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改的初衷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这样阐述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陈绍明 《云南教育》2002,(28):18-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我认为让语文课程走向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6个“改变”的有效途径。何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呢?语文综…  相似文献   

3.
改变中学课程过分专业化的倾向,本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韩景宝  肖朗 《教师》2010,(11):48-48
一、背景与现状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内容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在驶入快车道。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往七次的课程改革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为六个转变:即改变现行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倡导建构式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为了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9.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全面进入课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  相似文献   

11.
钟樱 《四川教育》2002,(10):42-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有的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作为教师要积极地面对这些改变,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思维、新方法。下面就我校作…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日前决定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推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此次课程改革中,把课程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突破内容”以及在课程设置上的如此富有“革命性”的变革,是适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段银燕 《教师》2008,(17):19-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各个科目、各个教学环节中。《纲要》指出,课改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为贯彻中发[1999]9号和国发[2001]21号文件精神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条,其中与“教”、“学”有关的有三条: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课改,就是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我国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改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具体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6条具体目标中最具体、最基本,也是最难于准确把握、实施和最富有争议性、挑战性的一条。首先,课程内容是实施《课改纲要》的具体体现。任何基础教育课…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纲要》发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在实践上也有部…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