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探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大胆参与科学探究,在探究中养成评估的好习惯,注重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注重收集资料,能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探究能力是通过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学生在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从以下六个基本过程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于科学本质可以从"科学是探究"、"科学有自身的价值观体系"、"科学是建构性的知识"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诠释.科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开展探究教学、融合科学吏、渗透STS等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进行有效的科学本质教育,教师要树立现代科学本质观,要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活动自然地融合于科学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本质的过程中要注意渐进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的存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科学探究,并在科学探究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有将其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教学倾向转化为显性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才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基于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认识,以"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例,分析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表现。进而以"平面镜成像"为例,说明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学模式新探--基于探究的建构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建立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建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科学探究为基本过程的循环性学习过程。教学模式突出学习的探究性和建构,教学的过程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在运用科学方法而展开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统一。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钟玉芝 《科学教育》2008,(5):F0003-F0003,F0004
对科学本质观的认识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知识本质观”到“科学探究本质观”的转变,后者认为科学不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把科学探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科学本质的要求。1科学本质观理解科学的本  相似文献   

8.
方法与建模:两种竞争的探究教学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方法是美国中小学中普遍使用的探究教学模式,近年来,模型中心模式通过指出科学方法模式的施教是程序化的、与科学内容缺乏联系等问题,向科学方法模式在中小学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地位发出挑战。二者的论争反映它们在科学探究内涵理解及探究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关注不同,启发科学教育者认识到真正探究教学是在"活动"与"思维"的连续体中寻求平衡的过程,并在科学方法和模型中心模式各自的应用时机、师生关系建构及探究教学有效性认识等方面给予我国探究教学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9.
对于科学本质可以从"科学是探究"、"科学有自身的价值观体系"、"科学是建构性的知识"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诠释。科学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开展探究教学、融合科学史、渗透STS等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进行有效的科学本质教育,教师要树立现代科学本质观,要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活动自然地融合于科学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本质的过程中要注意渐进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以"加强课堂上的应用训练,来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重点从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的思维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设计收放适度的教学环节,其旨在研究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营造师生互动的浓厚学习氛围的方法.即通过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