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俄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合作扩大了彼此教育资源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对于双方在国际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教育国际背景下的中俄高等教育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进程中的转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化、教育融入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与此同时也潜藏着严峻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入世”对我国的教育必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中国的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这种扩大的开放性、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呼唤国人的教育服务意识,提升教育服务竞争力.在WTO所提供的国际舞台上掌握主动权。教育服务竞争力主要概括为教育服务的市场、教育服务的质量、教育服务的产品和教育服务的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升教育服务竞争力的应对策略主要为学会规则、利用规则.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做好引进与教育输出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推动两国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关系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到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俄罗斯高校的工程技术类专业成为中国留学生喜爱的热门专业。为深入了解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促进两国在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语言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本刊近日对俄罗斯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阿列费耶夫(Alexander L.Arefiev)进行了专访。阿列费耶夫先生1951年出生于乌克兰西部的日托米尔;1968-1973年在加里宁格勒国立大学日耳曼语和文学专业学习,从事过军事翻译;从1993年开始担任俄罗斯教科部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在俄语发展、中俄教育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访谈中,阿列费耶夫先生指出,近年来,中俄两国学生到对方高校留学的数量持续增长,而且热门专业和热门地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切实提高俄罗斯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俄罗斯联邦政府力推"5-100工程",并为该工程提供了史无先例的财政支持。此外,阿列费耶夫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并结合两国教育领域的优势,培养学以致用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俄两国科技教育合作的深入、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观念的加强,双方高校在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合作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中俄高等学校科技教育合作的现状,分析了两国高等学校在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应采取的对策,对加强中俄高校科技教育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博洛尼亚进程带给俄罗斯高教领域的变化,对提高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无论是从地缘上、还是从两国高等教育的相似与互补性上,博洛尼亚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两国在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在中俄两国分别于2006年举办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年举办俄罗斯“中国年”之际,由中俄两国著名教育学者合作撰写的《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一书先后于2006年在中国推出中文版、2007年在俄罗斯出版俄文版。这是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取得的一项具有非凡意义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也是中俄两国教育学者为中俄互办“国家年”提交的一份意义重大的献礼。我之所以这样说,不  相似文献   

7.
顾炜 《世界教育信息》2014,(20):53-56,61
中俄两国作为双方的最大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日益频繁。文章以2011-2012学年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例,分析了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多层性特点以及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两国高校教育合作领域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谈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专业学习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在基础课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专业课中要抓好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9.
2019年,中俄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为中俄教育交流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中俄教育交流合作在跨境留学、政产学研合作、高校资源整合联合办学等层面都保持高水平的战略沟通和协作,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如中俄联合办学呈现地域聚集性特征、资源互补性不强,留学人员选择专业单一化、存在语言障碍,政产学研合作缺乏市场牵引力等.实现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优化战略布局,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多校联通资源共享,实现双向“双一流”建设;校企互动深度融通,逐步完善“学岗对接”机制;发挥机构窗口作用,主动服务双边发展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龚敏 《考试周刊》2011,(69):17-18
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偏重于与欧美日等国的合作,而俄罗斯相对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近年来,俄经济增长强劲,俄罗斯即将加入WTO,这些都为中俄合作办学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可以纠正我国过于依赖欧美日高等教育市场的弊端,使我国形成比较平衡的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可以引进俄罗斯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我国的学科建设;可以引进俄罗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的技术,缓解国有企业的困境。因此,中俄合作办学潜力巨大,可以在全国,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扩大合作办学规模。  相似文献   

11.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教育服务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正逐步取代国际教育交流的传统观念。本文通过对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特点的综述、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的国际比较和国外教育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国际和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然而在实践层面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本质上是向职业院校提供合作教育服务。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刻画出企业提供合作教育服务的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合作教育服务供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企业供给合作教育服务不足的原因是正外部效应和不确定性;欲矫正校企合作失灵还需要在政府管制和财政补贴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underly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and the market. After identifying an international movement towards justifying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in terms of a goal external to education, namely “to compete effectivel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e paper shows that: (i) this justification of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presupposed or prescribed by corporate,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s, and (ii) education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has been correspondingly subordinated to international market goals, including the language and self-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ors themselves. The argument of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ar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market and education models in terms of (1) Goals, (2) Motivations, (3) Methods and (4)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Counter-arguments to this analysis are presented, and replies are given.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of civilization itself requires the autonomy of education from market command.  相似文献   

15.
捷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其若干改革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捷克在教育经费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实施了大面积改革,尤其是在私立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合作等领域的改革趋向,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国外企业实习是贴近国外社会实际、收效大的一种进行国际化教育的做法,介绍了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前往实习的案例。文章建议我国大学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世界一流跨国企业这种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教育电视的生存环境,阐述了农业教育电视的现状,总结了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专业频道逐步发展、出现了一批品牌栏目、受众进一步扩展、远程教育蓬勃发展、创作经营开发并重,以及国际合作业已开展等方面.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未来的发展,如专业频道的增加与落地、网络的构建、农业教育电视传播的形式的多样性、成熟的市场运作等作以预见.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面向全球的教育市场,呈现出多种模式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十分看好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市场潜力,纷纷加快了参与中国教育市场份额的步伐。面对这种新局面,我们必须在教育理念、人才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引入资金和先进的教育机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经验,增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拉丁美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留学生教育。然而,在留学生教育国际市场竞争中,拉丁美洲却面临着招生渠道少、生源流失严重、语言沟通障碍等方面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以及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为此,拉丁美洲需要采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一体化、开发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等有效举措,进一步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1,14(3):249-259
In this articl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alysed as a response to globalisation.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two paradigms in internationalis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the Anglo-Saxon countries on the one hand and in continental Europe on the other are analysed along the lines of these two paradigms. With respect to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continental Europe in the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explored. Is there a real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in Europe and if so for whom? Should and ca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ctually compete internationally, and if so, is cooperation the right strategy to do so? It will be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on and especially that of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nsortia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largely still hidden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many questions still remain to be answered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in terms of its segmentation and the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nd its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