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艺类的电视节目是电视荧屏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这类节目普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参与性的特点,所以有着稳定的收视群体。我作为文艺中心国际部《正大综艺》节目的制片主任,已经和这个栏目走过了近8年的时光,400多期的节目和几千个不知疲倦的日夜让我对制片管理工作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领会。一、何为电视栏目的制片管理者什么是电视栏目的制片管理者?不同性质的栏目有不同的称谓。实行了制片人负责制的栏目称制片人,未实行制片人负责制的栏目称制片主任(制片)。后一种情况在栏目中的作用与前者有所区别。无论是制片…  相似文献   

2.
分类是人类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建构知识体系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制片人概念进行细分不但有助于对制片人概念的正确使用,而且有助于我们将制片管理研究引向深入。按照媒介的不同来分。按照媒介的不同来分,制片人可以分为电影制片人和电视制片人两大类。就这两个类别来看,电影制片人有着比较深厚的传统,起源较早,发展得也比较成熟。由于电影的产业意识比电视的产业意识觉醒得要早,所以,电影制片比电视制片的市场化、工业化、商业化取向更为自觉和彻底。正源于此,早期的电视制片管理从电影制片管理中借鉴了很多经验,而且对电视制片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及市场经济的繁荣为电视制片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越来越显示出电视制片工作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随着电视节目走向市场、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括出分离的出现,更体现出电视制片管理的重要性.电视制片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完成节目制作,使经费降到最低限度,努力达到经济利益的月大化.作为电视制片工作者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的角逐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参加竞争、迎接挑战.制片人在法律的约束之下主宰着人力资源的配备、资金的使用、设备的运用,有权自行决定项目、这回,并统筹生产、发行、经自的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制片人运作机制正在悄然形成。电视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推进,伴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它也面临着如何走向市场,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接轨这个极其活跃又极其重要的机制转换的话题。电视制片以不同的运作方式和价值取向进入电视市场,从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都经历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和求索的困惑。机遇和风险并存。那么作为一名电视制片人,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来适应时代的挑战呢?电视制片人应具有电视专业行家的意识制片制片,方方面面。凡…  相似文献   

5.
董力 《视听界》2007,(3):93-93
随着4月20日《绝对唱响》成都赛区海选工作的启动,江苏卫视再一次加入到2007年电视选秀竞争之中。在去年的《绝对唱响》中,笔者负责整个活动的制片工作。在以往的大型选秀节目中,制片主任一般并不主导选手的选拔方向。但在《绝对唱响》中,选手的组织工作或多或少地落在制片主任的身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电视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媒体产业化经营运作的理念得到认可.电视剧的制作管理等问题已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电视制片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扩大读者涉猎的视野,本刊特邀北京广播学院制片管理教研室主任陈晓春以“电视剧制片管理”为主题,撰写了系列文章6篇。从本期开始,这组文章陆续在“专题讲座”栏目中刊登。请读者留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5月7日至13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研究委员会举行室内剧生产方式研讨会,对全国室内电视剧生产方式进行研讨和经验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电影厂从事制片工作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和广泛性的大众媒介,通常是其它社会组织的公关对象。在世纪之交,随着电视产业经营的深入发展和电视传播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介的公共关系意识正日渐觉醒,日益成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艺术,就电视栏目制片管理而言,为了完成节目的筹资、制作、播出和营销,制片人必须善于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在电视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中,电视栏目需要通过建设良好的公共关系来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而言,栏目制片人的公共关系管理一般包括内部公关和外部公关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研究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室内剧生产方式研讨会,于1992年5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40个单位的7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研究委员会于1991年11月2日成立以后举办的第一次专业性会议。也是委员会成立以后组织的第一次现场观摩活动。与会者融恰和谐、情绪饱满。会议期间,有10名代表重点宣讲: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李晓明、导演赵宝刚、制片主任刘沙、摄象毕建华、录音彭晓林;中  相似文献   

10.
电视制片管理是伴随着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而派生出的一门融经济、艺术、文化、技术、公关、管理等为一体的新的综合性学科。这里,既有对节目选题、制作过程的要求,又有对经济财务、技术设备、人员管理上的要求。任何一部成功的电视作品必然要伴随着电视制片的辛勤耕耘。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绘画与文学创作往往是由个人构思到动笔独立完成的,而电视节目的制作则必须由一个集体来完成。这个集体根据所摄制节目的需要,可以由几个人组成,也可以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制片不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而且在剧组中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11.
杭州电视台文学编导曾海燕新作《侃电视》,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曾海燕亲历电视发展19年,曾在300多部电视传媒片中担任策划、编导、主持、撰稿、制作、制片等,代表作有《荷花节》系列、《走进春天》系列、《说西湖》系列等。《侃电视》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AOL时代一华纳及新闻集团等境外电视媒体被允许在广东落地,至此,珠三角又一次走在了我国媒介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了中国第一个“媒介特区”。珠三角的电视媒体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狼来了,竞争与发展的环境变了,珠三角本地的电视媒体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抢占先机、睿智制胜。目前,珠三角的电视收视市  相似文献   

13.
寻找制片人     
一般人看电影或看电视时大都忽视片头片尾。每次电影开场在座位间总是走动着一些不肯准时的观众,而每当临近结尾,一些“有经验”而又性急的观众已经噼雳叭啦地翻起座椅开始离场了。至于在家看电视,有些人更是要到电视里面真的“打起来”,才会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所以影视片片头片尾的人名字幕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一个“盲区”。其实假如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影视片片头片尾的那些人名字幕,就会发现影视界最基本的职务是分得很清楚和详细的:有总制片人、制片主任、制片、总导演、执行导演、副导演、摄影、副摄影、美术设计、场记、照明、录音、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烟火、音响、拟音、剧务,负责影视片前后期工作的还有编剧、改编、责任编辑、音乐、剪辑等。其中“制片”能跻身这一  相似文献   

14.
电视纪录片的策略主讲:郭清华(《最后的山神》制片人)采访:谢圣华谢:郭先生,您作为《最后的山神》的制片,请谈一下电视纪录片如何把握宣传角度。郭:中国有一句老语:文无定法。纪录片也是这样,任何体裁任何主题的东西都可以拍,关键是角度。《最后的山神》可以说...  相似文献   

15.
杜谦  卢英  王峰 《新闻传播》2004,(5):66-66
制片人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批电视剧制片人。90年代初,一些电视台开始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试点,使电视节目制片管理成为电视改革的一个热点。1993年,在上海出现了不靠国家拔款,而靠自己经营、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连载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已全部拍摄完毕,一九八○年二月,双方制片工作全部完成.这次合拍,前后经历十八个月,彼此交叉往来,采访拍摄行程总计达十五万公里,拍片四十万英尺.中方编片十五集组成系列,现已播出六集;日方制片十三集组成系列,现已播出八集,每集固定五十分钟.拍摄范围涉及四个省、区(陕、甘、内蒙古、新疆)和六国(中、美、英、法、意、德意志联邦).其规模之宏大,涉及领域之广,牵动历史线索之长,拍摄篇幅之浩瀚,制片之迅速,以及在日本引起反响之热烈,都是空前的.拍摄《丝绸之路》,不仅在中国电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电视史上也是第一次.它的前数集在日本播出后,电视收看率猛增三倍,全国形成了"丝绸之路"热.日本广播协会除了同时出版《丝绸之路》六本专著之外,还缩编了一条录像带在全日航空公司的航线上向旅客反复播映,电视唱片、幻灯片、年历片(册)、  相似文献   

17.
余念祖 《今传媒》2014,(6):107-108
如今电视剧生产日益成为集资金筹集、艺术创作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这就对电视剧生产和经营负责的核心人物——即电视制片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介绍曹平----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平凡女性的不平凡经历以及其在电视剧制片事业上的成就,以其脍炙人口的制片作品——《金婚》和《甄嬛传》为典型案例,阐述分享她在制片之路上的酸甜苦辣的点滴故事,从这些故事经历中总结出优秀制片人的经验教训,进而论证制片人必要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数量众多,竞争白热化的信息时代,如.何从众多媒体中寻找一条生存发展之路,是摆在所有媒体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面前的问题。本人根据电视传媒自身的特点,结合对一些专家学者观点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体验,谈谈如何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每当我从天安门广场路过,从电视中看到人民大会堂,总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因为我参加了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国庆工程,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啊!  相似文献   

20.
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杭州西湖明珠频道联合主编的《跨世纪中国城市电视发展与展望》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视台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电视台近30个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一线管理者共同参与撰写。该书对中国城市电视的概念界定及本体研究、城市电视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探讨。其中关于无线、有线和卫星电视“三足鼎立”格局的竞争与弊端,频道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城市电视“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新世纪城市电视在节目运作、技术开放,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