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前沿学科--时期划分法,历来各家学派说法不一,有把"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归入现代文学之说,有只把新世纪文学作为当代文学之说.其实文学的发展和演进是不能断层和切割的,何况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它又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依据此,当代文学60年的时期划分应为:建国以来的文学、新时期文学、转型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针对乡村社会的题材特征.对于乡村社会的重视或关注表面上看是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或不同的表现艺术的体现,但是,决定这些不同表达方式或表现艺术的根本原因则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性的价值立场.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在针对乡村社会的书写方面基本上经历了从"中心"到"边地"这样一个过...  相似文献   

3.
批评标准的失落已经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用兼具科学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引领文学批评是关系到中国文学健康繁荣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是中文学科教学中的"特区",因为它的教学内容是与中国当代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文学就是入学"是大多数人对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F0002-F0002
1.学科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统揽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不仅更完整、更深刻地反映了古老中国的文学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着眼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时代文化的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食指的诗歌创作在"文革"时期是一个独特文学现象.他的诗歌在内容上从"大我"回归"小我";在诗歌形式上创造了"窗户美",在语言上形成了"色彩美".  相似文献   

7.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它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其社会功用价值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观群怨"说内涵的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其在当代文学语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兴观群怨"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3):60-66
无论是作为学科的"当代文学"的诞生,还是作为事件的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源起,对它们的考察,都离不开1950年代初的中国新文学状况。换一种说法,在195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学史的编写,催生了"当代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体现出来的文学史观念与写史立场,对新文学作家作品的取舍与评述姿态,已沉积为学界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话语资源。一些当代文学学科研究者关于"当代文学"学科内涵的理论梳理,为《史稿》与"当代文学"诞生的内在关联提供事后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上,阵容整齐的新文学"浙军"占据中国新文学的各路要津,或成为新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或成为一种文体、一个流派的开拓者或代表人物。如此盛况,其他地域无出其右。全文宏观而概括地阐述了"浙江潮"文学奇观之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以及应怎样科学而理性地研究"浙江潮"文学奇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质疑和非议促使王富仁提出“新国学”主张。王富仁先生在《“新国学”论纲》以及相关文献、谈话中表述的文化胸襟和学术眼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而不应该只是指中国的新文学,它首先是指“新文学”,当然也包括章回体小说、旧体诗词,甚至戏曲文学。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这个学科才会真正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  相似文献   

12.
以文学价值为切入点,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状况和文学价值取向,以及察看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环境、全球语境下面临的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以辽宁日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为典型案例,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新要求。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具有多元性,却缺乏主导性,这就迫切地提出要重建中国当代文学价值体系,并使之与构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类由外力干预造成的爱情悲剧,由于它的反复出现构成了"棒打鸳鸯"原型。它在现当代文学中也有不少变形,但出现了三种变化:"棒"的虚化、"棒"的异变(由礼教枷锁变为政治压力)和幻化结合的消失。这说明了现当代文学对反封建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对极左政治的反思和否定以及悲剧观念在中国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4.
文学经典的认定不能厚古薄今,不能以"景置"方式剥夺当代人认识和言说当代经典的"话语权",对当代文学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严肃的排行榜不是出于市场和商业的考虑,而是出于对中国当代小说的一种真实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是中国当代小说"经典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是集文学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贯彻"文道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应该如何走出困境,尽可能地发现"真问题"?一个值得期待的选择是:让我们的研究更多地置身于国家历史情态之中,形成当代文学史与当代中国史的密切对话。国家历史情态是百年来中国文学生长的背景,也是文学中国作家与中国读者需要文学的"理由",只有深深地嵌入历史的场景,文学的意味才可能有效呈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这样的历史场景就是"民国";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这样的历史场景就是"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方便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是所有文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方向。基于此,从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阶段性特点入手,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学教学与其说是文学知识的传授 ,不如说是一种思想训练 ,这是它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地方 ,也是它作为一门最年轻也最活跃的学科的特性所在。“当代文学”这个名称就意味着它与当下的文学进程密切相关 ,而一时代的文学往往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最本真的体现 ,因此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 ,不惟文学价值观 ,整个精神价值的确立 ,都可以从当代文学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可靠的起点并获取鲜活的资源。基于这一认识 ,海南师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在承担校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开展了一项名为“探索者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人民文学>(1949-1966)提取案例,探讨在中国当代文学制度中,一般意义上的"组稿"如何获得了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因而具备了特定的意义、功能和价值.组稿不仅直接参与了文学(史)的书写,而且,一部组稿史,也可成为一部别样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在19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之后,打破了上述局限,对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论及现代性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如对“现代性”概念的把握、在文学与史料建设的互动关系中体现现代性、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性等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使用这一理论,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