与计算机相关联的词便常见诸于刊头报尾 ,并大有“多媒体教学”即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之势。然而 ,当深研细琢之后方使发觉 ,此种观点实有不妥之处。一、教学中的多媒体“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 ,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 (medium)原有两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 ,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 ,中文常译作媒质 ;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 ,如数字…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社会中,电子文件是信息记录的主要形式。网络之中的电子文件数量十分巨大,而且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它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些差别将为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开辟新领域。这就需要人们加以科学地管理,才能便于人们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软件甚至专业的电子备课系统……诸多因素形成合力,显出电子备课省时省力的特点。可是,部分教师不经思考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导致电子备课像“方便面”。虽然方便快捷了,但“营养”却不够,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造就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一、开放的信息环境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信息高速路”的建设,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文献信息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使信息的存贮形式、服务形式和利用手段等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信息化使得资源可共享,交流合作易于实现,学习时空不受限制,具体表现有:(1)信息载体多元化。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类书刊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异军突起,许多连续出版物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时,也出版电子版。允许随时更新教育内容,使得教育内容开放化,内容空间可无限扩展。(2)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信息社会代名词”的因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