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号文件于今年2月1日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做好“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2.
当前,“三农”问题作为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成为各媒体改进宣传的一个突破口。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转变观念,找准坐标,解决“三农”报道写什么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  相似文献   

3.
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中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作为开封市本地主流媒体的《汴梁晚报》,在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兼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报道,念好“三字经”,“跳”——跳出农业,放大“三农”报道;“巧”——运用技巧,写活“三农”报道;“新”——选好角度,“三农”报道出新。这样的“三农”报道城里人喜爱看,农村人觉得亲...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报关注的重点,如何做好“三农”报道?大同日报社农村部记者坚持走向田间地头,坐在农家炕头,着眼“三农”大背景,本着“深入农民心、写好农家事”的要求,不断探索“三农”报道的采写规律。  相似文献   

5.
张明  李立广 《报刊之友》2012,(12):33-35
《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媒体应当更多聚焦“三农”问题,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报道视角的转变多年来,新闻媒体的报道重点一直集中在城市,媒体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报道。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主流媒体也应更多关注农村、农业和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三农”报道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宣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综观众多的“三农”报道,在表现手法上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话套话多、贴近性差等问题。笔者以为。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之更多地体现出“农味”.这是搞好涉农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前“三贴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体现,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三农”问题作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成为各媒体落实“三贴近”的突破口。“三农”宣传百花齐放,“三农”报道精品迭出,成为众多媒体的一大亮点。透过热闹的表象,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真正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对媒体议程设置提出了全新的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视角、报道要求,形成了崭新的媒体语言社会环境。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报道为例,目前,媒体针对农业宣传报道这一资源,一改过去对农传播、对农节目、对农宣传的理念.转换为“为农传播”新思路。“对农“与“为农”仅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传媒聚焦“三农”问题,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形成了“三农”问题中央热、地方热和媒体热的局面.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三农”可得到138万多篇相关文章。(2005.4.4)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书籍,这就是《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该书是《南方农村报》近年关于“三农”问题报道的结集。据介绍,《南方农村报》努力发挥媒体所拥有的公众话语权优势和传播优势,不但派记者用心采写了大量鲜活的“三农”问题报道,还用心给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三农”问题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如何讲好“三农”故事,提升“三农”报道的整体水平,这是目前新闻媒体亟需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新时期,“三农”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指出了目前“三农”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做好“三农”新闻报道的四个要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农”报道的新闻价值,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金泉 《新闻前哨》2023,(22):43-44
消息、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可形象地称之为新闻报道的“三板斧”。本文就如何写好“三农”领域的消息、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分享实践体会,为新闻采编人员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家连  郭燕 《新闻实践》2012,(11):47-47
笔者发现,近年来在破解农产品卖难上。地方报纸仅靠单打独斗式的单向报道,在媒体与读者之间难以形成共鸣点,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四五月份。萧山日报策划了两场专门破解农产品卖难的专题活动报道,走出了一条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活动报道创新之路,亦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一、纸媒主导:使劲吆喝,策划活动解卖难综观地方媒体,近几年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上似乎“黔驴技穷”、作用乏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样的卖难年年有、年年报,媒体和记者产生了“新闻疲劳”:另一方面读者产生了“视觉麻痹”,对媒体推出的“农产品卖难”报道“不领情”。当萧山日报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传统媒体萧山日报与新媒体萧山网、萧山手机报、萧山日报微博互动共存的格局后,萧山日报社就致力于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双赢的新路。其中做好三农报道、破解农产品卖难就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既为我们新闻媒体指明了“三农”的宣传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全面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一、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由于农产品具有收  相似文献   

17.
农民对媒体的最直接需求是服务,做好"三农"报道,要把服务作为切入点。在新闻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报道的宣传任务,深入了解市场,扩大信息量,增强服务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建党90周年”报道是各新闻单位在宣传工作的一次重要战役.各媒体围绕如何做好“建党90周年”报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策划.从各媒体“建党90周年”的报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党报“三农”报道传播力、影响力?本文在实操层面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农”报道受益于政策形势,得到媒体的重视;而关于地市党报如何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角度出发,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升、农村面貌改善鼓与呼的探讨和论述也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毕竞是综合性日报,而不是农业类专业报纸,因此其受众并不仅仅是农村的读者,还有很大部分是城市的居民。城市受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三农”新闻,这一点往往为一些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所忽视。事实上,“三农”新闻如果适当地从城市受众的视角出发,不但有助于地市媒体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而且对进一步服务好“三农”工作也有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