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虽然能学到知识与技巧,但由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也会因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而被很快遗忘。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虽然能学到知识与技巧,但由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也会因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而被很快遗忘。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2006,(11):57-57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位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是心智碰撞的生命运动.教学又是艺术.这种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迪智慧.传授方法,“授之以渔”。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构思奇特.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时.  相似文献   

4.
胡征 《教师》2010,(5):75-76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统一.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虽然能学到知识与技巧,但由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也会因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而很快被遗忘。  相似文献   

5.
一、何为情感教育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感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又能挖掘调动学生的非智力潜力。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意志等。  相似文献   

6.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绩如何,而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较为淡薄。新课程强调“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这就是说,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呢?一、教学内容呈现要多样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呈现,决定着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儿童喜欢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的学习内容,这是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儿童这一特点,以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觉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认识主体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情感因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情感还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要从备课、授课和复习三个主要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志趣.  相似文献   

9.
要想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探究的内容就必须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机活起来,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编制个性化的科学探究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互动教学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红 《教育探索》2008,(10):63-64
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互动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为发挥教师的情感在互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教师一要运用以“言”感人的互动教学,二要运用以“情”动人的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11.
姜宁 《天津教育》2000,(9):35-37
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创设一些参与的情境,多一点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体味成功的愉快。   一、 多种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进取动机,改善学习态度,实现“乐学”。 1.情感共振,诱导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感应置于前提位置,它是教学过程和谐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情感信息交流和知…  相似文献   

1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起到动力作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亲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增进课堂教学实效。以下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个性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将英语情感教育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重视情感教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想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教育必须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健康情感,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因此,情感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黄允彪 《考试周刊》2013,(82):59-60
“积极性”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也是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根本.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要想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王永胜 《课外阅读》2011,(9):206-206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应大胆放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些参与的情境,多一点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一、多种手段,激发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进取动机,改善学习态度,实现“乐学”。1.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应置于前提位置,它是教学过程中和谐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情感信息交流和知…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培养,以往的教学中教育者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和未来人生不能和谐地发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怎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如何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