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大学生"社团共同体"以其独有的特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社团共同体"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了大学校园文化。高校在实践中应积极采取发掘各种资源、创立再生机制、实行"四化"管理等措施,保障大学生"社团共同体"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趋势逐年走低及用人单位的门槛要求逐步提高,造成了大学生求职竞争现象日趋剧烈。调查得知: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软能力"不足。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软能力"教育和培养,应该成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从用人单位选拔高校毕业生的标准和要求入手,分析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软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以给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直接输出者,高校承拒的责任与义务也越来越多.文章阐述了高校在对"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面临的新挑战,阐述了高校制度建设对"准村官"的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高校"准"大学生村官培养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的途径,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旭明 《高教论坛》2012,(11):127-129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当前流行的人力资源评价方法之一,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提出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培育中的推进措施和取得的实效,对于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备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以其特有的属性与特点在培养大学生的"参与精神"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高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属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参与精神;高校体育的"技艺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认真的参与精神;高校体育的"人文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友爱的参与精神;高校体育"情意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努力的参与精神;体育运动的"竞争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力以赴的参与精神;体育运动的"游戏性"属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快乐的参与精神;运动项目的 "合作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有责任的参与精神;高校体育运动负荷的"艰苦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参与精神;体育运动的规则属性,则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合法的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梳理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实施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都应当做到"以人为本";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日常考核的范畴;将"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活动;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沈阳市十所高校,共计1876名在校大学生(本科1303人、专科573人)进行了"沈阳高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并以此为背景,对沈阳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湖北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观和廉洁教育调研结果,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廉洁观现状和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三结合"和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高校大学生创业趋势日益蓬勃,然而在创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业概念模糊,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形式浮夸,大学生创业被动等。这些问题都是高校盲目助力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滋生的"伪创业"表象。对大学生"伪创业"各类表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众对创业的认识,进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事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文章首先厘定了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与学生法律纠纷产生的症结所在,即教育观念的滞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法治建设氛围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实现路径,即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争取"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几年成了社会中的热点话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区域性失衡,当代大学生就业也逐渐出现了"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心态,还有"趋东避西"的择业倾向,由此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一社会现象日益严重。另外近年来高校地不断扩招,招生分数的降低,加之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知识匮乏。"高不成,低不就"也是现在大学毕业生中间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期望过高,但又不具备相应实力,导致好的企业不收,差的工作不愿意干,由此也就导致了大学生的待业人数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文化虚无、价值虚无、民族虚无以及政治虚无之中,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调侃英雄、丑化伟人,割裂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不仅弱化了高校大学生的历史认知、解构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而且淡化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消解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高校要通过不断增进大学生历史认知,加强历史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骨干力量,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接班力量。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85后""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当前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和高校党建"创先争优"相结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很大的改善,这也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要求,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改变思路和理念,与"互联网+"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本文就"互联网+"时代的特质入手,分析"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继而分析"互联网+"时代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朱清 《江苏高教》2012,(4):98-99
大学生"村官"工程已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村官"工程既是高校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努力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校内培育机制、科学选聘机制、岗位助推机制、良性流动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高校"新三育人"实践活动为平台转化"问题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高校中出现了"问题大学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隐患。为此,高校必须转换育人理念帮教"问题大学生"。本文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三育人"的理念出发,以"新三育人"实践活动平台,探讨如何转化"问题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立的"奖免补助贷"五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发展多种助学模式,改革与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逐步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动态数据管理,进而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与"90后"群体成为高校大学生主体的时代背景,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同时,探讨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和未来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指出未来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卓越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催生"人才红利"的重要作用,探索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途径,提出高校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效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方联合互补反馈的运行机制,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才能有效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中坚力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参与的主要内容,并对如何有效发挥高校大学生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