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一次勇敢的尝试。它以《致读者》为号角,从"社会变动"、"人民需求"出发阐述了改版理念,开始了"回归新闻本位"的新闻实践。在改革头版新闻、改进重大事件报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将报纸构建为开展批评、进行自由讨论的"平台";推进了各级各地报纸的新闻改革。而在改版进程中,改革者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智和深入探讨理论问题的勇气,同改版本身一起,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对于市民报来说,改版过去是战略手段,如今已"降格"为常规战术动作.以武汉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五六年难得改一次版, 20世纪初,竞争的加剧,改版开始成为报纸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传统媒体的革新也变得越来越深入。笔者试从2009年的《广西日报》"要闻版"的改版着手,通过改版前的情况分析和改版的意义,试为广西区报纸改版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报纸消亡论"的阴影和媒介融合的长足发展,世界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不确定阶段"。相对于报业市场的变局,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则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我国报纸通过不断的改版创新及与世界各国的大  相似文献   

5.
王少南 《东南传播》2010,(10):152-154
武汉的都市类报业市场竞争激烈,五份都市类报纸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之上,不断的进行版面构成的调整。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规模改版之后,武汉各家都市类报纸在版面构成上虽有差异,但是相似性依然很大,未来发展的空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以基层的视角办基层人的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这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办一张市场接受、农民喜爱的报纸的指示精神,2011年改版时新提出的报纸定位。《作品·民间》二合一版,是该报依据这一定位及改版思路而新设置的副刊。如何把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11日,新改版的华商晨报面世。此前的3月11日,我们刚刚迎来它改成日报九周年的纪念日。表面看,此次改版不过是九年来,这张报纸数次改版中的普通一次,但深入观察却可以发现,那些看似细微的改变之处,无不蕴藏着这张报纸新闻转型的打磨与升级,社会责任的肩负与承担。"以创新为线,推动新闻转型升级"——这是华商晨报对此次改版方向的描述。事实上,"转型"这个概念无论对华商晨报,还是国内其他地区都市报,都并非首次  相似文献   

8.
赵泓 《中国出版》2012,(15):31-33
近年来,为适应传媒发展格局的变化,保持市场优势地位,报纸改版之风盛行,改版周期也一再缩短,改版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报纸的生存常态。《深圳特区报》于2010年9月和2011年11月先后进行两次改版,重新调整了版面结构和栏目组合方式,通过构建"3(新闻、财经、副刊)+X(理论周刊、艺文周刊、乐活周刊、创享周刊、博闻周刊、阅读周刊)"模式和整合大副刊板块《人文天地》,为报纸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拓展了报纸的深度,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一、加大评论,力求把新闻做深做透  相似文献   

9.
王新友 《新闻记者》2002,(10):33-33
改版对于一份报纸来说 ,是一件大事 ,从改版策划到物力、财力、人力的动员准备 ,再到具体实施 ,过程较为复杂。在中国新闻史上 ,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和《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 ,都作为传媒史上的重要事件 ,被记上了一笔。但是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和媒介市场的发展 ,报纸改版频率开始逐步加快 ,已经从阶段性改版向经常性改版方向发展 ,由全面改版向局部改版方向发展。对于许多报纸来说 ,改版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例如 ,《中国青年报》利用受众调查中有关阅读率的相关数据 ,为某个版面直接打分 ,可显示与评价新闻传播内容及其编排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报业:"扩版"方罢"瘦身"登场 广东报纸的扩版、改版、自办发行、数字报业,广东广电的"南方模式",都是广东传媒对我国当代传媒发展的重大贡献.但是相比之下贡献最大的还是报纸的率先扩版.  相似文献   

11.
报纸『瘦身』和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书锴 《新闻记者》2007,(11):56-57
今年8月6日,版面形式一向以保守著称的《纽约时报》正式改版"瘦身",将版面减少3.8厘米,加入美国报媒流行的"窄报"行列。这是报纸"瘦身"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因为《纽约时报》除了以保守著称外,它在《泰晤士报》改版时曾坚决表示"不为潮流所左右",但报  相似文献   

12.
共创新闻事业的辉煌《新闻战线》总编辑杨良化目前,不少媒体都在筹划改版。就眼下接触到的有限信息看,已经确定2007年改版的报纸至少有一二十家。种种迹象表明,2007年对于媒体和新闻界来讲,必将是个改革之年、创新之年。媒体的改革创新,是读者的期盼,是市场竞争的选择,也是更好  相似文献   

13.
南方日报于今年5月再次改版,提出了报纸新闻由“易读”向“悦读”的跳跃性发展目标。这是继2002年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报纸定位后,南方日报对改进党报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探索。南方日报此前曾作过三次较大的改版:2002年8月的改版,明晰了作为华南地区权威主流政经媒体的定位;2003年8月的改版,增加了六大行业周刊,意在培育有效的目标市场;2003年12月的改版,以做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进军珠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到来,军区军兵种报纸相继完成以改版为标志的重大改革,军队报纸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小报长大之后,稿件扩容远不止一倍,但部队工作的流程不变.所产生新闻的素材还是那么多,通讯员队伍也不会随报纸改版而成倍壮大。因此,稿源匮乏特  相似文献   

15.
周正昂 《新闻与写作》2004,(6):18-19,22
报纸的版面设计以新闻内容为基础,通过整合标题、图片、图表、栏、框、线、色彩、空白等要素,不仅力求达到对内容特色、新闻价值的准确表达,吸引、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更成为报纸风格与办报理念的最直观体现。在报纸的历次改版中,版面设计都是备受关注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随着大众传媒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地方党报在版面设计上推陈出新,做出大胆尝试。这其中有成  相似文献   

16.
《永康日报》运用"夜编手记"指导办报、推进报纸转型,已坚持了一年零七个月。"夜编手记"伴随着报纸转型,贯穿了报社编委会对办报的思考,有力地推动了报纸面貌的变化。把"夜编手记"作为一项制度2006年9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派往《永康日报》协助改版的顾国庆向编委会提议,夜班总编应写"夜编手记",总结每天办报得失,这对指导改版十分必要。在指导改版的一个月时间里,顾国庆每天写的"夜编手记"引起了采编人员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编委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舂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  相似文献   

18.
钱萍 《传媒观察》2011,(8):54-56
"一张生机勃勃的报纸,应当不断发现向读者报道世界并解释世界的更好途径。"美国著名改版专家、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达里尔.莫恩曾这样说过,并且他断言:报纸每隔5年还停滞不前就不会有新的进展①。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受众选择的多元化,各大报纸的改版频率也逐  相似文献   

19.
辽宁日报改版变化很大,很受启发。大连日报亦将借报业集团整合之机实施改版。我们研究了一下,关键是我们的报纸内容贴近性不强,离读者市场很远,因此,报纸的零售量很低。我觉得党报发展到今天,发展到这种程度,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两张晚报的新近改版与竞争无疑是今年以来上海报业市场上最精彩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6年前,<新闻晚报>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创刊的,拉开了晚报市场竞争的序幕.当时<新民晚报>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今年5月18日,传统的<新民晚报>以"革新者"的姿态开始"破釜沉舟",全新改版.而<新闻晚报>6月12日赶在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当天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