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功能派翻译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翻译活动,尤其对导游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翻译目的和原则,对导游词翻译的特点、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该研究有助于通过翻译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付丽云 《文教资料》2009,(28):57-59
随着旅游产业在晋城的迅速发展,导游词翻译工作也势在必行。鉴于本地导游词翻译工作的发展缓慢且翻译结果不统一的现状,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导游词的翻译目的:“传播晋城文化”,然后提出了晋城导游词翻译可以采取的策略,以期达到推进晋城导游词翻译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为旅游景点导游词英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指导。本文以漓江游船导游词英译为例,依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了三维转换原则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展现旅游景点风貌的一个媒介,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看,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涉外导游词的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导游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把“目的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翻译在目标语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昭通旅游导游词》英译文本中红色旅游导游词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例,主要探讨昭通红色旅游导游词翻译时应遵循的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相似文献   

7.
从目的论看导游词英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旅游产业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是否能让国外游客充分地欣赏我国名胜古迹,是否能满足他们寻求东方神韵的渴望,关键在于导游词翻译的是否恰当合理。本文从翻译功能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导游词翻译的定位及影响其英译的因素,用例子阐述在目的论指导下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导游词的翻译,从而实现其最终目的——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更好地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吴敏 《文教资料》2011,(4):41-44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双语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多个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导游词翻译的过程就是研究导游翻译思维的过程。导游词翻译活动除了涉及思维因素外,还受到翻译的主客体、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些意义走失和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失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9.
明丹  陈彧 《海外英语》2013,(3X):155-156
导游词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渠道,里面富含众多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导游词的英译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导游词的文本类型和特征。通过选取例证并对例证进行详细地分析,建议在旅游翻译中,宏观上应分清旅游文本功能,遵循以交际翻译法为主,语义翻译法为辅的原则。微观上探讨如何根据翻译原则灵活地采取删减及改写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导游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但从功能语言学方面进行的专门性系统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导游词翻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导游词的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处理方式两个方面。从翻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翻译学历经了在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对导游词语篇及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翻译过程中需注意的因素是整体翻译的文本功能和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旅游景点重要构成的佛教寺庙导游词的翻译,要结合英语国家游客背景,考虑游客对我国佛教文化理解和欣赏的程度,运用功能加忠实原则,归化异化相结合对景点导游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2.
草原旅游导游词的翻译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翻译.它包含着诸如文本形式,所执行的翻译标准,需要达到的翻译效果,以及针对性较强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等多项内容.从应用角度上讲:导游词的翻译并不是单纯的提供信息文本,它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因素,因此,如何把握草原旅游导游词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翻译,达到良好的适用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涉外导游词翻译策略的选择,除了与翻译目的、读者层次、作者意图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功能。因而,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应在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其功能来确定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思思 《大学教育》2018,(12):115-118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助推泉州旅游业的发展。英语导游词的规范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一环。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泉州申遗景点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导游词的翻译策略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在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译者要选择具有经济价值和独特旅游文化信息的内容进行翻译,同时,应以文化为取向。译者可进行创造性翻译,且要以宣传符合规范的译法为己任。  相似文献   

15.
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三个方面来探析体育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导游词英译中的美学取向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要论述了导游词的翻译及翻译与美学的相关概念,并重点论述了导游词英译中的关学取向,即语言美和内涵美。通过相关的导游词例子阐述了导游词英译语言关中的简洁之美、词汇之美、构句之美,以及内涵美中的情感之美、文化之美和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7.
富含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名称和导游词兼具身份识别性和文化性,其文本翻译通常涉及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文化因素的翻译,通过对景点名称的文化蕴涵及其来源的分析与翻译,游客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起到文化外宣和文化传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富含地域文化的衢州旅游景点的错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文本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耙梳了文化翻译政治策略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学、阐释学三大理论追溯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理据。确立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指导原则,并构建了"译者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素养"等五个维度为核心的文化翻译政治策略模型。认为"柔性翻译"和"柔性传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中华学术外译作品的域外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全娜 《广西教育》2013,(11):136-137
从顺应理论视角,提出在桂林旅游观光过程中,导游可选择顺应旅游者需求、顺应语境关系、顺应中西文化差异等策略翻译导游词。  相似文献   

20.
从顺应理论视角,提出在桂林旅游观光过程中,导游可选择顺应旅游者需求、顺应语境关系、顺应中西文化差异等策略翻译导游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