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系一处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自己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心系一处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自己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心系一处”是人生的一种定力,没有坚强的韧性、持续的耐力,很难达到。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76年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  相似文献   

3.
蚂蚁,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身体小巧,却可以举起比自己体重重几十倍的物体。上学后,在科学课中学习《蚂蚁》一课时,我特别认真。书上说:“每种动物和人一样,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性。”我决定对蚂蚁的“家”进行观察,看看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我选了两处环境条件不同的蚁巢进行观察。一处是树的根部,这里阴凉潮湿(A处),一处是操场上的细缝,这里温暖干燥并有阳光照射(B处)。观察的第一天,天气很好。我先来到A处,发现地上有蚂蚁在活动。跟随蚂蚁,我来到树下,发现了蚁巢入口,入口周围全是湿润的土块。这里共有五个出入口。我想:这里蚁巢的规模比…  相似文献   

4.
丁曰宏 《学语文》2014,(5):62-63
一、“吾”与“我” 看《廉颇蔺相如列传》,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两处同时使用“吾”“我”的情况:一处是“王日:‘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另一处是“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相似文献   

5.
我那颗在父亲大大的怀里的心决定:今后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我做错什么,都要勇于承认,敢于承担。一我的小学离家几个街区,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我都和父亲相邀在半路碰面,然后坐他的二八凤凰自行车——我的专车,一路絮语回家。约摸一公里的路程,往往是他骑车到4/5处,而我走路到1/5处。  相似文献   

6.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而文章中最动人的细节无不充溢着"爱"与"被爱"的情愫。本文选取其中三处进行简要分析:一处为"我爱陋室",一处为"祖母爱我",一处为"夫妻恩爱"。"我"爱陋室。项脊轩不可不谓"陋室"。一是很小:"室仅方丈,仅容一人  相似文献   

7.
那天我去肯德基,要完东西后我去了一趟洗手间。等我回来,发现我旁边多了一位少妇模样的人,她托盘里的东西几乎没怎么动过,手上拿着一纸袋薯条边吃边往大门处张望着,大概是在等人。我端起可乐,忽然我发现自己的那包薯条不见了。转脸一看,少妇那一侧的桌上有一只空纸盒,而她手上拿着的那一包,毫无疑问,是我的。对于我不友好的目光,她似乎有些吃惊,但她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大门处。  相似文献   

8.
在有轨电车上,一个穿着厚厚的灰色军大衣的女人坐在我的对面。布料上有几处颜色深,有几处颜色浅,已经不再是一件上好的大衣。她坐在那里,使我不禁想起这件大衣看见过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南园     
我发现了一处新天地。也许这话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地方本来就存在很久了,所以谈不上“新天地”。或许应该写成新发现了一处天地,但无论如何,当我看见她时,真的既惊奇又激动。可能是我这人内心的“不安分”因素太多太多,因此总渴望安静。我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我总不大喜欢小一点儿的孩子, 也不乐意看书的时候朋友们来找我。这种感觉是莫名其妙的,但我害怕这种感觉。于是,我努力寻找另一条通向“心静”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我在一处乡村学校,发现一棵老槐树的枝权上依旧悬挂着半截铁轨。它那黑黝黝的外表上出现了几处锈迹,眼孔里还插着一只短铁棒。我知道它的用途,可让我诧异的是它为什么还被挂在这儿,因为学校工作人员的疏懒?抑或怀旧?还是以备断电时用?  相似文献   

11.
这次来到华盛顿,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城市处处是教育资源。我几乎没有看见一处视觉污染。这座城市绿树鲜花遍地,大气、朴素、简约的建筑掩映其中。沿路看不到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宣传广告,也不见一句旬“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街道宽敞、干净,不见一处垃圾、纸片;汽车站桩内外,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在我眼中,曹雪芹就是花神青帝,用他的心血和才华,以春风、露华和浸骨的悲伤,雕琢着一朵朵鲜花,雕琢着一个个心中的天使。他是当之无愧报与众花一处开的巨匠。  相似文献   

13.
家乡的水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靖州县太阳坪乡的贯堡渡,又名板滩,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小城镇。家乡的水,哺育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家乡的水流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一个个角落,一处处地方,都能看见水的足迹,水的踪影。在我眼里,它称得上是东方的威尼斯。  相似文献   

14.
眼外的世界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带一本书去登山,实乃一大快事。 起先是一段水泥路,一直延向半山腰。周边是一处处的房屋,悠然独立,却又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屋前留有一小块儿空地给可爱的花。凡过处,摇曳娇柔,似向我献媚,祈求为它停下向前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心中的圣地     
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看过一部前苏联电影《我们来自喀朗施塔得》。我深为片中那些身上缠满机枪子弹的水兵的英姿所倾倒,而列让我痴迷的是有着巨大炮塔的威武的军舰。一天傍晚放学后,我来到屋后的荆山山坡上看书。此时,晚霞满天。夕阳的余韵慵懒地酒落下来。我心里一高兴,来到一处断崖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四处怪石嶙峋。忽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在一处乡村学校,发现一棵老槐树的枝杈上依旧悬挂着半截铁轨。它那黑黝黝的外表上出现了几处锈迹,眼孔里还插着一只短铁棒。我知道它的用途,可让我诧异的是它为什么还被挂在这儿,因为学校工作人员的疏懒?抑或怀旧?还是以备断电时用?  相似文献   

17.
精彩书摘成人之美文/李一格"格外"是3秒钟跃出脑海的词语。想到这个书名,只是有股莫名的熟悉感。我钟情"格外",为她常常用于赞美与感谢,为她默默勾勒精彩与特别,为她带给我联想翩跹。"格外"的丰富,让我更深地感到学习的重要。内心有印象与印刻,常怀好奇与尊敬,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系统,锤炼独立的想法和通达的气质。我感谢读者们给我如此优厚的学习机会,大家让"格外"有生长的空间,正如我们自己。"格"外,是一朝夕、百世师、千里目。我在时光、历史和遥远处常感渺小,而在另一处,却无刻不感到大写的"在"。这一处,是父母亲情比天长的家庭,是保护我天真、给予  相似文献   

18.
罗灿  潘梅 《少年读者》2008,(12):30-30
敬爱的广大市民: 你们好! 我是人见人爱的花儿,很漂亮,因此受到你们的宠爱。今天我决定找一处美景安家。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下半年,我和外语系七四级工农兵学员一道参加了睢宁县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收获很大。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次向社会学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极好机会。在那里我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一起战天斗地,一起批判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忆苦时,我们泪往一处流;谈远景订规划时,我们心往一处想;干起活来,我们汗往一处淌;批起资本主义来,我们弹往一处发。在广阔天地这个大课堂里,我学到了许多在小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毛主席说:“要  相似文献   

20.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描写是读懂本章节的关键,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依次做一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