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伪科学是自称为科学的非科学。马克思主义历来反伪科学。反伪科学的主体是具有科学判断能力的自然人、共同体和社会;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从“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的定义中抽象出的两个具体标准,即可检验性和创新性(形式的或内容的)。伪科学的判明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伪科学产生的四种社会基础:人类对科学的过高期望是伪科学泛滥的社会需要基础;从众心理是伪科学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是伪科学泛滥的社会制度基础;社会整体科学水平低下是伪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防止伪科学的产生有两点对策:一是划清科学与宗教的活动范围;二是深入理解科学,坚持辩证唯物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超科学、自然科学界域内的错误理论的区别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了伪科学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方面的本质属性,本文认为伪科学具有拟科学性、功利性、作伪性、怪异性等四种特征。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术研究也迅速向前迈进,学术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其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在弄虚作假,学术界称为“学术腐败”,本试图对“伪科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并对中国语言学界“伪科学”现象的发展历史和批判“伪科学”的缘起发展及其走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关于医学伪科学的讨论,对医学伪科学的内涵、特征、种类进行分析,对医学伪科学常用伎俩进行概括,对待医学伪科学应当采取坚决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6.
通俗地说明科学的准确涵义,并将科学与非科学和伪科学加以区别。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伪科学的鉴别能力,并理解科学仍在发展中,需要从非科学中汲取大量营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出现了数起伪科学大案。在与伪科学的斗争中,新闻媒体主要失常了“斗士”角色,向伪科学猛烈开火,但有时也失常了不光彩的为伪科学抬轿的角色,致使伪科学披着科学的外衣泛滥成灾,本主要从新闻媒体所失常的角色对此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划界问题的历史回顾,揭示出了科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两条划界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伪科学思想和活动的本质,概括出了伪科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于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争论,这些年一直比较激烈,近些年出现了比如司马南、方舟子等专门打击伪科学的人士,揭穿了许多骗子的伎俩。但在打击伪科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多多少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前一阵子出现的"张悟本"现象,再次证明了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性,有些人甚至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质疑,说中医是一种伪科学,同时也把中国的许多的民间风俗也视为伪科学予以排斥,本文将基于现在社会上学术界出现的关于科学和伪科学的争论,以及关于打击伪科学行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创的"科学"概念和误读科学概念或误导消费者来宣传产品,利用科学的标签把"伪科学"市场化,模糊了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无视科学划界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通过浅谈这种伪科学市场化现象与科学划界问题,警示现实的和潜在的伪科学消费者,应以证伪主义科学观来看待伪科学的市场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出整个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从中也揭露了它们惯用的伎俩,使其原形毕露,从而有助于人们有效地识别伪科学。  相似文献   

12.
伪科学是自称为科学的非科学。马克思主义历来反伪科学。反伪科学的主体是具有科学判断能力的自然人、共同体和社会;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从"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的定义中抽象出的两个具体标准,即可检验性和创新性(形式的或内容的)。伪科学的判明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市场为何如此之大? “法轮功”练习者为什么如此痴迷? 邪教怎样毒害生命? 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多年致力于反对伪科学、反对邪教的斗争。 何祚庥:著名核物理专家、理论物理专家。 郭正谊:著名科普专家、在反对伪科学、揭露神功大师的把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司马南:反对伪科学、伪气功的著名斗士。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对青少年加强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的教育,是实现上述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社会上种种伪科学的出现,封建迷信沉渣的泛起,都说明了对青少年加强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用唯物史观教育青少年   近年来,愚昧迷信和伪科学活动具有许多新表现:一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并用现代科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把自己包装起来;二是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搞伪科学;三是利用社会 变革时期一些…  相似文献   

15.
《鹭江大学学报》1994,(2):73-73
据《了望》杂志报道,最近该刊与中国科协合作举行“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专题座谈会,曾毅、何衽庥等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到会专家都主张对形形色色的伪劣科学作出界定,以便集中目标予以揭露,何衽庥将近年来社会上不时出现的伪科学现象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16.
历史珊珊走到了又一个世纪的末端。本世纪的“五四”运动前后,一批勇猛无畏的斗土高举“科学”利剑,斩断了长期盘踞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封建迷信的根蒂,科学技术在文明古国的上空大放异彩。然而,科学战胜愚昧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世纪末的中国,科学和伪科学、现代技能和封建迷信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神州岂容伪科学与封建迷信横行近年来,伪科学成泛滥之势,牛皮越吹越大,谎话越编越神。“气功大师”声称他们凭“外气”可以扑灭大兴安岭大火,可以改变激光偏振面,可以改变导弹发射方向,可以遥控杀人,可以预测澳星发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发展是不断革命的,一种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上升为科学或者在随后被斥为伪科学都是可能的,既如此又将如何划定科学与伪科学之界限,区分科学与伪科学这本身是否就是科学的,相对第一科学与相对第二科学的概念为何,划分标准为何,其优于科学与伪科学的划分又因于何,均论及于下。  相似文献   

18.
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教授长期坚持与伪科学作斗争,成了某些“大师”的克星。日前,笔者就反对伪科学等问题专程采访了何教授。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伪科学为什么容易产生和流行? 何祚庥院士(以下简称何):伪科学频繁产生和流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封建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影响根深蒂固,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使人们上当受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科普法》中是否应删除“伪科学”一词,之所以近来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争论热点,与这一讨论实际上聚焦了我国社会环境良性建设和学术环境良性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的冲突因素大有关系。如果“伪科学”问题值得法律关注。那么应当在《刑法》和《教育法》中进行设置。在《科普法》中出现匪夷所思。“伪科学”一词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常见提法。没有准确定义。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最初也被冠以“伪科学”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而难以得到承认和传播。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更是法律所没有能力判断的,因此在法律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具有合理性。一是并不影响法律对以任何名义恶意欺骗的犯罪进行打击和惩罚;二是保持了法律的纯洁性和理性原则;三是维护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认识自由、思想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由于科学认识理性尚未在中国完全建立,一方面有些人科学认识理性素质低下。对现代科学成果盲目质疑。幼稚地宣称有“最新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人以打击“伪科学”为名,不自觉地对科学创新活动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资源持错误的虚无化的态度。成为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只有培养公民的现代哲学认识理性和现代科学认识理性。才能够逐渐消除我国科学创新领域出现的这些低级现象,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伪科学是近代科学诞生后出现的产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怪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绊脚石,它就像癌细胞一样寄生在科学肌体上,肆意猖狂地破坏着科学的生命体。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各样的伪科学泛滥,比如“空手取物”,“意念做功”等等,有的还煞有介事地进行表演。为了揭穿伪科学骗人的把戏,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在学校组织了一次利用物理知识反对伪科学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