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开放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措施,试行了萜类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转变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技能素质和科研能力,自身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证了惯性质量,引力质量,惯性参照系,惯性力的不合理必,确定了物质质量的概念,统一了惯性参数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否定了力的绝对性,引出了加速相对性原理和力相对性原理,提出了相对力,相对加速度,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力,绝对加速度,绝对参照系的新概念,建立起初步绝对相对论力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过许多经济建设的构想和精辟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提出和论述了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勤俭建国的理论,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思想;论述了中国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提出和论述了我国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冲破斯大林理论观点的禁锢,肯定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并充分肯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勤工俭学事业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勤工俭学战线上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子,在创收和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促进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方面各地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效地弥补了教育经费不足,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美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师生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上半年,经南京市教育局批准,南湖一中成为市首批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聚焦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经过六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本校师生对小班化教育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和感受:开放和动态的教育,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拉近了师生交流的距离,教育环境日趋个性化,资源分配日趋合理化,教育关怀日趋公平化,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王慧珍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11-13,38
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与实践充满着活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杰出运用,他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作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论述;他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胆实验,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再认识理论,他还把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把实践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为解决如何使实践活动毁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主体的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路,总之,邓小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了阐发,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从家里到幼儿园,要经过一段较宽的土路,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每天从这里经过,一股向上的感觉都会在心中涌动,和孩子们快乐的一天也就此开始了。突然有一天,土路和公路交界的一段,被圈起了围墙,建起了厂房。土路被截断了,我只好绕道公路而行。看着往来疾驰而过的车辆和喧闹忙碌的人群,想着自己从家里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家里,每天做着两点一线的简单重复,和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打交道,我渐渐感到了生活的乏味、单调和枯燥,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我开始有点后悔选择幼教。时光在失意、犹豫和彷徨中,悄悄地流逝了。不经意间,我…  相似文献   

8.
超精密加工切削和磨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论述了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范畴,加工方法,影响因素,地位和作用,分析了21世纪初十年对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十项有关超精密加工切削和磨削机理的技术发展前沿,归总了技术发展特点;最的,至2000年2010年规划发展项目提出了建议,同时对超精密加工切削和磨削机理研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成安 《辽宁高职学报》2004,6(3):109-110,113
论证了建设EDA和CPLD实训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明确了实训室的任务和功能,研究了建设实训室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分析了各种软件的特点,提出了综合建设实训室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职园艺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已经渗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这对农业科技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示,为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园艺保护地园艺)人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预测,及时提出了为培养本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确了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管理体制,思想素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详细地制定了专业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1.
孙权作为东汉末年一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君主,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曹操和刘备的戏份多,但作者罗贯中依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曹参一生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随刘邦起事逐鹿中原,二是为相治国。作为名将,他功评第一,应有可歌可泣的地方,但司马迁忽略不计,把记事重点放在后期,原因首先在于他记事有自己的原则。其次是为韩信鸣冤,认为曹参真正功劳应在"萧规曹随",为汉朝振兴打下基础。再次是有意彰显汉初的无为而治,与《酷吏列传》遥相比照,针砭汉武帝的多欲政治。曹参清静无为并非保身,而是以进为守,在治理好朝廷中求自保。至于说他陷惠帝于无所作为,是无稽之谈,不值一辩。  相似文献   

13.
汉末三国时期,阅读《春秋》蔚然成风。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把《春秋》应用于社会政治、军事及其他领域,体现了古文经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关羽作为刘备政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肩负着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他是独当荆州一面的军事统帅,面临着北伐曹魏、处理与东吴关系等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受社会风气的熏染,他熟读《春秋》是时代、社会使然,但其动机重在用《春秋》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指导军事活动和培养道德情操,而不在《春秋》学问本身。  相似文献   

14.
姚察以刘邦、曹操比喻陈霸先,魏征以孙权、刘备比喻陈霸先,皆不恰当.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时期的史学家,如王夫之、吕思勉,才能充分认识陈霸先抗击异族、保卫汉族政权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周瑜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带有矛盾性的艺术形象,即在其身上既充满着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小气,又存在着足以令三军将士敬服的才气和勇气。就其勇气而言,着重体现在联刘抗曹的忠勇之气和左右君主的无私勇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曹植《三良诗》的创作时间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人们对此诗诗旨之理解也是历来颇多争议。从字面上看,诗意似前后矛盾。此诗当作于建安二十年或其后,尤以武帝死后或帝死后为最有可能;该诗是诗人自鸣中怀之作,诗中所表忠义确系真心。  相似文献   

17.
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真实的才干和事功而言,诸葛亮在三国时代并不是最顶尖的人物。他之所以备受后人的敬慕和爱戴,在于其复汉兴刘的坚定信仰,卓然不群的政治才能,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军事才干,以及忠公体国、清正廉明的品行所展示的人格魅力。在与曹操的“汉贼”、“奸雄”、“谲诈”的人品映照对比中,更加凸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寒人出身的刘备与曹操、孙氏兄弟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刘备的用人方式因此与曹操有很大不同,而与孙氏兄弟只有某些相似之处。刘备在无任何政治优势的条件下,藉异姓兄弟而奠建功立业之初步根基,藉信义而得人才与民众的普遍拥护,藉真诚求才之心而得天下奇才之感戴。刘备的人格魅力使他网罗了一批忠贞不渝之士,但也因过分重用最先结交的关羽而铸就大错。  相似文献   

19.
在"君吊臣"历史上,光武帝可谓是一位独具特色的封建帝王。他在臣子死后,不仅有赐棺具或冢地之举,而且对一些国家重臣还亲临其丧以表哀悼。他不仅在吊臣数量上超过以往封建帝王,还开创帝王亲自为臣子送葬的先例,其所吊臣子以文臣为主,往往赐棺椁或亲吊,较少赏赐钱帛,这与西汉诸帝有很大不同。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与光武帝开国帝王身份有关,与他个人儒者气质有关,也与当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则是其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荆州和益州,在汉末三国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有着立国之基的特殊意义;而孙吴集团也想全据长江,保境安民;曹操想统一南方,也必须占领这两个军事要地。围绕荆益的争夺,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薛国中先生认为对于刘备集团而言"重益轻荆"是错误的,应当把荆州作为根本;失荆州应该问责诸葛亮。笔者则以为对于刘备集团而言荆州、益州是鸟之双翼,荆州之失应由关羽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