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文学》、《钟山》、《十月》、《中国作家》、《厦门文学》、《长城》等期刊纷纷亮出“非虚构”或“纪实”旗号加以倡导。这些文学期刊希望借助于“非虚构”写作,弥补当前文学与现实疏离的状态,探讨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写作强调在场性与审美性,但理论与实践往往是背离的。综观所发表的“非虚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对非虚构存在着某种误读,就像有论者指出的,“非虚构”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非虚构”又是一个“框”。束缚着作者的文体创造性。现结合具体作品。就非虚构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与非虚构文体建构的缺失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是评论界对非虚构写作争议最大、褒贬不一的话题。也正是对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的不同态度。构成了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报道及虚构写作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天堂及神仙世界藏书的故事,例如宛委石匮、玉山册府、嫏嬛福地等。这些故事虽然出于虚构,却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美好世界和藏书理想的想象。这些文学想象进而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历代皇室贵族与有力士绅,都着力将文学的虚构或想象在人间世界落实,模仿小说中的描写建筑藏书楼,或为其命名。明清时代,藏书风气弥漫于江南士林,催生了许多藏书家和藏书楼,也促进了分享的风气。近现代以来,许多热爱读书和藏书的个人,努力将个人书房建设为理想藏书之所,以实现个人的藏书理想。与此同时,各种公立图书馆进一步面向社会,加大开放共享尺度,助推社会实现藏书天堂的理想。博尔赫斯“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语,可能受到中国文化中这一藏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冉炎星 《东南传播》2022,(4):137-139
在非虚构写作中灾难作为重要的题材和元素,书写着个人、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真实和意义。新闻和文学的联结,使得非虚构写作在保留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文学可塑性。通过对空间、情感、记忆的叙事,把握“灾难场”的人性精髓和思想价值。以“人”为核心讲述新闻的“故事”,把“众生相”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微观进行宏观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主题”这个概念,源本于文学。而新闻之与文学,除了共同使用“文字”这个物质载体以外,实在没有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共同性。“虚构”为新闻所绝对排斥,固不待言;即成“文学表现形式”,据说是应该大量应用于新闻写作的,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新闻绝不容许“合理想象”,真要“描写”起来,行家们一定会有“笼子里跳舞”的感觉。“主题”之与新闻也大略如此。新闻教科书总是说新闻是有主题的,且后者如何如何重要。但实践常常使笔者感到惶惑:那些“某某会议召开、某某领导出席并讲话”之类的新闻,其“主题”究竟在哪里?“某某领导会…  相似文献   

6.
黄萍荪在自己办的《越风》杂志第五期上(1935年11月16日)以“冬藏老人”之名发表《雪夜访鲁迅翁记》,后来被验证为“虚构之作”,黄萍荪自己也承认:“这篇文章有招徕读者之心。”他并没有到过鲁迅家里。近年已有曹震《鲁迅与黄萍荪》,倪墨炎《关于黄萍荪》,徐重庆《我所知道的黄萍荪》诸  相似文献   

7.
孙悟空是一个文学形象。如果说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形象.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根据文学创作的原理,任何虚构的文学形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往往在现实中都有他的原型或者模特,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孙悟空的形象大概就属此类。在早期的文学史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  相似文献   

8.
在读者眼里一向在经管类图书市场长袖善舞的中信出版社,日前正式敲响了进军虚构类文学出版领域的“战鼓”。多年来,中信出版社将读者对象锁定为都市白领人群,始终强调实用,坚持“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具价值的学习实践”,先后出版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等一  相似文献   

9.
张萍 《新闻世界》2009,(3):59-60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人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相似文献   

10.
孙悟空是一个文学形象.如果说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形象,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根据文学创作的原理,任何虚构的文学形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往往在现实中都有他的原型或者模特,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孙悟空的形象大概就属此类.在早期的文学史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而且已经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11.
“行走”,是非虚构创作的坚实基础,也是作者应当坚守的精神信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所有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都是作者坚韧不拔地“走”出来的。非虚构开山之作《冷血》是这样,梅勒的《夜幕下的大军》是这样。中国作家张正隆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100万字的《雪冷血热》之后,其最大的感叹也正是:“《雪冷血热》是用脚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故事纪录片.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3.
一位自然科学家的一句随意之语,不期却成了文学界内外很流行的格言,这便是:“科学是把人们为之糊涂的事弄明白,文学是把人本来明白的事弄糊涂。”细究这位先生的本意,似也不恶,无非是为了强化他所钟爱的“科学”的特征,信手拉来“文学”做铺垫罢了。若是文学真的是“糊涂学”,读者买书岂不成了“花钱买糊涂”? 不过,世上也确实存在着将人搞糊涂的文学。而且,从文学史上看,某一类文学在走到气数将尽的境地的时候,往往都要显示出“糊涂”特征。与此  相似文献   

14.
论人物特写     
在人物报道中,人物特写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在于:再现、放大。即抓住人物的一个局部,以及其事迹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突出地层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这种“放大”只是将真实的东西加以突出的描写。绝不能因为人物特写有“放大”的特点,而加以虚构、夸大。关于特写,高乐基曾说过:“说到特写这种文学形式时,我们就应该追溯一下‘画’和‘描’这两个动词,只要你考虑一下这个简短定义的实质,在你面前就会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不属于文学的范畴,这是定律。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采用虚构、想象、夸张等方式去写作。新闻的核心是“用事实说话”,新闻的价值在于原汁原味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我一向无“周郎癖”,固然因为自己不辨音律,也因为今天戏剧取材不外于稗官小说。小时好读《三国演义》以为那是写真实历史,后读了《三国志》才知道《演义》有一大半属于作者的艺术虚构,有关诸葛亮的事,如“借东风”,“草船借箭”、“过江吊孝”等等都属于作者的想象。因作者高明,这样虚构,非惟不为全书之玷,反而使后人读之增加情趣,移上菊坛,增色不少,但总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待吧?  相似文献   

17.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18.
姚加炎 《视听界》2011,(4):108-109
“非虚构作品”一词是舶来品,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发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史哲领域,特别是纪实性文学、影视剧创作等。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清一色的英模题材,以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给听众深刻的人生思索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9.
在刘勰的文章学思想中,“正名”思想处于统摄地位。刘勰将儒家“正名”引入《文心雕龙》,建构了为文正名、正文之名、正文之体三位一体的《文心雕龙》正名思想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文的合法性问题,规范了各体文章的创作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文风要求。《文心雕龙》正名思想与其提倡的“正体”之文为魏晋六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当年曾把他的文学称为“遵命文学”。若将“遵命”二字推及新闻,我认为我们今天也存在着“遵命本报讯”——恕我生造了一个概念。众所周知,鲁迅的“遵命文学”,遵的是无产阶级之命,遵的是人民大众之命。若从这个涵义上讲,“遵命本报讯”就是合乎潮流,顺应民心,无可非议的。天公地道地说,今天的中国记者,就其绝大多数而言,拿起笔来是愿意遵这个“命”的,这点基本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