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俊霞 《新疆教育》2012,(16):150-151
今天我来谈谈数学,对于数学我还是有些值得和大家分享的经验的。我十分喜爱数学,为什么呢?①像陈省身说的,“数学好玩”。②数学太有用了,可以说,生活处处有数学。这话毫不夸张,因为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只不过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看似与生活不着边。其实这种抽象只能使作为解决问题工具的数学更强大罢了。徐光启在译《几何原本》时说“凡通此书着,无事不能通”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刘德辉 《职教论坛》2002,(16):35-36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内容,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但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尤其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一、重视数学符号、语义和句法的教学1.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中含有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使数学语言显得十分精炼、明确、严谨,使数学解题过程的表述更为简单,但同时给数学语言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数学符号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来源于实践,是人类在干万年来,通过实践、总结、积累形成的智慧的结晶,是把客观事物的数学属性用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来表达。数学的适用领域非常广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学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远离现实,难怪同学们感觉数学学起来太枯燥、太乏味。  相似文献   

4.
来自报纸的数学问题——一种真实取向的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数学教育工作者尝试着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德国数学教育界有一群教育工作者,收集生活中经常阅读的各种报道作为教学的内容,取得可喜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与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态分布是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遇到题目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但若能用数学思想指导解题,就会使问题变得自然、明朗,有律可循.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0,(2):F0004-F0004
20世纪以来,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数学哲学深入人心,布尔巴基的结构主义观也流行起来.于是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也崇尚形式化,以定义一公理一推理一定理的形式化趋势为最高追求.定义越来越抽象、符号化、形式化,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凡事不能过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时候也需要‘难得糊涂”.  相似文献   

7.
高随心 《成才之路》2009,(15):45-45
一、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数学的每一步进展,无一不是数学家思维方式的重大变更的结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对增进学生的智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为人们所肯定。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更应突出和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所说的思维能力,不仅指抽象能力,还有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人们以往对数学思维的认识总是框在抽象思维的圈子里,不太注重形象思维,但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同多种功能有关系。没有抽象思维,似乎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和发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的方式虽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在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不是互相隔离的。  相似文献   

8.
孙腾飞 《学周刊C版》2014,(5):112-112
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在新教材里越发显得重要.但很多低段的教师却并不是很清楚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为此.笔者将从抽象数学问题、抽象数学算理、抽象数学模型、抽象数学模式这四方面谈谈自己对低段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的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内外数学改革的经验也证明: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数学却以单纯处理中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严重脱离实际的倾向。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已成为改革数学教学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心智活动过程,数学推理和证明并不依赖于经验事实,但这并不表明数学与经验是没有关系的.事实上,经验是影响数学发展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学的认识归根结蒂来自经验、来自实践.在数学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的时候,经验常常成为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数学教育中,经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往往忽视经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同时又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既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基本要求,又是数学学科的自身需要.本文就三角问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态分布是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遇到题目往往无从下手,但若能用一些数学思想指导解题,就会使问题变得自然、明朗,有律可循.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数学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太抽象、太遥远,学起来非常吃力。而传统的数学教材又常常是以严肃、科学、单一的而孔出现,使学生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要将智障儿童带人数学王同,让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选择绘本(图画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潘新德 《中学数学研究》2011,(7):F0002-F0002,1-3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数学思想方法纳入了基础知识的范畴,这是加强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然而,我们还有不少教师认为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而数学思想方法理论性强、太抽象,往往在“双基”知识上下了很多功夫,忽视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及时渗透,甚至是放弃,造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得到适时的训练和培养,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人们对新课程的了解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实践也越来越丰富.这一切,使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但欣赏之余,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冷静地进行思考,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课堂现象.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性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因此,数学课堂数学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过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构建美学空间.  相似文献   

18.
邹平 《考试周刊》2010,(56):64-64
很多学生都“害怕”学数学,因为他们觉得数学太抽象、太枯燥。特别是在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难度的加深,以及知识面的拓宽。许多学生对数学更是缺乏兴趣.再加上历来传统教育重视分数.学生们沉浸在“数学题海”中,不断地进行着重复的模拟练习。  相似文献   

19.
晏学林 《考试周刊》2013,(99):76-76
一些学生在踏进中学的大门时往往会担心中学老师太凶,担心生活不习惯,尤其是担心学不好数学。因为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使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集中起来有两种心理表现:一是怕数学学不好,即恐惧;二是对数学没有兴趣。而恐惧与兴趣又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恐惧感也就自然消失了。因此.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两年的中考中,试题背景越来越趋向社会化,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但体现了时代特征,也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本文拟对2004年各地中考试卷中有关电话收费的实际问题采撷几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