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荣辱观是新闻宣传的道德基石。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打造和夯实民族基本道德规范,形成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党刊的责任和义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做导向、做支撑,就会涣散民族意志,陷入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全面发展,中国的西药业亦逐步兴起。中法药房在动荡时局下的艰难发展,正是民族工商业在那个时代曲折前行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学术思想既钉它的根基,更有它的发展,发展是给根基注入新的生命力。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如没有新的学术思想的产生,这个民族这个时代会缺少一种思想活力,一种凝聚力,缺少一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内核。而一个民族学术思想的发展,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人承传、宏扬、出新;每个时代都心该总结出时代精神的代表作,提炼出时代学术思想的精华,培养出时代学术思想的代言人。一个没有英雄的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更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巴比伦。但是,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勇气和能力说出自己的"巴比伦",更多人的人是在回避和躲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荣辱观,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与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人民群众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  相似文献   

6.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新闻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提高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水平和艺术。不仅要唱好“主旋律”,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要坚持“三贴近”,增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的感染力、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赵将 《声屏世界》2016,(12):62-64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地理位置、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引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到不少困境.本文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以民族节庆旅游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凉山支教期间做的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红 《新闻知识》2006,(9):51-5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公民对光荣与耻辱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沿革,每一时代新闻媒体都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沿革入手,谈一谈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中,新闻媒体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一、各个时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成信息资源,加以储存、保护、展示和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是每个博物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民族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肩负着民族文物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民族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总是处于落后的地位,严重影响了民族博物馆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民族博物馆各项事业更好的展开。这篇文章将从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谈起,指出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4,(5):10-10
大地上的异乡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个人命运急速变化的时代,在那个大时代潮流中,每个人,不论大人物小人物都被洪流卷人其中,随着命运的改变而四处漂浮。  相似文献   

11.
孙琲 《黑龙江档案》2014,(5):132-132
正在知识时代,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有利于提高全民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发展。正因阅读如此重要,阅读推广自然就成各国关注的议题。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信息服务的机构,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天生职责。一、改善文化生态,激发国民阅读热情文化生态如何,往往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文化品格,一定的文化会对该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不断优化本民族的文  相似文献   

12.
“记录往事”中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弘扬了社会的主旋律,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它用典型和形象化的手法宣传了马克主义指导思想.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宣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韦合 《新闻爱好者》2010,(7):122-123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村”每个角落的每个公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然而,全球化不等于一元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个人之间、社会全体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无不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沟壑。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商标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产生和发展的。商标设计既有强烈的商业标识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因而,商标设计是反映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用无声的符号刻录了时代发展的印记,成为每个时代变迁的反光镜。以30年代广东建设厅所公示的注册商标为例,此时期的商标设计打上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印迹,表现了身处深重苦难的中国民族企业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经济、文化侵略时,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抗与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鑫  孙燕 《新闻世界》2011,(11):218-219
民族主义是每个国家与民族的人民所共有的情绪,尽管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每个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的时候都会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国外对中国的崛起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等,更加刺激了民族主义的高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介也加速了民族主义的传播,甚至加剧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下有效地对民族主义进行舆论引导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瑶池 《新闻战线》2015,(7):77-78
应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媒体生态。20多年前,笔者最早接触的媒体是广播,而且是有线广播。高音喇叭扩音传播,方圆几公里都能听到。那个年代的广播可是个稀罕物件,大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小到地方的新闻趣事,甚至是服务百姓的天气预报、寻人启事,都通过那根细线和高音喇叭,传送到千家万户。后来,添加了无线设备,但制作方式没有改变,只是大家可以通过小小的收音机获取新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荣辱观对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荀子思想长期以来甚受学坛重视,研究成果累累,但未有学者对其荣辱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因此笔者不揣冒昧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从古至今,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衡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滚滚历史之中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的方向,以及整个民族在整个过程中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展现.它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宝物,留下了那个年代,那个时期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体现.如果想要了解这个民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建筑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重现出当时的文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阅读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在当今社会已上升为国家工程。全民阅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及思想基础,是强化文化认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风气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大事,是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战略。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发展战略时代,每个城市都在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引导市民的读书行为,在未来"文化立市"将构成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源于对"时代问题"认知与评价的理论自觉。任何时期的哲学要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重大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成为引领该时代发展进步的"旗帜"。学术乃兴教强国之公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