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讲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的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构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一、正确理解,懂得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正确理解音乐教学中创造的含义。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是广义的,泛指一一切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要突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讲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的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造就必须有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呼唤创造,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在呼唤幼儿教师的创造性。基于对人才创造性的要求时代对幼教专业教师提出了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一要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境,二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三要培养丰富的创造想像。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并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演进的轨迹可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总趋势。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也要依托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能替代创造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并行不悖。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很多,关键是开展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必须依托创造性的环境、创造性的教师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应重视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特征的创造性教育。创造素质是一个人的创造态度、创造需要与动机及其创造能力的完备统一。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培养应加强创造性教育,树立多元的创造观;既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学校评估体系中,要形成儿童创造素质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造就必须有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水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要坚持不懈,要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通过有效途径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也不限于中等智力学生,  相似文献   

10.
创造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美术教学尤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形象思维训练,加强形象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先香 《考试周刊》2009,(22):104-105
要培养有竞争能力的学生。不能不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想像。高等院校要重视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既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品质,又培养创造想像力。同时要为大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环境,探索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构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张晨 《学周刊C版》2014,(11):167-167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水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要坚持不懈,要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通过有效途径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也不限于中等智力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总结如下,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在数学中的目的不是培养解题高手,而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创造思维是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所在,只有创造性的思维才能产生新的发现,提出不同的见解,造就新的结论,真正推动进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在绘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尽最大可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美术教学,探索美术专业学生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就必须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同时关注学生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丰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支柱,勇于探索实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实施创造教育,实现创造教育的目标,一定要实施创造性的幼儿教育,然而创造性的幼儿教育需要创造型的幼儿教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工作母机,必须要科学地构建创造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创造教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造教育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的综合性的教育模式 ,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 (笔者认为 ,创造性可以作为各种创造素质的代名词 )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应该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所有教育内容之中。本文就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性的可教性、创造教育的方式等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阐述自己的思考。一、创造教育的目标问题我们实施创造教育 ,首先有一个目标定位的问题。简单地说 ,创造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创造性 ?具体到各级各类教育 ,具体到不同的学生 ,我们应该如何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 ?(一 )目标要分级 ,大学与…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素质。所谓创造素质,就是与创造有关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情意、创造道德、创造审美和创造技能等的总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一、运用实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创造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创造素质的核心,包含独创、变通、发散、辐射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景,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