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两大飞跃:第一个飞跃,从否定包产到户到肯定包产到户,特别是肯定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第二个飞跃,从把家庭承包制看成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上升到家庭承包制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和反映农业生产规律要求的最适宜的生产经营形式,能够兼容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保持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
1956年出现的第一次包产到户陈奇勇1956年,在党和政府对我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调整和整顿的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包产到户。对这次包产到户作一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了两次包产到户,这是广大群众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但这种探索在当时却引起了争论,并遭到了禁止。回顾这两次包产到户的产生及由引起争论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这两次包产到户遭受禁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党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变革上急于过渡,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载任民 《政治课教学》2004,(4):F002-F002,F003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农村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30年中,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伟大成绩。建立、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防止了农村的两极分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合作经济体制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广大农民群众为克服合作经济体制弊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创造了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并先后两次付诸实践。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两次努力都遇到了挫折,造成了包产到户的两起两落。包产到户两起两落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一文(第42页)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35年来,党召开了八次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转折点,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出现代化改革动员令,并通过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草案。此后七次三中全会每逢单双届的议事主题会有规律变换。具体而言,逢双届三中全会聚焦体制改革;逢单届三中全会则主要讨论农业农村发展或其他问题。会议主题变换其实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动力学特点,凸显农业农村问题的特殊经济与政治影响,也显示政府面临重大问题时灵活调整的务实方针。  相似文献   

8.
1980年,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中国农村全面推开时,有学者已开始考虑。包产到户之后中国的农业、农民向何处去的问题,并提出,第一阶段是土地按户承包,第二阶段是兼业农户大量涌现,第三阶段是出现专业农户和其他行业的专业户。而当专业农户和专业户大量出现时,农村的经济联合、协作组织就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央文件和学术研究对这方面的问题多有论述。但20多年来,在实践中,这一走向的脉络并不清晰,农民专业性的联合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相应的市场制度环境得到改进与完善后,这一规律才逐渐显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走向的脉络才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9.
我县位于鄂西北的桐柏山南,大洪山东。现有3所高中,30所公社初中,155所农村中学,952所小学,在校中小学生26万多名。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抓好农业生产调整的同时,认真抓了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发动群众,依靠农村社队集体经济力量,兴建、维修中小学校舍。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截至1981年6月底止,兴建了县以下,国办中小学校舍  相似文献   

10.
珠峰第一     
第一次珠峰山难:1922年,英国登山队7名队员。第一次用氧攀登:1922年,英国登山队。第一次成功登顶: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第一次跨越珠峰:1963年,美国登山队。第一个登顶女性: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第一个中国登顶女性:1975年5月27日,潘多。第一次无氧登顶成功:1978年5月8日,奥地利和意大利两名队员。第一个登顶滑雪下山:1970年,日本人YuichiroMiura创下世界纪录,以此拍摄的纪录片《第一位滑雪下珠峰的人》,获得了197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纪录片奖。第一次单人登顶珠峰:1980年8月20日,意大利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第一次夫妻同时登顶…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了从单干到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发展,使5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农民实现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十六大后党把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三农”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指引农村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倒逼着中国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相连,全面深化改革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精神,消除现行法律的限制性规定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形成的障碍,立法机关应当对《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中的不合时宜的相关规定予以修改以符合立法政策的需要,完善土地和物权法律制度以及其他配套法规,保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切实维护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以之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历经十年艰辛历程,伴随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章回顾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及以之作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道路,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总结出这一历程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启示,找出了现存问题并提出改革的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为背景,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十个结合"为指导,尝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解放思想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我国走过了改革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农村有了巨大变化,但它仍然还很落后,城乡差别在扩大;三十年,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它仍然还很脆弱.产业化程度非常低;三十年.农民有了很大进步,但它仍然还很贫穷,权利得不到克分保障。上述问题如果要达到有效的解决.必须全心全意做好十道减法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决定,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胜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可以说其改革思想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简要论述推进农村改革的及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肯定邓小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贡献,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的廉政建设获得了初步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强化了反腐败的执法力度;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我国的廉政建设深入发展,全面推进。回顾新时期廉政建设的历程,得出四条基本经验:反腐败要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腐败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法制建设是反腐败的根本途径;从严治党是反腐败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基本条件;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人民公社解体,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农村改革引起的社会大变动,深刻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尽管家庭承包责任制也有其自身局限性,但仍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必须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