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才教育是强调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主张培养具备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相比较,更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通才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才教育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探索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功夫在诗外"--关于通识的思考札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爱因斯坦为例,说明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意义、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现代通识与传统博学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浦家齐先生:《复旦教育论坛》将大作转发给我,读后获益良多。你的一些看法我有同感,就不多说了。我理解你讲的通才教育没有找准定位的意思就是你最后归纳的4点意见。现将我不敢苟同处略陈一二,以供参考。首先,通才教育与否不在于它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而是如何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若是授以学生谋生的技能,则当然应该是专才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如果是读书明理,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或用古人的话说成己成物,那么就应该将通才,其实应该是通识教育(因为通才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我主张的是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成绩卓越的人才。我国向苏联学习"专才"教育,满足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处理好"通才"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在专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既能胜任专业工作,又能自我发展,具有坚实生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刘璐 《陕西教育》2009,(5):15-15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艰巨任务.以通识教育为媒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将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关键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高师院校宜采取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并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7.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国立清华大学时期,为了发展科学、培育中国自己的学术精英,清华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其中以通才教育的思想最为重要,直到今天,仍然不断地给我们以启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尚有大学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不同观点。清华则明确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理念,即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提倡在高等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整全的人为核心诉求的通识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树立通识教育理念要正确认识其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理工类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必须打破专才教育的单一模式,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对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进行再造。推进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理工类高校应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科学技术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走向,分析“专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的设计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进而阐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高师院校宜采取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并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充实办学条件等措施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1.
该首先根据江泽民同志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五点希望概括了大学生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目标。之后,着重论述了大学生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施“通才”与“专才”整合的教育模式,强调加强通识教育,增强人格陶冶;二是人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要求在人与科学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与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结合,要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自主独立的的探究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并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才+专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应实施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提出实施"通才+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能力;重法条注释,轻批判思维;重学历教育,缺司法研修;重专才教育,轻通才教育等缺陷,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法学教育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转换教学方法、重塑教师素质等手段,以培养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融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发展的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教育和专才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原有单一的专才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我国通才教育的回归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当代通才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而不断发展,既没有完全否定专才教育,又在传统的通才教育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两种,经过单一知识教育模式-能力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模式的变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从重视专才教育向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6.
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要正确处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影响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主观上法学教育目标不被重视;制度上教育层次、教育形式繁杂无序;教学组织不完全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实现综合性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适当调整培养模式和学制,完善教学内容,落实实践性教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层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能力低、就业低"的窘境。"双低"问题在英语专业教育中由来已久,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英语专业教育试图从"专才"与"通才"两个方向突围。"通才"依旧不通的原因之一是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通才"具有局限性,英语专业教师自身不是"通才"。英语专业教师成为"通才"的可行性及所面临的困难。变通思路,以专业间的合作模式替代"通才"教师以培养"通才"。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必须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变传授教育为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专才,也称专门人才,包括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类为通才,也称通识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具有通识性特征的博雅人才。培养不同的人才要运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的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美术教师教育应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调整其教育策略。必须彻底转变培养单科专门美术家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宽口径的大美术通才教育与美术教育专才相结合的美术师资方向;要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注重综合性美术素质教育和美术基础教育;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性强的现代高素质的素质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