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词句解读以及苏轼的密州经历、志向情怀和词的风格等方面分析指出耿锋贤老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中以“炫耀”“招摇”来解读“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狩猎中的豪迈之举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
苏轼知密州时词作已进入成熟期,其豪放雄壮风格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苏轼密州词作思想及艺术性进行探讨论述:一是表达用能致君尧舜,舍可超然物外的旷达;二是有意于词坛别立一家的创作激情;三是奇逸高旷风格的浪漫主义杰作;四是革新婉约词,谱写出冠绝千古的悼亡词。  相似文献   

3.
关于苏轼的《江城子·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下片末“西北望”三字的理解有三种解释。结合苏轼的用语习惯,以及北宋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可以确定此处指密州之西北向、与宋有战事的西夏和吐蕃。  相似文献   

4.
叶乃初 《辅导员》2011,(32):23+28
苏轼的豪放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描述的是"密州现在时出猎",下阕抒写的是"边关将来时出猎"。前者描述的是出猎的壮阔场面:倾城随太守,黄犬、苍鹰助阵,千骑卷平岗;亲射虎,老夫聊发少年狂,看孙郎。读来令人豪情满怀;后者用典志在抒写  相似文献   

5.
<正> 1074年(宋神宗熙宁7年)到1076年,苏拭曾在密州(今诸城一带)任过两年知州.这两年,在苏轼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苏轼的创作尤其是词的创作,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首先,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怀古,有惜别,有说理,有记事,有言志,有写景,等等.冲破了过去专写男女恋情的樊篱,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的内容界限,使历来被称为“小道”、“艳科”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缎宛转之度”,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永遇乐》(长忆别时),写了朋友问的真挚情谊;《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生动地  相似文献   

6.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十年生死》虽然在悼亡词形式上有所继承,但于内容上则为开拓,当为第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集苏轼多年词风探索成果于一身,厚积薄发,终于成为开启词史上豪放一派的壮词;苏轼修葺而为千年名胜的超然台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苏轼登台而作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用诗语描绘了北方小城的美丽春景,又富有哲理,堪称景妙论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为中秋绝唱,又以诗词形式集中国中秋文化之大成,对中国传统中秋节的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容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定化,成为中秋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中秋诗词当之无愧千古佳作。此四首作于密州的佳作,应当誉之为"密州四曲"。  相似文献   

7.
<正>也许,密州之于苏轼在词史上的意义,不亚于兰亭之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意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帖流传千古,习字者如果不曾临摹《兰亭集序》,恐怕难以书法自矜。苏轼的“密州三曲”一出,确定了苏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一改词的“诗余”地位。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训示自家的子弟时说:“幼年当专攻举业,以为立身根本。诗且不必作,或可偶一为之至诗余则断不可作,余生平未尝为此,亦不多看。苏辛尚有豪气,余则靡靡,焉可近也?”他的意思是年轻人要专心准备科举考试,不要浪费时间去写诗,偶尔写一两首诗,玩赏一番倒也无妨,似千万不要去作词,  相似文献   

8.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对苏轼的承袭和吸收同样明显。陈与义的诗词同调,纪事题序的运用,词中大量用典,诗词句的化用,无不显示出苏轼对其的沾溉之迹。陈与义豪放之词风,使词论家不禁发出了“逼近大苏”之感慨。陈风格之清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学苏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苏轼的三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为例,窥探在不同的时期,苏轼清旷风格的不同表现,意在展现苏轼的政治遭遇和他的思想对其词的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地域文化对苏轼词的创作产生的不同影响。色彩艳丽的杭州造就了苏轼烛影摇红的风格;豪爽率直的密州却使苏轼词风刚劲雄伟。  相似文献   

11.
1996年苏轼论文索引1.苏东坡写景诗中的东方哲理:[苏东坡]/郑秉谦//东方文化,1996.1.2.苏轼的诗歌理论/张连第//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3.东坡南迁词考辨:[苏轼]/薛瑞生//人文杂志,1996.1.4.关于苏轼的婉约词:兼论苏词与北宋词风的关系/(日)正水佑枝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1.5.苏轼的密州词与豪放词风的创立/王洪 周季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1.6.苏轼的“闲适之乐”/杨胜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7.苏文系年补正;[苏拭]/周裕错//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相似文献   

12.
苏轼在密州留下的表、状、书、启,由于文艺性不强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但比其诗、词、文艺性散文更能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实际作为,其核心是“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这种朴实无华的表白包含多方面含义:无愧于皇帝(江山、社稷),无愧于职责,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自己;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对职责、对苍生、对自己的担当精神,再现了苏轼在密州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这在当时、在今天、在今后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翠枝 《山东教育》2010,(1):116-116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相似文献   

14.
苏轼在到山东密州任知州之前,曾在杭州任通判。三年任期满后,便向朝廷请求调北方任职。其目的有二:首先,是希望能在抗辽前线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立功边关。这在前文所述的壮词《江城子&#183;密州出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其二,就是想借机与分别多年的爱弟见面。因为此时的苏子由正好在山东济南任掌书记。熙宁四年,也就是写《水调歌头&#183;中秋》词的前五年,苏轼与子由在颍州分别。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方最高行政的密州知州,苏轼对文化的重视必定会对给后人做出良好的榜样。苏轼发挥自己文学创作方面的的特长与优势,坚持自己的诗词创作,与在密州当地和密州之外的同僚与朋友相唱和,形成了密州良好的文化氛围,又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修葺了超然台等多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点,这都给后人以良好的影响与启示。苏轼用自己的天才与妙笔为密州的山川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密州的社会人文也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苏轼以集大成式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密州、为中国的中秋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秋节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含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化。苏轼修葺超然台、创作《超然台记》等形成了自己的超然思想,开启了密州超然思想发展的历程,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诸城今天的超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认识“用典”,异中求同,把握用典在怀古词中的价值。2.体会“用典”这一艺术手法给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来的启发。【课前准备】1.结合课下注释、查阅资料,搜索、梳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涉及的典故,体会内涵。2.查阅资料,了解苏轼、辛弃疾二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两首词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初读此词,便被它的文采笔力所震撼,被它的思想感情所吸引。有人说:“悲愤出诗人。”此词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任密州太守时写的,当时作者41岁。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偏远的密州当地方官,郁郁不得志,心情很抑郁。同时,与感情很深的弟弟(子由)已七年不见,心  相似文献   

18.
谈苏词二首     
苏轼是我国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以“豪放”著称。其实这所谓“豪放”,也只是与温庭筠、柳永等那种专写绮罗香泽,以缠绵旖旎著称的“婉约”派相对而言。事实上,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的,有的空灵隽雅,有的萧洒飘逸,有的豪放粗犷。《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豪放粗犷”一类的代表。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主题、以及在风格上“豪放”到这种程度的作品,在苏轼词里也不是很多的,然而它却真实地反映了苏轼思想的一个侧面。本文就想结合这两篇作品,对苏轼的这个思想侧面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曾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07-108,111
苏轼初次外放到杭州所作的36首词,多处使用典故,且典故遍布经、史、子、集。从典故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苏轼外表洒脱而心系百姓,并且已经开始由朝廷走向民间;从用典技巧来看,词中灵活地运用了多种用典手法,这无疑体现了苏轼娴熟的典故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苏轼悼亡词的情思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悼亡词,著名词论家夏承焘先生曾经给予过极高的评价。他说:苏轼“一扫风花出肝肺,密州悼亡月经天。”他把这首词看成如皓月经天也并不过分,但未能看到它的深层蕴含。本文通过对其感情境界、思想境界和政治寄意的论述,展现了词的特定内涵、特色与魅力,同时还展现了词人最先将悼亡引入词域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