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之爱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许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都处置失当。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教育思想家别林斯基全面地阐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父母之爱应当是理智之爱。别林斯基关于父母之爱的论述,为家庭教育理论提供了几点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讲传统故事 "父母之爱"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那么,父母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子女呢?<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就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说的是,在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刚刚去世,太子丹即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太年轻,实际上是由其母赵太后垂帘听政.  相似文献   

3.
杨丽 《天中学刊》2007,22(6):139-140
父母的角色承担问题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别林斯基的家庭教育角色理论丰富了家庭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实现以人为本教育、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活动背景与目的我从学生日常的日记及与同学或者家长平时交流中了解到,现在的高年级学生与父母之间开始存在着一些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抗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二、活动准备1.搜集生活中被学生视而不见的一些充满父母之爱的画面录像2.2011年春晚儿童节目《爱我你就抱抱我》(视频)3.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同父母之间发生的平凡小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背景及现代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陷入了误区。其主要表现为忽视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爱的需求、以个人经验取代理性的爱的教育以及以单纯说教代替爱的体验等问题。科学、理智的爱的教育要求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增加与孩子交流以及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关心老师,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7.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对孩子真诚的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为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有父母般的爱心、严师的事业心,也有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对孩子们既要爱之严,也要爱之宽,更要爱之远。秉持敬业爱生的精神,始终以忠诚和热爱为广大学生筑梦圆梦。  相似文献   

8.
父母都爱子女,但爱之不当,往往自食苦果,甚至铸下千古遗恨,这是许多父母始料不及的。“只养不教,溺爱放任”,毁了不少可爱的孩子。调查上海市某工读学校及某普通中学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发现工读学校学生的家庭属于溺爱、放任型的是普通中学学生家庭的2.9倍。工读学校有一个13岁的男孩子,自小聪明可爱,倍受父母疼爱,其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一切以他为中心,吃、穿、玩都要让他说了算。进小学以后,这个孩子上课无心,吃零食不断,他自己说,“不吃难过得很。”父母对老师的意见置之不理,一味迁就,放弃教育。结果这个男  相似文献   

9.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也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表扬和鼓励固然是爱的形式,适当的惩罚也是爱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父母理性的爱.既应包括对孩子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赏识,也应包含对孩子缺点错误的否定和惩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赏识的作用被无形中夸大了,而惩罚却有削弱甚至淡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1.娇纵的爱;2.专横的爱;3.赎买式的爱。”他同时还指出:“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不仅必然给自己带来苦恼,而且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腐蚀,任性和虐待的种子就这样从小播下。赎买式的爱让父母  相似文献   

11.
爱,要有是非     
这个标题,是受李玫瑾教授的启发而来。本期的《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一文,是对李玫瑾教授的采访。在这篇文章中,李玫瑾教授说:溺爱是没有是非的爱,这种爱无法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但是她又很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与陪伴,并将之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她主张的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种有是非的爱,一种理智的爱。  相似文献   

12.
孙厚超 《辅导员》2010,(18):9-10
豆瓣网“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大讨论,“不是不尽孝道,只想生活得更好”。父母成了“祸害”,是家庭教育家长专制的过剩,还是学校生活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两代之间沟通的失败,还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非爱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父母之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现代家庭里,为人父母对子女不只要奉献爱心,关键是父母懂得科学施爱。父母科学施爱的应有思路是:(1)抚养爱与培育爱相统一;(2)母爱与父爱有机结合;(3)“爱”与“严”的辩证统一;(4)科学调控与正确对待儿童需要;(5)建立良好家庭气。  相似文献   

14.
这个标题,是受李玫瑾教授的启发而来。 本期的《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一文,是对李玫瑾教授的采访。在这篇文章中,李玫瑾教授说:“溺爱是没有是非的爱”,这种爱“无法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但是她又很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与陪伴,并将之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她主张的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种有是非的爱,一种理智的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形成社会的共识。不少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趋势:父母对子女由单纯情感的爱向理智的爱升华;家庭教育从无意识转向有意识;从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这是可喜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家庭成员间的爱和责任应该是长辈与晚辈间双向的作用,我们却常常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忽视或羞于开展台适的家庭教育,即爱的反哺教育,以促进孩子关爱父母及老人。如何开展此类家庭教育呢?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劳累和痛苦的神情是对孩子最好的呼唤。身体疲倦或不舒服了,父母要清楚地表达你不能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18.
权云 《甘肃教育》2010,(17):18-18
感恩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学生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我们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下面是我们班举办的“感恩之花常开”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19.
    
爱,有很多种,有父母之爱、朋友之爱、长辈之爱……现在我就讲讲父母之爱。当你受到挫折时,是谁一直在一旁安慰你、鼓励你?是父母!当你  相似文献   

20.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