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苦难记忆为背景,关注救赎与牺牲命题,以女性视角展示极端残酷环境下的光辉人性,充满宗教力量和人文情怀。因其灾难影像中的性别化叙事方式,该片在国内外评论界均引起不同凡响,《金陵十三钗》也成为当下中国商业电影制作范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在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奖影片中,张艺谋以好莱坞叙事风格复制的《金陵十三钗》铩羽而归,这不得不使我们再次审视我国的民族电影在当下所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探析中国民族电影的叙事危机的形成原因,以及通过借鉴《一次别离》的成功叙事经验,从理论角度为民族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若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峰 《中国档案》2012,(2):22-23
"我有一个办(buo)法,我替你去(key)!""对,姐姐(zei)们替你们去(key)!""小妹妹不要做傻(dai)事哎!"这是2011年12月15日晚6时,在南京公映的作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由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在孩子们欲跳楼求死时,玉墨等"十三钗"姐妹们的几句南京话,充满  相似文献   

4.
耿爱芹 《新闻世界》2012,(3):131-132
"南京大屠杀"作为电影的题材,仿佛永远不会过时。可能是其本身蕴含的苦难、悲壮、爱国,抑或是人性的东西息息相关的原因。《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是最近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两部影片。笔者试从第六代导演与第五代导演的这两部影片,结合伽达默尔的历史与偏见的关系,就两部电影之影像语言、思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两部反映特定重大题材的影片,两位导演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5.
李楠 《今传媒》2013,(1):80-81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诸多的人物,人物的行动必然会受到其心理变化的影响,而人物又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精神分析中本我、自我、超我为理论依据,通过对《金陵十三钗》中不同人物或人物群的心理变化的分析,阐述《金陵十三钗》的叙事动力。  相似文献   

6.
电影《金陵十三钗》设定了几组紧密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通过对民族灾难下不同种族、阶级、性别的固有人性的解读,使叙事更加曲折、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通过对人物表层身份下隐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促使大众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现实,是对创新战争题材电影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2011年底,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新作《金陵十三钗》上映.相较导演近几年的作品,这部电影除了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外,也存有争议.应该说,《金陵十三钗》从一个特殊的群体视角以其华丽的视听手段还原了对那一场战争的残酷记忆.但是,当我们冷静思考时,发现影片女主人公玉墨的人物形象难以经得住推敲.特别是与原小说比较,更凸显出问题,值得探讨. 一、人物转化的起点:恐惧 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野蛮的兽性与无边的恐惧弥漫了全城.华裔美籍女作家张纯如在其所著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记载了亲历这一事件的美国传教士明妮·沃特林为此精神崩溃,回到美国后最终自杀身亡.①然而更不幸的是,张纯如女士在《南京大屠杀》的中译本出版半年前也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19):7
《新京报》报道:图书与影视同步出版,已经是出版业很正常的事情了。但最近,跟踪热门电影《建党伟业》与《金陵十三钗》出版图书,却异乎寻常的多。近日,第八本《建党伟业》同名图书出版。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虽未上映,却也已经出现三个版本的严歌苓所著的同名图书。对于众多的电影同名书,经常买书的读者史远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实在搞不清到底哪一本是真正的"电影书",无从下手买书。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中国与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有了新的飞跃.文章通过比较中美战争电影新作《金陵十三钗》与《战马》,对两国战争片中的主题表现、主角构成、戏剧冲突、声画表现及美学风格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战争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为个案,从悲剧这一美学范畴出发,探求悲剧艺术在电影中应蕴含的价值取向。毁灭中审视价值,苦难中升华人性,张艺谋脱离日常生活,借用历史场景绘写弱者以及民族的灾难,唤起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但毋庸讳言,电影中的苦难崇拜、传奇表达,过度的戏剧化冲突,反而是悲剧力量的削弱。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年新拍摄影片达到了500多部,竞争也日益的激烈,电影营销宣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票房的水平,可谓"成也宣传,败也宣传"。电影营销方式也在追寻规律的同时,探索着更好的方式。于2011年12月16日上映的张艺谋的呕心沥血之作——《金陵十三钗》,在电影营销中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纪录片营销的形式,赋予了纪录片在电影营销宣传中的新使命,创造出属于电影的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2.
打造华莱坞的关键在于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国性",这便意味着电影创作应以中国故事为基础,将中国故事的内涵多元的、立体的予以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多天灾人祸的国家,灾难题材电影一直是国内电影工作者所热衷于表达的一个叙事方向,以《一九四二》、《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代表的灾难题材电影,不仅仅拓展了国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同时又提供了新的角度让人们去思考和反思。可以说,灾难题材电影是中国故事的讲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相关题材电影的发展,也遭遇到了很大的争议,人们对于此类影片对历史创伤的揭露、价值观的立场都有颇多评判。电影《一九四二》和《大河奔流》是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作品,同样讲述了历史上的中国故事,题材沉重。但两部电影拥有着不同的叙事策略,其对待历史的讲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论文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家国观、创伤记忆三个方向,对比了两部影片在呈现中国故事时的不同策略,并进而对此类题材电影在展示中国故事的方法上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主旋律为题材的电影是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型之一.文章立足于献礼片《1921》,从影片的进步之处与不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人物塑造、视听元素叙事符号三个方面讨论电影的进步之处,从叙事线与背景两个方面讨论影片的不足,对整部影片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  相似文献   

14.
梁世佳 《今传媒》2024,(2):71-74
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是一部改编自文学剧本的谍战类影片佳作。本文从剧本场景介入,分析电影相较剧本的增删之处,研究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从而勾勒出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的生产逻辑,旨在为跨文本叙事表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方彦蘅 《新闻传播》2012,(5):206-207
张艺谋新作《金陵十三钗》自登陆内地院线以来,首周票房斩获1.52亿元人民币,同时获得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还将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一时间针对这部电影的推崇与质疑此起彼伏,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成为2011年末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将这部影片置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进行分析,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借助表象差异营造独特东方镜像到赋予意义共鸣建构文化共同体的双重编码过程,对该片及其所代表的国产战争片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阐释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电影具有与众不同的叙事特色,其叙事经历大致可分为张扬叙事、纪实叙事、华丽叙事三大时期.影片<英雄>采用了多重聚焦和螺旋递进式的叙事策略,突出表现了张艺谋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美国好莱坞电影《萨利机长》与2019年国产电影《中国机长》两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事件,题材内容相似,具有极强的可比较性、差异性.两部影片的差异主要呈现在叙事方式的不同,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目的三个向度,对《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进行叙事美学范畴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路晓婷 《今传媒》2016,(12):96-97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从上映之初就受到了热议,这部改编自严歌苓原著《陆犯焉识》的影片,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特殊而又宏大的背景,将陆焉识与冯婉喻温婉动人的爱情无限放大,选取陆焉识后半生的生活轨迹为叙述线索,将一个知识分子晚年的纯真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叙事学角度出发,从叙事内容的改编、叙事细节的不同、叙事主题三方面来阐述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相似文献   

19.
《金刚川》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第一部影片。基于新的外交格局考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四十年间仅仅有6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上映。2020年《金刚川》的上映,标志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迎来了新的创作高潮。影片在继承经典抗美援朝战争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也在积极适应、探索和建构与当代战争片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叙事美学风格。《金刚川》从叙事到内容多层突破,对新型主流电影叙事进行了新的发展。本文将用热拉尔·热奈特关于叙事话语的理论着重分析《金刚川》的叙事时间、叙事语式和叙事语态。  相似文献   

20.
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有些蒙古族题材电影也同样运用了这样的叙事方式。本文主要通过《绿草地》、《小黄狗的窝》等影片,介绍了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儿童视角的三大作用与效果,来表现蒙古族的独特民族品格、风俗风貌和成人世界的痛苦与不堪,以及儿童的单纯与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