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国当代诗歌与政治、经济、化、教育、社会诸问题联系紧密,其基本走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以政治为本”的诗歌;80年代至90年代是“以语言为本”的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向“以人为本”的诗歌。多元共存、兼容自由、关注人性和生态环境,已日渐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洛夫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并对洛夫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意境做出客观的评价。洛诗吸取了大量的古典元素,并由古典元素的扩展,达到了至高的地步。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相似文献   

3.
以西方劳伦斯诗歌研究的具体文献为依据,划分出国外劳伦斯诗歌研究的四个阶段,即二十世纪前二十年,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至今,分别探讨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并在最后结合中国劳伦斯研究的总体特点指出,劳伦斯诗歌研究急需中国批评话语的参与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1日下午,上海图书馆举办了“因为风的缘故——洛夫诗歌朗诵会”,朗诵了洛夫自选40余年的诗歌精品。洛夫坐第一排,我坐他身后,他的夫人琼芳坐洛夫左,夫人仍黑发如瀑,洛夫已华发如雪。  相似文献   

5.
黄灿然是"朦胧诗"以后有影响的诗人。简洁、朴素、智性,获得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二十余年来,黄灿然的写作质量平稳,诗艺日益精进。其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年至2005年为第二阶段,2006年之后为第三阶段。论文试图通过对诗人创作的三个阶段的勾勒与分析,揭示出其诗歌的优异性以及诗人在当代华语诗坛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海峡两岸非常著名的诗人洛夫先生的诗路历程,着重分析了洛夫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诗歌《石室之死亡》和《湖南大雪》,从对洛夫诗路历程的研究结论中得到启示:在全球化语境条件下,汉语诗歌全盘西化或逆势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唯有“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主流,“实现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接轨”必定是现代汉语诗歌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台湾80年代的大陆文学研究,按台湾著名大陆文学研究者陈信元的看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为第一阶段,其研究的重点是大陆的“伤痕文学”,先后出版了高上秦主编的《中国大陆的“抗议文学”》、叶洪生编的《九州生气情风雷》、吴丰兴的《中国大陆的伤痕文学》、周玉山的《大陆文艺新探》和张子樟的《人性与“抗议文学”》等,大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文学上的偏见。这一阶段比较有价值的是对大陆“愿俄诗”的研究。《创世纪》1984年推出《大陆朦胧诗特辑》,并同时刊载叶维廉《危机文学的理路——大陆股陇诗的生变》和洛夫…  相似文献   

8.
洛夫诗歌有一种贵族之气和金石之声,这是一种精神的硬度,一种基于情感浓度和思想深度之上的精神硬度。它具体呈现于“木石前盟”、“骨骼意象”和“天涯美学”三个层面。“木石前盟”指的是沉淀于诗人潜意识当中的“木”“石”情结,具体表现为《石室之死亡》和《漂木》两部长诗,一前一后,里程碑式地矗立于洛夫60年的创作历程当中。而“木石前盟”于洛夫的诗歌还有着“自然的情愫”、“经典的造型”和“矛盾的辨证”三重象征。“骨骼意象”则是“木石”意象的延伸、衍生和变异,最形象地体现着洛夫诗歌的的精神硬度。“木石前盟”和“骨骼意象”一天一人共同支撑起洛夫自觉的精神追求:“天涯美学”。这也正是洛夫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之处:有着高于一般诗人的特有的理想和信仰,同样体现着一种精神硬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台湾现代派诗歌代表的洛夫,其乡愁诗展示了一种漂泊和放逐的生命观和宿命感。通过对洛夫早期和晚期的乡愁诗歌作一对比观照,我们发现洛夫前后的乡愁诗呈现了同中有异的美学形态,而这都是其文化身份的嬗变对其乡愁诗歌的影响:文化乡愁导致文化认同的危机,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反过来导致文化乡愁的泛起。  相似文献   

10.
陈杰  赵士化 《学语文》2005,(2):33-34
中国的现代汉语诗发展到20世纪五十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当大陆的诗界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一统天下之时,台湾诗坛却经历了一个以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主潮的迅猛发展期。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台湾诗界在“现代派”、“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的推动下,延续了大陆三十年代以来逐渐断裂的诗歌现代化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纪弦、余光中、洛夫等人为代表的三大社诗人,  相似文献   

11.
晓雪是我国白族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从1956年《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晓雪一直在从事诗歌评论。其诗论不但平实朴素、很有见地,而且融诗人的悟性和理论家的哲思为一体,对各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重要指导,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对民族诗歌的批评和理论构建上,有比较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3.
在牛汉所有的诗歌作品中,那些浸透着他的血泪、裸露着他的伤疤、直立着他的硬骨、有着历史痛感的生命之歌,才是他最好最有价值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产生,与他充满苦难的人生经历、他和自然的关系、他的蒙古族血统和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牛汉的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高远、奇特的生命世界,其中给人印象最强烈的是四种类型:植物界生命形态、动物界生命形态、与自己命运相近者、个人自画像等,这些生命形态具有共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认识生命及人类精神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牛汉认为每一首诗的写作都是自己的生命在燃烧,写诗的奥秘就是把生命的火焰塑形为诗,其具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客观纪实、创设情境、心灵外化、自我写照等艺术方式去实现诗的塑形。  相似文献   

14.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初学"长庆体",其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代。其诗歌创作以宗唐诗学为主,初始以云间诗派的宗唐诗学渊源为基础,并博采唐人众家之长,形成自己力传大雅的唐音之作;在具体诗歌创作中,以"史外传心之史"创作手法对宗唐诗学开创发展;最后以才思、性情、学识开创了宗唐诗学理论,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16.
沈尹默在重庆生活期间,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此时的他虽倾心于书法艺术研究,无惊人的抗日之举,但仍用诗歌表达了其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沈尹默抗战时期在重庆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生存的常规模式,展示了其在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与精神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秦观诗初探     
秦观诗抒发报国壮志、寄托人生幽愤 ,关注百姓疾苦 ,唱酬赠别、感怀人事 ,歌咏山河风物 ,展示了北宋后期社会较为深广的现实生活内容与本质 ;明显形成了清新婉丽、精致纤巧的艺术风格及清旷、雄豪的特色 ,后期诗风又转向沉郁凝重。秦观以其诗歌题材的开拓和艺术上继承创新的成功实践 ,为宋诗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应当重视对秦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阿来的诗歌创作,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和读者的重视.但诗歌却是阿来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开端.本文主要以他的诗集《梭磨河》为蓝本,探讨阿来诗歌创作的母题.阿来在诗歌中书写了藏地生活和文化,抒发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热爱,继而藏地书写成为阿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  相似文献   

19.
刘克庄是我国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虽然他的诗作远远多于词作,但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词作,尤其是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这一类词。历来认为他是南宋继辛弃疾之后的又一位爱国词人,词作主调是爱国的,激情高昂,风格豪壮。事实上,受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影响,他的前期词作壮怀激扬,志深意长,而后期词作则低吟消沉,遁迹避世。  相似文献   

20.
杜甫的诗歌理论推崇"神"这一审美范畴,"神"既体现出诗歌审美创作是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灵化加工的主客体双向异质同构的精神活动,同时,又规定着诗歌作品审美意境的创构应以"有神"为最高境界.在杜甫看来,只有达到"有神"、"神妙"的作品,才是艺术杰作,因此,他把是否创构出"有神"、"神妙"审美境界作为作品艺术成就高下的重要标准."有神"、"神妙"、"神",体现了杜甫的审美意趣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