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霞 《今传媒》2012,(12):106-107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电视形式的迅速发展,电视正从单一的传输渠道、收视时间、收看方式等方面解放出来。电视节目通过多种渠道和端口到达你我眼中,并以其越来越先进的性能和质量,以及覆盖等层面,征服和改变着受众接受方式。从"你播我看"到"我点我看",从纯节目形态到全节目形态,从单纯依赖广告到多元化盈利模式,新电视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日益增多,观众将更加分散,新电视市场将呈现出日益细分的趋势。近期互联网电视的变革、数字电视市场的起伏、手机电视在不温不火中期待突破、标准的难产使得移动电视面临的困局,这些现状都表明新电视的发展会有低谷,却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刘霞 《报刊之友》2012,(12):106-107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电视形式的迅速发展,电视正从单一的传输渠道、收视时间、收看方式等方面解放出来。电视节目通过多种渠道和端口到达你我眼中,并以其越来越先进的性能和质量,以及覆盖等层面,征服和改变着受众接受方式。从“你播我看”到“我点我看”,从纯节目形态到全节目形态,从单纯依赖广告到多元化盈利模式,新电视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日益增多,观众将更加分散,新电视市场将呈现出日益细分的趋势。近期互联网电视的变革、数字电视市场的起伏、手机电视在不温不火中期待突破、标准的难产使得移动电视面临的困局,这些现状都表明新电视的发展会有低谷,却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用顾客满意管理理论看电视频道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晓兵 《传媒》2006,(4):59-61
在电视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我播你看,我说你听"模式下,电视台不能准确地把握观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想什么时间看等一系列收视需求,节目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观众的满意度可想而知.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众多电视节目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使得观众对于电视产生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恐惧感.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电视频道的运营过程中导入顾客满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政经资讯     
《青年记者》2006,(4):4-5
话语“连续26年的春节晚会,已经由主导型向伴随型过渡了,你不要把它当成很主要的行为,而当成伴随行为,你在那儿开着电视,全家和朋友聚会,开着电视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做自己的事情。”——郎昆大年初一做客某网站时说“我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赵曙光 《现代传播》2006,(3):113-115
随着人均收视时间的下降,传统单一接触点模式下的电视媒体竞争进入"你增我减"的份额竞争阶段.但是,通过360度接触点整合设计,电视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受众行为方式和生活规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接触点,有效提高展露频次和到达率,实现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洁尘 《视听界》2007,(1):111-111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集中看电视的一般是有大型比赛的时候,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什么的。电视台播的电视剧我也基本上不看.主要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一集一集地每天等在电视机前,还得忍受没完没了的广告。去年.2006年,我比较完整地守着电视台的播放时间看的一部电视剧是出于私心.那是根据我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我爱你再见》.由俞飞鸿和黄觉主演。播出的前两天晚上我都有事外出,前四集没有看到。就观感来说,也许我多少是偏爱了——我认为,(《我爱你再见》在当下国内的都市言情剧中,算是拍得不错的。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时代,普通人越来越多地成了可以活跃在电视上的主角,电视与普通人之间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互动.其中街头采访便是实现普通人走上电视并与电视进行互动的一种渠道,这种街头随机采访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让他们能在一些媒体前面说出自己想表达的话,颠覆了媒体以往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传统被动接受模式,使媒体更加"接地气".本文以央视和塔里木大学学生的街采作品为例,探讨电视街头采访实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报纸临终前说:"我应该关注新闻和资讯,而不应该过于关注它是否印在纸张上!电视老弟,你可别走我的老路哇。"这是2011年的三网融合峰会(CNCS2011)上歌华有线的运营总监罗小布在演讲中讲的一个冷笑话。视频(Video)曾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专属概念,是电视存续的前提。而随着Web2.0的迅猛发  相似文献   

9.
孙武军 《声屏世界》2014,(12):41-42
<正>一在电视领域中,电视文学节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节目类型,似乎有一个"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涵盖着它,又有"电视散文""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等诸多化身,还有"电视文学"和"文学电视(LTV)"这两个形态困扰着它。电视的定义是清晰的,文学的定义也是清晰的,然而电视与文学相交叉相融合,竟造成了"电视文学节目"复杂的混沌性。自电视诞生之日起,古  相似文献   

10.
张睿麟  张春梅 《青年记者》2007,(22):100-101
电视摄像是电视创作的前期工作,它是根据采访的需求,将摄像机所选取的画面"记录"在磁带上,这些画面素材是一切电视节目的"原材料",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艺术的主要载体,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在不少场合盛赞过海派电视这些年来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认为上海电视变得大气和深刻起来了,应当重新估计和评价海派电视在中国电视版图中的地位。不过,这样的评价是针对上海电视的新闻节目和财经节目,而中国电视屏幕上狼烟四起的娱乐节目中,海派电视的地位如何呢?在没有看《舞林大会》和《加油,好男儿》之前,这样的疑虑挥之不去。甚至,我很担心电视娱乐节目中遭人诟病的低俗、恶俗问题会坏了上海电视的名声。然而,当《舞林大会》上袁鸣、曹可凡等主持大腕一曲终了时,当《加油,好男儿》中,聋哑选手宋晓波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时,我不仅感觉原先的担忧变得多余,而且,一种理性的思考变得自然而由衷,这就是,海派电视的娱乐节目到底可以给娱乐化狂潮中的中国电视以怎样的亮色?在“拿什么拯救你,电视的娱乐节目”的追问中,海派电视的娱乐节目能够给人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业记者是电视行业的"农民".这是在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颁奖会上一位多年从事涉农电视节目的同行对我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3.
扛起摄像机,别以为你无所不能,摄像机决定了你只能有条件地干活。秦始皇统一六国,你能拍吗?不能。孔明挥泪斩马谡,你能拍吗?也不能。从来就没有什么媒介是所向披靡的,电视也有它的局限。这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电视需要图像和声音。而人世间的万物存在恰恰是转瞬即逝的,所谓“往不可谏”是也。就电视拍摄而言,云烟过往,来去匆匆,你所能抓住的只有现在、当下、此时此刻。  相似文献   

14.
电视看我     
题目可能弄反了,应该是我看电视。不过,电视看我与我看电视,许多时候是差不多的。电视首先是谋财害命的凶手,其表现方式就是无限制、无限度地占领芸芸众生十分有限的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和生命;其次,电视是赚取感情的骗子,让人们象傻子和疯子一样有时流泪、有时张嘴大笑,有时怒气冲冲。电视再就是不可理喻的第三者,它常常把恩爱的夫妻划成态度鲜明的敌我阵容:一边是琼瑶阿姨肉麻的爱情对白,一边是金庸大侠血腥的打斗场面。此外,电视还是戕害身体的无形杀手:让你的一双锐利的美目逐渐变成干枯的视线模糊的近视眼,让你不经意患上"电视病",头昏目眩,大小便失禁,睡觉磨牙,内分泌紊乱……说了电视这么多坏话,有人肯定要提出强烈抗议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说点好听的。好吧,那就说说电视的功用。电视的功用可谓大矣!小小荧屏,包罗万象,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市井小民,沉鱼落雁的性感美女,见所未见的奇丑男人,杀人如麻的恶棍,著作等身的学者,老板、嫖客、吸毒者、英雄人物、……各色人等可以分呈视野;大至世界新闻,小至里巷奇闻,每天都是新的,某国的元首被刺、某国的小狗长了八条腿、某处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级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片的拍摄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部接着一部。而县级电视台由于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相对欠缺,往往很少在这一领域涉足。其实,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也可以尝试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诸暨是2500多年前的西施的故里,为了弘扬西施文化,打响西施品牌,  相似文献   

16.
电视导播的素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导播从字面解释就是"组织和指导电视节目的播出"。在电视台的每一位导演,同时又能够从事导播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电视导演和电视导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又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说它是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有些人早就对此有了界定,说"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快餐文化",甚至有些文化人煞有介事地说"电视你还要糟蹋什么"!"文学千万别嫁给电视"等。说它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是因为它在各个领域区别、彰显、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这是<现代传播>第五次做年度对话,今年正值中国电视五十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问节点上,我觉得有必要对中国电视做一些反思.宏观考察中国电视的50年,可以以198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的提出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有人说电视没有文化,电视更没有理论。可今天,面对这些质疑你还会怎样说?我的回答是:电视不但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外,而且还具有个性极强的多姿多彩的丰富理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电视理论的构建,更加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相亲之势席卷电视荧屏,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以及河南卫视的《原来就是你》等婚恋交友节目劲爆亮相,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诠释奇观逻辑的相亲世界。"宝马女"、"富二代"、"剩男剩女"、"豪宅女"等流行新词裹挟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涌入时代浪潮之中,多视角展现了中国第二轮电视相亲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