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当今社会对高层次实用型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改进日语口译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口译人才,已成为高校日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文章拟从日语口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尝试探讨日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改革,初探实践应用型日语口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专业学生中,日语成绩优秀但却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大有人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只重视语言技能中的技,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就口译来说,它不像翻译机一字不差地把原文翻译出来,它首先强调的是传情,因此,对语言敏锐准确的理解能力、细腻而丰富的表达能力、对现场气氛的适应能力是口译工作者必不可缺的三个能力。如何将能力培养贯穿在大学阶段的日语教学中,值得每个外语教育者思索。  相似文献   

3.
汪洋 《科教文汇》2010,(7):116-117
在日语专业学生中,日语成绩优秀但却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大有人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只重视语言技能中的"技",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就口译来说,它不像翻译机一字不差地把原文翻译出来,它首先强调的是传情,因此,对语言敏锐准确的理解能力、细腻而丰富的表达能力、对现场气氛的适应能力是口译工作者必不可缺的三个能力。如何将能力培养贯穿在大学阶段的日语教学中,值得每个外语教育者思索。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5,(11):134-135
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内涵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关系着日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提高民办高校声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改善目前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现状,培育出适合日资企业需求的口译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历,分析日语口译教学现状及问题,尝试探讨河南省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口译教学是一个极有开发潜力的研究领域,如何更有效的培育出适合日资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口译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这给高职商务日语口译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日语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6.
张静苑 《科教文汇》2011,(23):178-179
口译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涉及听辨、理解、记忆、表达四个环节。本文试图分析日语口译中各个信息调控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口译技巧训练不足的现状,以口译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短时记忆为例,阐述了口译中短时记忆的特性,并提出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若干方法.本文指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工作者应加强对口译规律和技巧的研究,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运用于口译教学实践,以提高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日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对学生使用日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熟练运用已记住的语言材料,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还要求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此外,利用母语学习日语是可取的。日、汉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语法方面品词的概念也有些是一致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处。学生已掌握的汉语和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日语相应的言语技能,促进汉语和英语在日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但同时也要克服汉语的干扰作用,消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9.
日语声调教学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占据着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的自信心和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效果,而日语动词声调教学在整个日语声调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本论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材为例,对其动词声调教学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穆克娅 《科教文汇》2008,(9):181-181
汉语在同日语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日汉同形词,本文主要着眼于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日汉同形词,简要分析了分类、及日汉同形异义词的词义演变情况,并用词语实例对日汉同形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孙笑逸 《科教文汇》2011,(31):131-131,157
不论是在汉语或日语中,隐喻这一修辞手法都经常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隐喻句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叙述和解释日语中特殊助数词中所含有的隐喻现象基础上,提出在翻译方式上应注意直译、替换、意译所使用的场合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尹志红 《科教文汇》2011,(23):182-182,208
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不少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日语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前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讲解与互动相结合,创造良好的日语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强烈的责任心,让学习日语成为一种需要与习惯。  相似文献   

13.
牛伟 《科教文汇》2011,(29):161-162
笔者认为,时至今日松村明、永野贤等关于"から"表示主观的原因、理由,"ので"表示客观的原因、理由的论断仍然是具有结论性意义的论断,具有其合理性,在实际使用中很少出现误用或解释含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磊  王克禹 《科教文汇》2014,(34):143-144
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日语进行学习。在日语的语法当中,评价形容词研究成果不多。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日语评价形容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日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日两国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日本独资、中日合资等企业林立于中国.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大量日语方面的人才.很多学校开设了日语专业课程,有更多的学校将日语课作为首选的二外课程.因为是二外课程,在教学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时间短,内容多,学生不重视二外的学习,缺乏学习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6.
《普罗米修斯》2012,30(1):23-40

Much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literature assumes that all relevant knowledge can be represented as information and 'managed'. But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is always context-specific and open to subsequent reinterpretation. Moving over time or between contexts affords scope for new meanings to emerge. Making sense of information signals (speech, body language, tone-of-voice or whatever)--Aand the absence of such signals--Ainvolves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tacit knowledge that are frequently misrepresented or ignored in mainstream KM. By relating power and knowledge to 'rules of the game', it is possible to consider how the contexts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rendered meaningful are bounded, as well as crucially related in the stretch between macro-level processes and micro-level practices. In the knowledge debate, Japan stands as a counterfactual to Anglo-Saxon expectations about formal rules, liberal individualism and market-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While seminal account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Japanese companies impelled the West towards KM, there has been no corresponding KM-boom in Japan.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cesses by which Japanese and Anglo-Saxon practices are situated suggests that KM is limited by the separation of knowledge from power and information from meaning.  相似文献   

17.
张小柯  江静 《科教文汇》2011,(13):137-137,153
随着我国开设日语专业高校的日益增多,在高校任职的日语外教也越来越多。日语外教的参与使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外教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受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教育变革的影响,日本高等教育采取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公营住宅是日本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始建于1951年,但因其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建筑物设施陈旧,而且本身严重老化,因此,日本公营住宅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随着近来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以及居民要求提高防抗灾能力的需求,日本各级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方政府纷纷提供公营住宅解决灾区居民的居住问题,反映了公营住宅社会职能的新变化。所以总结日本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建设中的我国公共保障性住房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华专利技术布局结构情况及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我国拥有大量的知识资产.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在我国拥有专利数量最的国外来华国家.本文主要针对日本在华专利申请基本状况,特别是这些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结构及技术比较优势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了解不同技术领域内日本在我国的专利布局态势,以及中日两国技术差异程度,从而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寻求与日本企业间开展互利双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