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试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创新教育的概念。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为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人类具有探索未知世界和超越现存事物的潜能.即创新的潜能.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通过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能力。教育是开发这种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以普通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为基本理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王宏 《中国教育学刊》2006,(7):68-68,78
一创造力及其个性特征 创造力是人普遍具有的一种潜能,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事实上,教育对人的潜能开发存在双重影响: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抑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行德育课教学的创新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唤起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只不过每个人所展现的形式、程度、质量不同。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人潜能的需要,是体育教学融人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那么,在体育教学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评价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使用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及途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在实验中,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研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9.
崔茂梅 《考试周刊》2013,(89):145-145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大批的创造型人才。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到课堂内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创新 ,这种创新又为其以后的创新作了充分的准备。同样 ,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现代创新学理论告诉我们 :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 ,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 ,只不过是每个…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笔者以为在实验设计中,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智力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的在吸取知识中的开发性、主体性、独特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要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创造潜能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创造力是人们普遍具有的潜能,但这种潜能在现实中可能会丧失或被掩盖、歪曲、抑制或被阻碍。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启和挖掘潜隐于学生身上的这种能力,使之发光发热。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充分注意:理解内涵——创造潜能是人的自然属性;把握开发关键——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现途径——创造思维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学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活动,把学生当作社会生活的主体来培养,注重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实现创新.同时塑造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作为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在以下六方面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创新精神是人们发挥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一个人的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能否取得创新成就,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创新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素养的主渠道,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未来社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才能发挥教育的这一特殊功能,这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当前中小学科学教学中所探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与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欲和求异思维.心理学家奥托就指出过:“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现代创造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9.
夏燕 《考试周刊》2014,(32):140-141
正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创新型教育,这种教育是与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从整体上说,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在教育理念上,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承认每个受教育者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注重培养与训练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发展其个性,开发其创新潜能。中学历史的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为新世纪的学校历史创新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考察世界各国教育时发现,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人类意识中的一切新潜能都开发出来,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理性目标、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致力于开发人的这种创新潜能。因此,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